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洛川县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08-29 03:30张炳红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果业果品标准化

张炳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洛川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其县名始于后秦姚苌时期,考其沿革,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40 年来,洛川县的水果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洛川苹果更是以色、香、味俱佳著称,人称“苹果之乡”[1]。 在我国不断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洛川县水果产业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对水果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1 陕西省洛川县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洛川县水果作物产区气候干燥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年均气温10 ℃左右,雨水适中,光照充足,年降水量500 mm 左右。 洛川苹果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产品肉质脆密,艳丽美观,皮色洁净,香甜可口,含糖量高于外地苹果2%~3%。 洛川县水果种植面积约4 600 hm2,除苹果作物之外,还拥有大樱桃种植基地133.3 hm2、梨120 hm2及葡萄66.7 hm2,其他品种水果206.7 hm2,水果年产量约4 亿kg,优质果率近90%。 洛川县还拥有一百多家水果企业,涉及包装、物流、储藏等多种形式。 2018 年,该县果业总产值达287 645 万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13 000元。 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和企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洛川县水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4 ~2018 年各种水果的种植面积如表1 所示。

在水果产量方面,受益于农业配套改进和种植技术革新等有利条件。 近几年,洛川县水果产量正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洛川县2015 ~2019 年水果产量如表2所示。

调查发现,洛川县水果产业在过去5 年间虽然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但水果产量增长速度仍然比较缓慢。

表 1 2015 ~2019 年洛川县各种水果作物的种植面积(hm2)

表 2 2015 ~2019 年洛川县各种水果作物的产量(t)

2 洛川县水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果树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洛川县传统水果白酥梨和红富士苹果作为大众品牌,近些年水果质量有所下降,低谷时段白酥梨的价格竟低至1 元/kg,品牌效应大打折扣[2]。 另外,洛川县的自然环境不如陕西省境内的其他水果产区,加之果树化肥使用过量、种植技术应用不当,致使果品口感不良。 以陕西省白水县为例,雷村乡龙山村的傅百福苹果生产基地的果树行距为3 m,株距1.5 ~2 m,111 ~148 株/667m2,部分试验田所采用的矮化砧与短板型品种组合的种植方式可达到200 株以上的种植密度,并且通过及时的修剪、合理的通风透光实现了“产量稳”、“结果早”、“品质高”的生产目标。 而洛川县所栽植的果树普遍以乔化果树为主,乔化果树树形高大,但为了提高产量,许多农户仍然采用高密度的种植方式,没有对树种进行更新,并且也大量存在修剪不及时,通风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

2.2 果品产业链不完善

洛川县已经建立起十分成熟的果品产购销体系,但果品产业链仍然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缺乏果品深加工企业与龙头企业,水果增值潜力有待挖掘[3]。 虽然洛川县拥有数量较多的果品收购销售企业,但大多数企业的注册资金普遍不足20 万,市场开拓和加工转化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带动该县水果产业发展。 企业家与果农缺乏走高端化、精品化的经营意识,长期满足于现状,缺乏做大做强的发展欲望。 除此之外,洛川县与水果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仍然有待完善,比如所采用的包装过于简单、传统,无法满足当下水果消费市场便利化、差别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4]。 水果贮存企业普遍仍在采用以气调库、冷风库为主的传统制冷设备,对于水果的外观、新鲜度和口感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洛川县果品产业链在各方面都需要做出积极的改善。

2.3 产品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洛川县水果产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果品的生产、加工等环节缺乏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行业协会在果品销售、包装、分组等方面仍然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另外,由于洛川县所在的延安市缺乏有市场权威的专业果品质量检测机构,果品质量检测报告的市场认可度和公信力相对不足,致使优质水果产品很难打入高端市场。 果品加工企业由于缺乏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和产品质量把控意识,所生产出来的水果加工品在品控上仍然有所欠缺。 这些在产品质量标准化方面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给洛川县水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客户维持造成了阻碍。

