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幸福

2020-08-28 11:29吴友智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5期
关键词:童颜刘墉庄子

吴友智

至今记得《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纵观古今,贤哲都主张以精神上的愉悦为幸福。故而温厚善良,“大德必得其寿”。华佗恪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信条,年近百岁时仍貌若童颜;周游列国而屡不得志的孔子,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为养身法而活了73岁:为官杭州的白居易享年75岁,当地人送他两块天竺石,他用“惧此两片石,无乃伤清白”自责;刘墉为官做人无私无畏,于嘉庆九年安然而去,享年85岁……这都与他们圣贤仁爱、节制欲望、淡看荣辱得失、知福常乐不无关系。

不过,真正知福守贵的要算庄子了。在人均寿命只有30岁的先秦,他竟然活了83歲。他在《庄子·天道》篇中写道:“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意思是,对一个从容自得、清心寡欲、气定神闲、泰然自若的人来说,任何忧愁病患不能在他身上停留,所以能延年益寿。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精神系统的健康”。看来,“无欲寿自长”是人生幸福的首要条件。

放眼芸芸众生,能做到“精神内守”的人并不多见。在明清时,流传着一本叫《解人颐》的书,其中有一首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这是告诫人们,欲望过高,会烦恼丛生,幸福自然会远离他。

小时候,我们总是因为吃到了最爱的食物,得到了心仪的玩具,或是添了一件漂亮的衣服而感到幸福不已。孩童时期的我们,最容易满足,能时常感到快乐。因为那时的我们涉世尚浅,懂得的事情少,因而想的也浅,心里面的小空间很容易就能被填满。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的逐渐加深,那些曾令我们幸福的事情,却变得习以为常,再也无法激起我们的兴趣,也无法令我们感到快乐了。

为什么我们的快乐越来越少?我们不断努力,去追求成功和幸福,却渐渐淡忘了最简单的快乐。幸福二字似乎就在眼前,我们却总也抓不住它。心里的空间越来越大,即使拼命填补也不能够将它填满。我们陷入一个越想快乐越苦闷的怪圈,越发不能自拔。更何况,一部分人有一种奇怪的心理,那就是别人都比自己过得幸福,相比之下自己则成了世界上最晦气最不幸的人了。

海伦有一席话对人不无启迪:“我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哭我没有鞋穿。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人没有脚……”原来,幸福就是一种拥有,一种对生活的审视和发现,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很多时候,幸福就在我们手中,只是我们不在意而已。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童颜刘墉庄子
刘墉 从寒门子弟到“华人之光”
刘墉测字劝降
致命的探视
致命“离婚关系”:女儿探视权岂容“性讹诈”
刘墉《平凡》中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