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貌特色图案在针织围巾设计中的应用

2020-08-27 07:27赵文锦
纺织科技进展 2020年8期
关键词:卡其色丹霞地貌明度

赵文锦,肖 红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710048)

在陕西榆林的靖边县龙州乡有一处绝美的丹霞景观,展示了塞上丹霞的奇特神韵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其是中国唯一一处可与闻名世界的美国西部波浪谷相媲美的景区,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的波浪谷。靖边波浪谷红砂岩色泽鲜艳,会在阳光下形成特殊的光影,景色壮观奇特,远看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浪,经过1亿多年的复杂地质作用,形成了今日塞上特有的丹霞地貌美景,占地约20 k m2。丹霞地貌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但经相关专家鉴定,国内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质遗迹景观带就是陕北丹霞地貌[1]。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榆林当地有数家羊绒生产企业,羊绒资源十分丰富。众所周知,羊绒是十分珍贵的动物纤维,轻、软、柔、滑、糯等都是它独特的优点,羊绒产品作为纺织品中的高档产品,一直备受消费者喜爱,具有独特的光滑、细腻、高雅等风格。羊绒围巾是羊绒产品之一,细腻亲肤、光滑柔软、保暖性强,但近几年来,羊绒围巾在样式风格上的改变微乎其微,大部分的产品缺乏特色[2-3]。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别致、上乘的花式纱线产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花式纱线可以使面料的外观风格别具一格,在视觉上更具立体感,色彩更加绚丽。目前,各种服装面料以及装饰产品的创新开发都与花式纱线紧密相关[4]。从花式纱线入手开发围巾的概念超前新颖、可行性强,同时有利于开发新型的创意面料[5-6]。

围巾作为秋冬季节的常用服饰产品,中国目前有关花式纱线针织围巾的文献相对较少,现有的文献基本上是从围巾织造工艺设计、款式设计、围巾与服装搭配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7]。以榆林地貌特色为切入点,根据榆林丹霞地貌提取色彩方案及特色图案,分析了数码控制技术花式纱线的优势,设计出4款凸显榆林地貌特色的羊绒针织围巾,使针织围巾的外观设计呈现不同以往的风格。

1 色彩及图案提取

1.1 色彩提取

通过在榆林波浪谷地区的实地调研,拍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波浪谷丹霞地貌照片,如图1所示。本文4款围巾是依据榆林丹霞地貌提炼的色彩方案进行设计,围巾设计中最能表现视觉效果的要素就是色彩,因为当人们看到围巾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色彩,之后才是造型、材质等,色彩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在设计中十分重要[8]。

由美国画家孟赛尔定义的色相、明度、纯度是色彩的3个基本属性,构成了孟赛尔色立体。在色彩的3个属性中,明度是色彩搭配的基础,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为明度关系来思考,明度最适于表现空间感、层次感与立体感。由于南北差异,北方多黄土覆盖,所以榆林丹霞地貌整体呈黄色调,而不同于南方的红色调[9]。结合孟赛尔色立体和色彩设计理论,榆林丹霞地貌整体呈黄色调,都是以橙色为基准与其相隔30°的类似色,类似色组合的画面协调统一,质感柔和,再加以明度和纯度的变化,可以增强画面色彩对比,根据榆林丹霞地貌的独特地貌特征,运用明度变化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层次感和动感。在孟赛尔色立体中,中心轴表示颜色的明度,明度由黑到白可以分为9个梯度,如图2所示,1-3为低明度基调,4-6为中明度基调,7-9为高明度基调。所以色彩方案的提取主要从明度变化来着手,在照片中分别提取低、中、高3个明度基调的色彩。

图1 榆林丹霞地貌

图2 孟赛尔色立体示意图

图3 明度区域划分图

如图3所示,将丹霞地貌最具代表性的一张照片划分出3个明度区域,从中分别提取出3个明度的颜色。色彩提炼方案如图4所示,提取三色分别为PANTONE 19-1331TPX(深棕色),低明度;PANTONE 16-1336 TPX(卡其色),中明度;PANTONE 14-1139TPX(淡橘色),高明度。3种色彩不同比例的混合搭配呈现出的效果各异,大比例淡橘色调给人一种活力阳光的感觉;大比例卡其色调给人一种平静和谐的感觉;大比例深棕色调给人一种沉着稳重的感觉。这3种色彩的搭配组合淡雅大方,配合变化多样的图案又不失围巾饰品的装饰特性。