2.4 品牌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洛川县水果长期以批发为主要销售形式,零售水果占比较低,因此,在品牌建设方面一直缺乏投入。 尤其是在果品企业缺乏营销经验和营销知识的情况下,相关的品牌宣传工作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致使洛川县水果的市场份额难以得到有效拓展。

3 推动洛川县水果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3.1 加强果业生态建设

一项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链的规模,在水果产业总值、下游产业发展、从业人员结构与数量、水果产业种植面积等诸多因素中,洛川县水果产业需要重点解决下游产业不发达的问题[5]。 因此,洛川县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来强化当地的果品加工业,促进洛川县产业优化,提高果农收入、增加财政收入。 从区域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重点引进技术实力较强的水果深加工企业,努力提升市场需求与水果产品附加值之间的契合度,通过食品馅料加工、保健酒、果脯果肉加工、汁饮料生产等方式丰富产品推广层次[6]。

3.2 推进果业标准化生产

建设洛川县果业生产示范种植基地,严格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根据水果深加工的技术规程优化生产流程并建立质量标准,进而实现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重点加强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的科学应用,促使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够做到可查可控。 通过政府资金扶持或银行货款等方式帮助农户及时更新树种,并派遣专家为农户提供果树管理、通风管理、大棚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通过细化产品分类分级、进行安全食品检测、生产无公害食品等策略实现个性化、差别化的产品生产。

在政策引导方面,有关部门应当做好针对农户的培训工作,培养出一批现代化职业农民,组织农户参与集体学习与下地实操。 为优良品种与先进技术的引进提供适当的资金补贴,为具备技术优势的果品企业提供更多优惠的税收政策,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7]。

在果树管理方面,应当大力推广平地果园土壤覆盖技术,使用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好地上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的树种和种植条件实施树形改造,合理控制树高行距和种植密度。 大力推广果实套袋、四季修剪、人工授粉、喷施叶面肥等技术,加强果园管理。

3.3 推动质量管理标准化

3.3.1 产品质量标准化

在失去产品质量标准化方面,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发挥监督作用,严格落实针对果品销售、包装、分级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将有行业资质且有参与意向的果品企业纳入行业协会重要单位名单,并严格落实质量标准化管理,为洛川县水果行业树立先进典型。 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由政府部门和果业协会主导,引进或设置专业检测机构,严把果品质量关,通过市场化、标准化的动作打造“放心品牌”,面向市场推出“免挑选水果”。

3.3.2 安全质量标准化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通用标准,由行业协会组织果业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全流程生产标准,并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 建立政府部门所属的果品质量检验机构,设定强制化的果业通用食品安全标准,在果品上市之前严格落实质检工作,设定检验准入门槛和惩罚机制。 在生产方面,要全面推动洛川县水果产业向标准化迈进,加大水果产品安全质量宣传力度,建立食品安全意识。

3.3.3 服务质量标准化

发扬先进果业文化,建立产品服务意识,完善产品售后操作规范,做好针对营销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育服务质量标准化品牌,提升洛川县果业美誉度,维持客户群体。

3.4 重视品牌建设

在市场层面,首先要推动龙头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享誉全国的“洛川苹果”品牌,为规模较大的重点企业设计覆盖面更广的营销方案。 在组织方面,需要重点发挥果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的影响力和统筹能力,根据洛川县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优惠政策,支持相关企业以“洛川苹果”为核心品牌来开发全面市场。 从品牌标准化建设的角度上来看,需要为“洛川苹果”设计专用的标签和包装箱。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着力于中高端市场来加强产品内包装的设计[8]。 除苹果产品之外,还需要考虑桃子、葡萄、梨、樱桃、苹果等不同产品在生产、运输等方面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生产程序、运输程序,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推动洛川县水果产业品牌内涵的提升。

猜你喜欢
果业果品标准化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基于生态理念视角下旅游观光果业优势分析及创新途径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果业电子商务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标准化简述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