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服着装倾向及其对设计需求的影响

2020-08-28 06:26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时尚化运动服装运动装

邓 婧

大学生运动服着装倾向及其对设计需求的影响

邓 婧

(福建商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大学生是当今运动服装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为更充分的了解其消费特点,设计出更符合其需求的运动服装产品,选取了福建地区的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主要从影响其选择运动装的因素、选择原因、喜好风格、面料、颜色、图案等六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穿着运动装主要追求方便舒适、天然面料、宽松版型、中性色调、品牌LOGO图案和普通休闲运动风格;但由于受新媒体影响,对时尚运动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图和联名图案、时尚和科技面料等运动装时尚化的追求呈上升趋势,该结论为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运动服装品牌设计与市场营销提供参考。

运动服装;设计需求;运动服时尚化;福建地区

0 引言

近年来,“全民健身”的时尚生活新方式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踊跃参与到运动健身、体育锻炼中来,这一趋势为运动装的发展和创新带来契机,“运动服时尚化”已成为全球时尚界的热点。

“运动服装时尚化”趋势一直备受关注,张姣主要从Y-3品牌入手,从跨界合作的角度,分析运动品牌如何与时尚品牌联合开创全新的发展方向[1],这确实是设计界的一大成功案例,对运动品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它仅仅是个案,中国大部分的运动企业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做到强强联合的跨界合作。卢新燕、邓海娟等主要分析在款式、色彩、面料和细节上运动品牌时尚化的优秀案例,进而归纳总结出发展趋势[2-3],从现有热销品牌案例着手分析总结,给到企业研发参考是可行方式,但存在一定时效性和滞后性。刘晓慧,郑广泽[4]主要强调设计满足人体运动需求的同时要符合流行趋势,从功能性和时尚性的角度为企业提供一定参考,有考虑到消费者的运动需求但并未探索其对时尚的具体需求。闫艳[5]除了从服装造型、色彩等方面研究运动装与时尚元素的结合外,还对运动生活方式与服装人性化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其开始关注消费者运动生活方式的变化对设计的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于“运动服装时尚化”的设计研究大多都是从运动服装时尚化品牌的优秀案例着手,分析、归纳、总结出其中可被当下品牌借鉴的思路和趋势,只有少数学者关注到运动品牌的设计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关系,且尚未有对具体群体运动装设计需求的研究可供参考。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对运动服装设计的需求,研究展示出大学生对运动服装时尚化在风格、图案、颜色、面料等多方面的具体需求,为运动类服装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以便更加准确的把握该消费群体,对于运动品牌企业发展和体育经济产业更上一层楼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问卷调查

1.1 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分别对福建省内的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省医科大学等四所省属高校在读大学生发放问卷,并进行调查。

1.2 问卷设计过程

本次问卷设计过程分四个步骤[6]:(1)设计问卷初稿;(2)问卷初稿预调研;(3)对修订后的问卷进行小范围试调研,并反馈修订,最终定稿;(4)问卷的正式调研。

设计问卷初稿需要根据研究目标进行具体问题的内容设计,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以大学生为消费对象的青年运动服装品牌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了解大学生对运动服着装需求的偏好。在进行提问时尽量使用恰当的措辞,以便调研对象能准确理解其含义,为此还特意做了很多标注,以解释比较抽象或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同时对于问卷的问题设计尽力做到简单易答。

将设计问卷初稿进行预调研,随机挑选了福建地区高校的10位大学生对问卷初稿进行了开放式的前瞻性访谈,以协助问卷设计的内容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调研能帮助确定问卷收集到的数据是否为我们所需要的,同时还能测试到大学生对于问卷问题的理解是否与设计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基本一致,并便于作答。通过这一过程,问卷中隐藏的一些问题便能被及时发现和纠正,遗漏的需求点也能得到合理的补充,使问卷更加完善。

对修订后的问卷再进行小样本试调查,分别在福建地区随机选取4所高校,各发放10份问卷给学生,共发放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对完成试调后的测试者再进行一对一访谈,对其提出的问题再次进行修订,最终定稿。最后进行正式的调研。