图4 色彩提炼方案

1.2 图案提取

榆林丹霞地貌大部分呈现波浪状和百叶窗状[9],如图1(a)、图1(b)所示。靖边波浪谷蜿蜒曲折,层层叠叠,波浪型的红色岩石连绵起伏,线条柔美,满眼的绝美景色引人无尽遐想。从丹霞地貌的特色景观中提取出的主要图案是波浪形线条和百叶窗状的直线条,曲线与直线、多层次的排列构成形式和层叠渐变的色彩结合可以将丹霞地貌的特色得到最大体现。

2 新型花式纱纺制特点

花式纱线是采用特殊原料、设备或工艺对纤维或纱线进行加工,制成的具有特殊结构及外观效果的纱线,具有装饰作用。花式纱线有别于普通纱线之处在于将线的形态结构改变,从而展现出不同的外观效果[10]。常规的花式纱线有竹节纱、大肚纱、彩点纱、圈圈纱等。

现在新型的喷毛带子纱制成的服装重量仅为普通纱线的1/3,这种纱可以达到更加柔软、蓬松、轻质、保暖的效果。中空喷毛带子纱是将粗纱经过分梳装置后再将纤维喷入带子纱中。另外,生产这种效果的纱线还有其他2种方式:一种是须条从前罗拉输出后直接编织成带子纱,中间不喂入其他纤维;另一种方式是包芯带子纱形式,将精纺的粗纱或粗纺梳毛机下机的小毛条连续喂入到带子纱中。

目前的花式纱线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多组的彩色渐变条子,控制精确度有很大提升并且可依照需求对工艺进行设计,从结构上成功解决了各种颜色条子喂入时产生搭接不良的问题。如果纱线应用于梭织领域,那么多色条子混合渐变机生产的彩色条子可以通过精纺工序生产出彩色渐变单纱,以双经单纬的方式制成梭织产品,应用前景相比目前市场上的段彩纱更好。彩色渐变纱很好地解决了中长段的色彩变化效果问题,其横截面包含多种纤维,其中每种纤维所占比例和渐变段长度均可调节,并且色彩渐变过程均匀,这既有助于企业开发新型产品,又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各异的消费需求。

3 围巾设计

围巾是重要的服饰配件之一,在要求功能性的同时还需具备装饰性,既可以防寒保暖,又可以起到搭配装饰的作用,以柔美、靓丽、多彩的造型与材料,丰富的色彩,成为日常装扮不可或缺的部分[11]。在针织围巾设计中,对色彩和图案进行归纳概括处理,相比细节处理可以产生更大的视觉冲击力,引人注目。

设计的4款针织围巾总体风格简约雅致又不单调乏味,简约中富有变化,主要运用混色渐变色彩和抽象几何图案搭配进行设计。

3.1 混色渐变针织围巾

混色渐变设计也是抽象图案的设计。抽象图案是相对于具体图形形态而言的,基本以点、线、面和肌理效果为主要表现对象,形态构成的灵活性使得抽象图案有更大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空间,从而有无限变化的可能。混色渐变设计通过营造面的变化和肌理感来表现,针织面料上的混色渐变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肌理感,榆林丹霞地貌色彩和变幻起伏的地貌特征决定了适合于混色渐变的设计方法。

3.1.1 分段效果的混色渐变围巾

分段效果的混色渐变针织围巾是罗纹组织结构,有良好的弹性和延伸性,卷边性小,如图5所示。围巾大体呈现的是深棕色-淡橘色-深棕色-卡其色调的渐变,通过控制混色比例及渐变段长度来达到其分段色彩渐变效果。(1)深棕到淡橘色的渐变。在深棕色纱线中逐渐喂入卡其色和淡橘色纱线,卡其色和淡橘色所占的比例逐渐变大,深棕色逐渐消失,到淡橘色和卡其色各占50%,而后逐渐增加淡橘色的喂入比例,减少卡其色的喂入比例,到淡橘色纯色。(2)淡橘色到深棕色的渐变。在淡橘色中逐渐喂入深棕色纱线,深棕色的比例逐渐增加直至淡橘色消失,只有深棕色纯色,完成渐变。(3)从深棕色到深棕、淡橘、卡其色的混色渐变。淡橘色和卡其色从相等的小比例开始,卡其色比例逐渐增大,最后结束部分是60%左右的卡其色,20%左右的淡橘色和20%左右的深棕色。

