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琵琶曲《童年》

2020-08-31 15:05马浩丹段妍
戏剧之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刘德海童年

马浩丹 段妍

【摘 要】《童年》出自刘德海的“人生篇”。刘德海先生此曲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童年画卷,曲中不仅流露出他对于童年的怀念与向往,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笔者从乐曲的演奏与艺术特征两方面着手,剖析《童年》的创作理念与精神内涵,体悟刘德海先生笔下不一样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童年》;刘德海;音乐内涵

中图分类号:J648.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078-02

一、刘德海及其“人生篇”

刘德海,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他的演奏技术娴熟自如,表演深刻、细腻而洒脱,富有激情。近七十年的琵琶生涯,集演奏、创作、理论、教学于一身,使刘德海先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理解。长期以来,他不断探索琵琶指法的创新,积极开拓琵琶乐曲创作的新思路。他一生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乐曲的同时,也在现代琵琶乐曲的演奏等领域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

琵琶曲《童年》创作于1985年,出自刘德海之“人生篇”。刘德海是我国琵琶演奏领域的杰出代表,无论是对于琵琶的演奏技巧发展,还是对于琵琶艺术的创新,他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作为二十世纪琵琶艺术道路上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他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琵琶作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刘德海先生创作《老童》、《天鹅》、《春蚕》、《秦俑》以及《童年》五首独立的作品,共同组成他的巅峰之作“人生篇”。

刘德海先生为琵琶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他为表达不同情感所独创的很多具有特色的琵琶指法被现代人所接受,他的创作理念贴近生活、情感表达诚挚动人,使听众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同时他富有个性的、大胆的表现手法更使他在琵琶的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

二、《童年》作品赏析

(一)起始

乐曲的起始部分使用了大量的均分节奏,左手位于相把位与三品之间,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来回虚按,右手做连续、快速、均衡的分弦弹挑,左右手配合发出的近似哑音与泛音之間的微妙声响,使得整个乐曲呈现出一种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音响效果,为听众营造了一个单纯而又梦幻的氛围,刻画了一个在母亲肚子里躁动不安、急于来世的新生命的形象。

(二)主题旋律

进入主题之后,承接引子部分的旋律,左手频繁地变换分解和弦,将虚按变为实按,并加入小指后半拍大量的拨弦,右手做持续均分节奏的过弦弹挑,看似规则的节奏音型里包含着不规则的重音变化,这些极具趣味性的表现技巧,使得整个乐曲听起来更加灵动、有生机。右手的快速过弦弹挑要重点把握乐句整体的旋律性,注重乐句线性的律动感,突出弹挑技巧的颗粒美,亦似时光流动、生命不息,弹奏出一种十分特别的“滚动音响”。刘德海先生用最普通平实而又十分恰当的琵琶技法酣畅淋漓地阐释了生命和时空的概念,如此诗意、如此感怀,引起听众的无限遐想。

在演奏技巧上,这一部分主要是运用弹挑,看似简单,其实对于演奏者的基本功以及左右手的配合有着极高的要求。右手的弹挑需要体现乐句的连贯性与线条感,所以在速度上有一定的要求;左手频繁的上下滑动换把以及每次按实音时与小拇指拨弦的配合都是关键。建议初练时利用节拍器,从低速练起、从简单音练起,首先将左手与右手分开练习,之后再尝试配合,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乐曲发展

乐曲开始进入旋律部分,与起始部分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乐曲由C大调变为A大调,速度由快变慢,节拍由自由的散板变为2/4拍、3/4拍、4/4拍与6/4拍相互交替的混合拍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旋律清新、明亮、跳跃,偶尔夹杂着半音音符与偏音音符,使得音乐略带江南丝竹的特点,呈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童趣感,让听众好似穿越时空隧道,即刻追忆起自己单纯美好的童年时光。

节奏跳动的中部主题段,在演奏技巧上较为简单,主要追求甜美纤细的音色。右手基本使用弹挑技巧来突出音乐的活泼,配合左手绰注、吟揉、打音、带音、换把、跳把等指法,同时将短促跳跃与悠长连贯的音符相结合,将生命的灵动与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部分整齐的节奏及带有歌唱性的旋律,给人一种干净纯洁之感,这也恰恰体现了刘德海先生对于单纯自然的心灵境界的追求。