1.3 问卷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就读学校、就读专业方向。第二部分为大学生着装运动装的设计需求探测,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方面是他们着装运动装的主观追求和客观上会受到哪些外界因素影响其选择;另一个方面是大学生着装运动装的风格需求、面料需求、颜色需求、图案需求、版型需求等设计相关问题。

1.4 调查方法

考虑到不同专业性质的学生喜好会受学科属性的影响而产生差异,为了使问卷涵盖学科性质尽量全面,特意选择了福建四所省属高校(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厦门大学)的大学生为样本,基本覆盖了文科、理工科、医学科、艺术学科等主流学科方向。在问卷第二部分大学生着装运动装的设计需求提问中,为了避免出现非此即彼的选择而错失掉对其复合需求的了解,使测试结果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多元需求,因此这部分7个问题均采用多选题的形式。接着问卷调查再按照整群抽样方法,以学校为群单位,每所学校为1个群,每个群80人,四所高校一共随机抽320人。调查方式以线上发放问卷二维码,微信进入独立完成问卷内容填写。

2 结果分析

2.1 基本情况分析

发放问卷共320份,收回315份,其中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收回率98%,有效率为94%。300份有效问卷中男大学生有149人,女大学生有151人。理工科学生占比24.67%,文科类学生占比22.67%,艺术类学生占比23.33%,医学类学生占比25.33%,其他专业类学生占比4%,各大类专业学生占比基本均衡,符合本次调查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着装运动装的主观追求、客观上会受到哪些外界因素影响,着装运动装的风格需求、面料需求、颜色需求、图案需求、版型需求等7个问题均采用多项选择,分母是样本总数为300。

2.2 着装运动装的主要追求

在问卷调查中,提问大学生“着装运动装的主要追求和原因”,便是为了从宏观上探寻当今大学生对于穿着运动装的心理追求,在预调研中发现他们的主要追求往往不只受到一项影响,因此采用多选题,每一项选择为一个百分比去横向比较,而非所有选项相加为100%。从图1中可见,追求方便舒适占比86%,便于运动占比66.33%,功能实用占比48.33%,数据表明大学生主流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实用舒适、便于运动的运动着装。同时发现追求时尚潮流的大学生占比39.33%,追求美观雅致的31.33%,数据显示约1/3的大学生穿着运动服装不仅限于功能和实用性的需求,更多的是追求不同生活态度折射下的多元精神体验、感官享受、个性展示和情感链接等。

图1 选择着装运动服的主要追求

2.3 影响大学生选择运动装的因素

调查数据如图2显示,淘宝推荐是影响大学生选择运动装所占比例最高的,占比34.33%,表明较多大学生选择途径依然较为惯性。同时传统的纸媒对大学生着装的影响呈10.67%的最低占比,而周围同学的影响占比33.33%、穿搭主播占比31.33%,时尚博主占29.67%,体育明星占22.67%,其它电子和纸质时尚杂志、时装发布会、影视剧等均占20%以下。这一数据表明粉丝经济作为当前社交媒体时代下不可小觑的重要传播方式,在社交媒体陪伴下长大的90 后和 00 后大学生们,拥有极其丰富的网络经验,更青睐于意见领袖的解读和推荐,觉得那些现实生活中崛起的人更能与其产生情感沟通的共鸣效应,帮助其提供更多的消费建议,因而,更加相信他们的品牌推荐。

图2 影响大学生选择运动装的因素

2.4 运动装风格需求

表1 大学生运动装风格选择

风格的界定和设计是服装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核心,不同风格体现出差异化的美感,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7]。表1显示,在大学生运动装风格选择调查中,69.33%的大学生都选择舒适简约的普通运动风,这一数据与图1中大学生对于方便舒适,便于运动的实用性首选保持一致。同时大学生运动风格选择依次占比是38.67%的时尚运动风、34.67%的工装运动风、23.67%的国潮运动风,与图1中39.33%的大学生追求时尚潮流再次呼应。据时尚趋势媒体报道,2020-2022年,运动混搭风呈主流上升趋势,将传统的运动元素与时尚元素、工装元素、传统文化元素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个性化和时代需求,而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正是这一趋势推动的主力军。

