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瓷嵌体与铸瓷嵌体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对比

2020-08-27 02:12林翠红陈爱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6期
关键词:牙牙嵌体患牙

林翠红 陈爱国

1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福建省厦门市 361003; 2 厦门市中医院口腔科

后牙牙体缺损主要是因龋病、发育异常、外力作用等因素所致,可影响患者咬合功能,易诱发炎症,导致疼痛,不利于患者的正常饮食和口腔健康[1]。牙体缺损是极常见的口腔问题,但过去受到观念和经济情况的限制,许多患者并未给予重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越来越强,口腔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2]。牙体修复治疗是牙体缺损的主要治疗手段,有填充修复、嵌体修复等多种修复方式,常用修复材料包括树脂、金属、瓷等[3]。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选择修复材料与修复方式是影响整体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对92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分别应用聚合瓷嵌体与铸瓷嵌体进行修复治疗,探究其修复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7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其牙齿修复体材料的不同划分为A、B两组,每组46例。患者均经相关检查明确牙体缺损情况,无牙周炎、病理性松动等问题;排除有其他口腔疾病、牙科疾病、严重身体疾病者。A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0.78±3.82)岁;患牙类型:22例磨牙,24例前磨牙。B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1.23±3.75)岁;患牙类型:23例磨牙,23例前磨牙。患者均知晓研究,已签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会审核通过。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B两组患者术前均行相关检查,并行患牙清洗、牙体修整、去除腐质等牙体预备工作。清除龋坏组织,牙洞修整为2~2.5cm深,宽度超过2mm,打磨洞缘,确保转角光滑、洞底圆钝,洞缘斜面不预备。操作时注意保护正常牙组织和牙髓,牙体侧壁厚度应超过2mm,牙体轴壁保持15°外展。完成牙体预备后以树脂充填牙洞底部和倒凹,以3D比色板进行比色,应用硅胶取模,并以石膏灌注制作模型。A组使用聚合瓷材料在模型基础上制作嵌体,并进行抛光试戴,调整其形状、边缘密合性至满意效果后,以固化树脂将嵌体粘结固定于残余牙体上,调整牙齿咬合关系,并再次进行抛光。B组患者的牙体修复过程与A组大致相同,制作嵌体时采用铸瓷材料,抛光打磨后固定于患牙上。

1.3 观察指标 (1)牙体修复治疗效果,评判标准:术后1个月内患牙颜色正常,边缘良好无着色,无嵌塞食物、继发龋等情况为修复成功;术后1个月内患牙颜色稍有改变,或嵌体边缘出现轻微裂隙、轻微着色,无继发龋、嵌塞食物情况,则为修复缺陷;术后1个月内患牙颜色严重失调,嵌体边缘裂隙明显,可见牙本质,有继发龋、食物嵌塞情况,甚至嵌体脱落,则为修复失败[4]。有效率=成功率+缺陷率。(2)于术后1个月调查患者对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满意度,以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内容包含牙齿整体外形、嵌体颜色、咬合功能、嵌体密合度等,共100分,≥90分说明患者对疗效满意;80~89分说明患者基本满意;<80分说明患者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牙体缺损修复效果的比较 A组患者修复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B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P<0.05),见表1。

表1 两组牙体缺损修复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满意度比较 A组患者对于疗效的满意率(93.48%)明显高于B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牙体缺损可导致患者的牙齿结构、外形、邻接关系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整体咬合功能、面部美观、发音等,且容易造成细菌堆积,引起牙周组织与牙髓病变,危及患者身体健康[5]。嵌体修复治疗是牙体缺损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常用于治疗缺损面积较大的患牙,通过对患牙预备、取模,并制作符合牙洞结构的嵌体,在牙洞中置入嵌体并进行修整、粘合、打磨、抛光,可重建患牙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力学结构,重建邻接关系,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6]。

本文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分别应用聚合瓷嵌体与铸瓷嵌体进行修复,结果显示,应用聚合瓷嵌体的A组患者修复质量及患者满意率均优于B组患者。可见,在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中,应用聚合瓷材料制作嵌体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提高修复体的质量与稳定性。在赵秀荣的研究中[7],对牙体缺损患者采取聚合瓷嵌体修复的成功率(92.2%)显著高于采用铸瓷嵌体进行修复的成功率(68.0%),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较相似,进一步证实了聚合瓷嵌体在牙体修复中的良好效果。铸瓷嵌体的主要成分是二硅酸晶体,将其置于高温高压环境下,可制作成嵌体雏形,而后再进行打磨、上釉、染色。该方式制作出来的嵌体强度高,耐磨耐用,且生物相容性较强,但其缺陷在于弹性不足,当咀嚼力度过大或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崩裂,尤其是厚度较薄的嵌体,更容易发生折裂甚至脱落。而聚合瓷嵌体的主要成分则为微细瓷,有良好耐磨性,且弹性较强,受压能力强,既具备瓷的强度和耐磨性,又具备树脂的良好压缩性,因此又被称为瓷聚体和超硬树脂[8]。聚合瓷的硬度稍低于全瓷,但更有韧性,整体承受能力与牙齿十分接近,其中所含的微细瓷颗粒极小,便于抛光,可获得与牙齿几乎一致的反光效果,其颜色与质感更接近真牙,美观度更高。此外,采用嵌体修复方式可使材料在口腔外收缩固化成型,避免修复体在口腔内发生收缩、变形,使其与牙体连接更紧密,减少边缘渗漏情况。

总而言之,在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聚合瓷嵌体进行修复的效果优于应用铸瓷嵌体,原因在于聚合瓷嵌体的强度、耐磨性、压缩性以及颜色外观更接近真牙,发生折裂、边缘渗漏等不良情况的风险较低,其修复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牙牙嵌体患牙
复合树脂嵌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牙牙120
牙牙退休记
我的牙牙不见了
CEREC AC Omnicam椅旁CAD/CAM系统在后牙嵌体修复中的护理体会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
对牙体缺损患者的嵌体修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