3.1.2 波浪效果的混色渐变围巾

罗纹组织结构的波浪效果混色渐变针织围巾,如图6所示。提取了榆林丹霞地貌弯曲变幻的特征,通过数码控制色彩比例和长度的方式使围巾整体呈波浪渐变的效果,起伏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极富韵律感。淡橘色比例大的部分有向外凸的视觉效果,深棕色比例大的部分有向内凹的视觉效果,巧妙地用色彩搭配和比例来营造出前后空间感,如梦似幻,引人遐想。围巾由卡其色渐变到深棕色和淡橘色渐变到深棕色两部分重复排列组合而成。边缘用明艳的淡橘色收尾,与主体部分柔和渐变的深棕色调形成对比,为整条围巾增添了活力。

图5 分段效果的混色渐变围巾

图6 波浪效果的混色渐变围巾

图7 波浪线条感的围巾

图8 几何构成形式的围巾

3.2 对称构成形式的针织围巾

在针织围巾设计中,点即一个线圈,是构成图案的最小单元,线和面构成的图案都是由一个个线圈组成,点的大小、位置、形态不同,产生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对称构成形式在视觉上形成均衡感,佩戴围巾时垂下的两侧可以互相呼应。

3.2.1 波浪线条感的围巾

这款围巾中间部分的图案设计是根据丹霞地貌蜿蜒起伏的特征概括而来,如图7所示。以淡橘色为底色,弯曲部分的线条是各占50%的深棕色和淡橘色纱线组成。围巾两端收尾部分是淡橘色80%和卡其色、深棕色各10%的混色组成。围巾的上下边缘装饰部分也有波浪状的设计,弯曲而有规律的线条灵动又不呆板,深棕色线条中间的混色部分是卡其色和淡橘色的混色,从卡其色30%和淡橘色70%的混色到各占50%的混色。线条图案的设计在纬平针组织的基础上,通过提花工艺来编织。

3.2.2 几何构成形式的围巾

几何图形的构成根据形状和排列组合形式,可以表现出有秩序的设计感,如图8所示。这款纬平针组织的围巾上下两部分完全对称设计,边缘的渐变部分是从深棕色到淡橘色的渐变,同时喂入淡橘色和卡其色,当卡其色比例达到25%时,3色混色的比例为卡其色25%,淡橘色25%,深棕色50%,然后逐渐减少深棕色和卡其色的喂入比例,渐变至淡橘色;接下来2段相同的花纹用提花工艺编织,以卡其色为底色,深棕色的波浪状线条通过丹霞地貌抽象变化而来,围成的图案为菱形,采用二方连续的手法横向有规律地重复,起到装饰作用;下一段以淡橘色为底色的部分,2条波浪状的深棕色线条为整条围巾增添了灵动感;正中间部分的2段对称渐变是由深棕色50%,淡橘色和卡其色各25%的混色到深棕色的渐变。在色彩搭配上形成一定的节奏感,色彩对比鲜明,在针织织物上能清晰地凸显出图案。

4 结语

(1)根据地貌整体色彩和特色并结合孟赛尔色立体和色彩设计理论,通过类似色的选色方法和明度设计原则,提取色彩方案及特色图案进行围巾设计,可以有效地凸显其地貌特色。

(2)不同色彩排列组合的围巾设计可采用先进数码控制的方法,通过控制喂入色彩比例和长度来实现相应的渐变效果,方式快捷、效果新颖。

(3)将中空喷毛带子纱作为围巾制作的原材料,可以使围巾更加轻薄柔软,佩戴舒适且保暖性更好。

(4)设计师在新产品设计时,应紧密关注相关行业的高科技发展动态以及最新的工艺技术手段,将它们有机地融合于产品设计中,并结合地域特征,不断提升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以及特色,才能做出独一无二的新颖设计。

猜你喜欢
卡其色丹霞地貌明度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沙漠之花
SIDEWAYS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印刷颜色的明度预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