2.5 运动装图案需求

图3 大学生运动装图案选择

图案在大学生运动装设计中起到烘托风格及画龙点睛的作用,满足了其着装美观效果及文化追求。从图3可知,大学生最喜欢品牌LOGO的图案,占53%;选择英文字母的次之,占35.33%;第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时尚化的图,占32.33%,这一数据与表1中对国潮风格的喜好相呼应,都占有较高比例,这是青年人文化自信的表现,不再将潮流只与外国文化链接,他们回归本国文化,将传统元素结合当下时尚着装于一身,去表达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情怀和认同;接着是几何图案,占比27.67%;联名款图案占23.67%与卡通动漫图案占22.67%数据相当,其它如标语图、花卉植物图、动物图、风景图等均占比20%以下,数据分析所见,无论是联名图案还是动漫都再次说明了年轻人着装绝不仅仅是图案本身,而是折射了其对某种文化和思想的认同感。

2.6 运动装色彩需求

表2 大学生运动装色彩选择

人们在心理上都存在着对色彩的喜爱或偏好[8]。在运动装设计中,颜色起到视觉醒目及情感表达的作用。在问卷中,对于色彩的选择,由于在问卷预调研时,数位访谈对象均提出选择一个色相太片面,每个色相都有深浅艳浊很多种,因此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对色彩喜好的选择”,分为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灰、金属色,调查数据显示黑占79.67%、白占70%、灰占46.33%、蓝占35.67%,其它色彩都在20%以下。另一个问题是“喜欢穿着运动装的色调”,该问题是参考日本PCCS色调图来设计的[9]分为中性色调(黑白灰、金银等)、艳色调、灰色调(加了灰的彩色)、亮色调(加了白的彩色)、暗色调(加了黑的彩色)5大类。如表2所示84.67%的大学生选择中性色,与前一题中黑白灰占比相呼应,但中性色所包含的色彩会更丰富些;其次加灰的彩色占38.67%,加黑的彩色占30.33%,加白的彩色占29.33%,鲜艳色仅仅占12.67%,表明大学生偏爱低调雅致的色调或明快青春的色调,对艳色的选择较少,建议颜色可做辅助色或点缀色出现。

2.7 运动装版型需求

表3 大学生运动装版型选择

版型对于服装的设计、风格和着装者的舒适性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表3中可知,宽松版型占比72.67%,合体版型占比46%,宽大的版型占比35%,而紧身版型仅占7.67%,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紧身版型的运动装接受度低,仍然遵循方便舒适为主的追求。

2.8 运动装面料需求

表4 大学生运动装版型选择

面料不仅关系到穿着者的舒适性,还可以塑造服装的风格。从表4中可见,大学生对于着装运动装面料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选择天然面料(如棉、麻、毛、丝等天然类面料)占比76%,化纤类面料(化学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物,如涤纶、尼龙、莱卡等)占比38.33%,时尚潮流面料(根据时尚需求而推出的潮流型面料,如太空棉、PVC、运动泡泡纱、薄膜网眼面料、珠光面料等)占比30%,高科技功能面料(伴随科技发展而研发的具有特殊功能便于运动更好开展的面料,如聚酰胺尼龙能吸汗速干、纳米轻质透明薄纱超轻柔软、机械网眼布料能承受高强度弹跳和弯曲动作并快速恢复等)占比33.33%。

从调查结果看出,天然类面料占绝对优势,环保、舒适、吸湿性和透气性好,是大学生首选运动服面料。其次是化纤类面料,其抗皱免烫易打理,耐磨不缩水等特性也是大学生考虑的因素。时尚潮流面料和高科技功能面料比例相当,表明部分大学生乐于尝试新型面料,对于可塑性强,利于服装塑造个性化和时尚感的服装面料有一定接受度,这也符合年轻人敢于突破,张扬个性的特点。

