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

2020-08-27 02:12胡林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6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螺钉

胡林峰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 338000

肱骨外科颈处是力度薄弱部位,也是皮质骨与松质骨的过渡区域,一旦受到坠落、车祸、撞击等高能量损伤极易发生骨折,老年人群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活动受限、肿胀、骨折、疼痛等[1-2]。肱骨外科颈骨折多为不稳定性骨折,难以复位,针对此类患者行保守治疗存在无法早期功能锻炼、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不佳、疼痛时间长等不足[3]。临床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其中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为目前常用的两种术式。本文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对比分析上述两种术式疗效与安全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将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6.32±2.15)岁;受伤原因:摔跌伤17例,车祸伤6例,硬物撞击伤7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6.35±2.08)岁;受伤原因:摔跌伤17例,车祸伤5例,硬物撞击伤8例。纳入标准:单侧闭合性骨折;经X线检查确诊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凝血功能正常;年龄≥60周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恶性肿瘤、严重精神疾患;难以正常沟通。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行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全麻后取仰卧位,略微垫高患侧肩部,于胸大肌和三角肌间隙入路,避免损伤头静脉,达到骨折端后,对骨折端软组织清理,牵引撬拨复位骨折,以结节间沟为标志整复对位。在肱骨外侧置入长度适宜的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其位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0.5cm,肱骨结节间沟外0.5cm。对钢板近端用数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先以加压方式拧入在钢板远端1枚皮质骨螺钉,使钢板与骨面贴合,加压骨折端。将3~5枚自攻锁定螺钉拧入钢板近端,将3~4枚自攻锁定螺钉拧入钢板远端。若患者存在骨缺损和严重骨质疏松,取髂骨植骨,对术野清洗,留置引流胶片,将切口缝合。引流胶片于术后第1天拔除,三角巾悬吊患肢14~21d。对照组行常规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体位、麻醉、手术入路与试验组相同。达到骨折端后,对骨折端软组织清理,牵引撬拨复位骨折。在肱骨外侧置入长度适宜的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其余操作同试验组。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2)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分值为0~10分,分值高低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3)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内旋、内收、前屈、外展、后伸、外旋等。(4)统计两组术后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退钉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2.2 疼痛程度 两组VAS评分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对比分)

2.3 肩关节活动度 试验组肩关节内旋、内收、前屈、外展、后伸、外旋范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对比

2.4 并发症 对照组术后出现钢板断裂、螺钉松动退钉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试验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7,P=0.150)。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常具有粉碎性、骨折端骨质压缩缺失、复位难度大且不易固定特点[4-5]。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是经钢板螺钉与骨骼之间的摩擦力使内固定物的稳定性提高,手术剥离广,对骨折端血运造成严重影响,不利于骨折愈合;肱骨头螺钉难以穿透对侧皮质,会使螺钉的把持力降低,易出现内固定松动和螺钉松动,阻碍肩关节早期锻炼,肩关节恢复不良[6-7]。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使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效果优于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设计与肱骨近端解剖形状更加符合,能够与肱骨近端骨面相贴合,同时远端钉孔设计具有加压、锁定等双重功能,能为碎骨块和骨折端提供较为牢固的固定;近端锁定钉方向交错,可增强螺钉把持力,减少螺钉的松脱、切割等发生[8-10]。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具有抗拔出力强、角稳定性较强等特点,尤其适合粉碎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3d即可开始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而解剖钢板需在制动14d后方可行功能锻炼;术中可有效保留患者骨膜、骨血供,避免复位丢失,且无牵拉应力影响,不会导致患者出现Ⅰ期复位丢失。此外,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无须精确预弯塑形,钢板自身不易受到破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机体的创伤,减少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使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可提高肩关节活动范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螺钉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肩关节生物力学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