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2020-08-27 02:12胡君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6期
关键词:血气颅脑肺部

胡君君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

头部是人体最为重要的部位,存在大量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及运动中枢等[1]。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体头部常因外界暴力作用而受到损伤,即颅脑损伤,其病情严重且复杂,若不对该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随着一系列继发性因素的出现,其病情也会随之加重[2]。目前,治疗颅脑损伤的方法主要为紧急抢救、手术治疗,且需要使用机械通气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然而长期使用容易使患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3]。因此本文选取了在我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后机械通气的7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分组给予常规护理及集束化护理干预,以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2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颅脑手术治疗后机械通气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6.50±10.25)岁;交通致伤者17例,坠落致伤者12例,其他6例。观察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7.00±11.03)岁;交通致伤者15例,坠落致伤者13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颅脑术后行机械通气(>48h);(2)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治疗前出现肺部感染症状者;(2)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对其用药方法、饮食习惯等给予指导;患者出现排痰困难时需帮助其吸痰、排痰;测量口腔pH值。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1)呼吸道管理:①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取得患者的同意,将其床头抬高至30°~45°,以防发生误吸;②随时观察患者痰液分泌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吸痰、排痰,吸痰时需确保操作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行规范吸痰操作,每次吸痰时间需控制在15s以内,排痰则需要结合患者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其翻身叩背及机械振动排痰,2次/d,15~20min/次,同时还需观察记录其痰液性状,做好气道湿化;③使用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管内导管为需要通气72h以上的患者吸出声门下分泌物,压力为70mmHg(1mmHg=0.133kPa),以控制患者肺部感染情况。(2)口腔护理:机械通气前需保证患者口腔清洁,通气后,根据患者口腔pH值的情况,选取有杀菌效果的口腔护理溶液对其进行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以防发生感染情况。(3)强化无菌观念:①对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医护人员需严格执行手部六步清洗法,保证操作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交叉感染;②需要对患者居住环境、患者使用的吸引器、呼吸机管路等进行严格消毒,使用0.5%有效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24h/次,30min/次,并定期更换一次性管路;③分开安置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并设置隔离标识。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肺部感染情况;观察患者干预前、干预1周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使用血气分析仪对PaO2、PaCO2指标进行测定,2次/d,早晚各1次,使用心电监护仪对SpO2指标进行测定,2次/d,早晚各1次,测得的两组数据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功能指标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PaO2及SpO2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PaCO2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气功能指标对比

2.3 两组患者干预后肺部感染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出现2例肺部感染患者,其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出现9例肺部感染患者,其发生率为25.7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多发性疾病,由于损伤部位存在大量中枢神经系统,因此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及病死率[4]。机械通气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然而长期使用容易增加患者感染的概率,一旦发生感染,将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治疗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5]。

有研究显示,患者在颅脑术后易出现肺部感染症状,诱发因素诸多,单一的干预手段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故需积极探讨一种更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方案。集束化护理是一种以循证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将多种有效方法结合起来,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科学、全面、系统护理方案的模式[6]。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PaCO2指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较低,PaO2及SpO2指标均较高,可见对颅脑术后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气功能指标,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对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医护人员需要随时关注患者口腔内分泌物分泌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规范的操作手法,在无菌的条件下帮助其排痰、吸痰,还需注意其痰液性状,做好气道湿化[7];在无禁忌证的前提下帮助其行正确体位,以防误吸造成感染;给予通气>72h的患者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管内导管,为其吸出声门下分泌物;根据患者口腔pH值选取口腔护理溶液进行清洁,可保持其口腔清洁,以防发生感染情况;严格要求医护人员执行手部六步清洗法,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各项操作;定时对患者居住环境、用具进行消毒,并将感染者与非感染者分开安置,设置隔离标识[8]。

综上所述,对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其血气指标,降低肺部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气颅脑肺部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拯救营地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