3 结语

3.1 福建地区大学生穿着运动装呈多元时尚化趋势

福建地区大学生运动装风格仍以普通运动装为主占比69.33%,但由于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1/3左右的大学生对时尚运动风、工装运动风和国潮运动风等运动风混搭设计风格表现出较强的接纳程度,展现出大学生着装运动服呈多元时尚化趋势。服装图案首选品牌LOGO和英文字母,其次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联名款图案和几何图案,表现出年轻一代对于着装图案背后蕴藏的思想和文化认同愈加看重。颜色以中性色和蓝色为主,加灰黑白的彩色次之,鲜艳色可作为点缀色。面料应选择舒适的天然面料为主,但对时尚、高科技、造型感强的化纤面料并不排斥,视具体的产品设计即可。版型喜欢穿宽松版,其次为合体版和宽大版,紧身版廓形建议仅局部单品设计使用。作为运动服装品牌在设计上,应首要考虑舒适性的版型、面料,同时通过流行色、个性化的图案和潮流风格等去满足年轻人对于运动装时尚化的需求。

3.2 大学生引领运动服装创意设计

研究显示虽然多数大学生仍然首选以天然面料、宽松舒适的实用型休闲运动装为主,但问卷中多个问题皆展现出大学生对于时尚求新求美的特点。他们对于时尚运动风、工装运动风、国潮和联名款图案、时尚和高科技新型面料都积极接纳,表明大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活力,他们乐于尝试新设计、快速接纳新思想、积极推进新消费方式,是运动装时尚化的主推手。

3.3 运动服装创意设计反哺大学生多元文化需求

问卷数据表明,大学生穿着运动装的追求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他们大胆追求国潮风格,高价购买联名款限量运动装,对动漫图案的热衷等,这些选择的背后都蕴藏着思想的火花和文化的认同。对于有思想、有眼界的当代大学生,唯有具有文化和创意的设计,才有可能引起他们的追求和推广。在足不出户便可观天下的互联网时代,他们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国际的视野,消费也日趋理性。面对真正有创意的运动装设计,大学生会自发地互相效仿和宣传,成为该产品最鲜活的广告。

3.4 研究局限性

福建省是运动服饰品牌大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瞬息万变的时尚资讯冲击,针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旨在通过对福建地区大学生运动服装着装倾向的分析,为企业设计研发运动装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但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的时间、范围、资金和人力有限,所调査的福建地区的大学生运动服着装倾向具有地区倾向性,以后还需要在增大研究样本量的同时对全国大学生运动装的设计需求进行深入研究。

[1] 张姣. 从Y-3论运动服的时尚化设计[J]. 丝绸,2007,(4):8-10.

[2] 卢新燕. 运动服装的时尚化设计[J]. 丝绸,2008,(8):18-20.

[3] 邓海娟. 运动服装与时尚元素融合的设计表现[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79-81.

[4] 刘晓慧,郑广泽. 浅析运动装设计中时尚性与功能性的结合[J]. 山东纺织科技,2016,(5):27-29.

[5] 闫艳. 现代运动生活方式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 印染,2017,(9):52-54.

[6] Floyd J, FowlerJr.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M]. 蒋逸民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32-35.

[7] 孙艳南. 中国独立服装设计师品牌文化与设计定位的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4. 54-56.

[8] 孙青青. 服装色彩偏好综述[J]. 纺织科技进展,2011,(6):83-85.

[9] 西蔓色研中心. 色彩搭配设计师培训教程[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Wear Tendenc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n the Design Requirement

DENG Ji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Fujian Business School, Fuzhou Fujian 350000, China)

As an important consumer group in the sportswear market,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ir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sportswear products that better meet their needs, college students in Fujia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choice of sportswear, selection reasons, style, fabric, color are selected as aspects in the questionnaire and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college students mainly pursue convenience and comfort, natural fabrics, loose type, neutral color, logo design and ordinary leisure sports style, the pursuit of fashionable sportswear such as fashion sports sty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 diagram and joint-name pattern, fashion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bric is on the rise.

sportswear; design requirements; sportswear fashion; Fujian region

邓婧(198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服装设计、服饰文化.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70990).

TS941.1

A

2095-414X(2020)04-0048-06

猜你喜欢
时尚化运动服装运动装
GB/T 41176—2021《专业运动服装 滑雪服》等国家标准发布
旗 袍
纹样时尚化研究
运动优等生
2017健身装备评选
运动装也要有颜值
广州珐琅在首饰设计中的时尚化创新
从《洛奇5》的复古摩登棉衫说起
运动装预测
聚焦ISPO无缝纺织技术专区 提升高性能运动服装的“科技与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