(四)回归收尾

结尾部分整体的主题材料与第一部分相似,刘德海先生似乎在表达人生轮回、世世相依的道理,调性回归C大调,节奏音型变回均分的十六分音符,节拍回归散板,结尾部分与起始部分首尾相接,这种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过程,好像人的一生从顽童到老顽童的过程。正是这样一种思辨精神、这样一种人生体悟作为刘德海先生创作的背景,才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极强的生命力。尾声右手的快速过弦弹挑与左手手指创造性的连续敲击面板同时渐轻渐弱,加之演奏者的神情动作,仿佛营造出蝴蝶逐渐飞走的情景,产生一种空旷而细腻的弹指音响又悄然隐去,好似我们美好但又回不去的童年时光,也表达了刘德海先生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与遐思。

最后一部分在演奏技巧及练习方法上都与第一部分相似,不同的是最后一部分更要突出强弱的对比,所以对于演奏者指尖的力量控制有一定的要求。

三、《童年》的音乐内涵

在琵琶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琵琶音乐作品始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琵琶演奏发展到今天,表演家和作曲家在音乐演奏和创作的民族特色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和创新。刘德海先生一生琵琶作品无数,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人生篇”、“田园篇”、“宗教篇”。其中“人生篇”是他对自己多年来从事琵琶专业工作的总结,也被定义为刘德海先生最成熟的作品;“田园篇”是他在漫漫的艺术道路上前进时获得的深厚积淀;而最后随着“宗教篇”的完成,三部分共同成为刘德海先生一生创作的代表之作。《童年》艺术价值极高,无论是别具匠心的选题内容和弹奏技巧,还是富有哲理的音乐内涵,刘德海先生这种卓越的音乐精神都将琵琶演奏艺术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首作品是刘德海先生对多年来从事琵琶艺术所获得的人生体悟的思考,所以当它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不单单是表达了刘德海先生对于童年、童心、童真的追忆与向往,更折射出了他不凡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想深刻体会刘德海先生的创作理念,我们必须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带着探索与求知的精神,耐心品味那些鲜为人知的情感。

从结构上看,这首作品首尾相接,结尾处再现起始主题,使整首乐曲有循环之感,这样精巧的布局,不仅仅是西方作曲技法的体现,更渗透着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流传千年的儒家思想中,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中庸思想是其精髓之一。刘德海先生创作此曲的初衷可能就是希望大家永远拥有童心,永远不忘初心、不负真心、不违本心。“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心未泯”、“童心飞扬”、“童心永驻”、“童心无瑕”、“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古往今来,无数人在赞扬童年的纯洁之美,刘德海先生正是用最精准的琵琶语言再现了自己心中美好的童年记忆。

《傅雷家书》中说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不论是什么样的艺术,只有真正走心才能触动欣赏者的灵魂,直击欣赏者的心灵。刘德海先生的这首作品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并获得世人如此高的评价,就是因为他真的站在了“人”的情感立场上,他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串旋律都描绘着人们心中无比向往的童年时光,使音乐真正发挥了净化心灵、传达情感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有情感、有灵魂的音乐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音乐。要想演奏好一首作品,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情感的表达、精神内涵的渗透,都是必不可少的,正所谓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高度贴合曲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对刘德海先生作品的研究以及世人对他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刘德海先生不仅仅是在研究琵琶藝术,多年来,他一直以弘扬民族音乐、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现代音乐人要做的事,刘德海先生给我们每一个人树立了榜样。

“童年如同一片彩云,给人留下美好短暂而又永恒的回忆。彩云终归化作雨露,回到大地的怀抱”,这是刘德海先生赋予《童年》这首作品的定义,也许这就是他心目中的美好童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交流才能有共鸣,既要有语言交流,又要有情感交流,一首好的作品一定是“情”与“音”的完美结合。刘德海先生用一串串旋律、一个个音符,不仅为我们诠释了一段完美的乐章,更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不凡的人生哲理。

近年来,随着琵琶艺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音乐界对各种传统作品以及新型作品的不断研究,很多作曲家开始从立意、主题、技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琵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其作品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审美观念的结合,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反映和对民族、对人性的思索。本文通过对刘德海先生作品《童年》的论述,展现了刘德海先生笔下的人生智慧。希望本篇文章能为琵琶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引发演奏者更多的思考,使每一位演奏者都能为琵琶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董晓琳.论刘德海的音乐创作理念[D].中国音乐学院,2005.

[2]田屹.刘德海<人生篇>琵琶作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刘芷廷.中国古代心理批评理论与刘德海<人生篇>[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0,(9):38-39.

猜你喜欢
刘德海童年
琵琶哲人刘德海与他的《哲学笔记断想》
“刘德海音乐艺术周”系列活动举办 83位演奏者奏响《十面埋伏》
刘德海琵琶曲《田园篇》的创作特点
连环杀手爱德华·盖恩犯罪动机的成因探析
为孩子再造个“童年”,父子联手打造“少年师爷”
美育——让孩子的童年更绚烂
数学与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