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管理要点(一)——后备母猪的引种管理

2020-09-02 02:37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8期
关键词:本场种猪后备

昌 捷

(1.佛山播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000;2.农业农村部生物饲料重点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00)

有关后备母猪的概念主要有三种描述:一是指从出生到初情启动阶段——又称繁殖的准备期——的种用母猪;二是指被选留后尚未参加配种的母猪,也称为青年母猪;三是指第一次断奶前的母猪。

本文讨论的后备母猪是指被选留后尚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图1),其与基础母猪一起组成猪场母猪的全部群体。

图1 尚未参加配种的后备母猪

后备母猪用于补充猪场中因年龄较大、繁殖性能差或疾病原因被淘汰的母猪,从而使生产母猪群保持以青壮年母猪为主的组成结构。母猪群中各个胎龄的母猪结构分布科学且合理,对猪场正常的生产流程、良好的生产性能以及猪群的生物安全稳定都至关重要。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培育的质量会持续影响母猪终生的繁殖性能、整个种猪群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子代的生产性能。因此,后备母猪管理的质量是猪场生产效益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之一。

有繁殖要求的规模化猪场每年需要从原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二元母猪或纯种后备母猪,以补充自然更新和淘汰的母猪,保证猪场的生产正常运行。然而,引种管理不科学,种猪将不能达到预期的生产性能,还可能会因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巨大损失。

1 种源管理

1.1 引种计划

规模化繁殖猪场每年都需要更新母猪群,更新比例一般为30%~40%;新建和扩建的猪场则应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安排引种计划。为降低生物安全执行不当引发的风险,猪场应尽量减少引种次数和种源场。同一品种的后备母猪最好从同一种猪场引种。

1.2 品种选择

以出售仔猪为主的种猪场应选择繁殖性能好的品种,如加系、法系或丹系的猪种,这些品系的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3~14头。对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应选择饲料转化率低、增重速度快和育肥猪体型好的品种。美系或新美系的猪种是不错的选择。

1.3 引种场信息

(1)生物安全。应详细了解引种场的资质、猪群健康状况、生产水平和市场口碑。引种场猪群的非洲猪瘟和猪伪狂犬病检测应为阴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检测为阴性或毒株类型与本场相同,对猪瘟、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和猪圆环病毒病等都有合理的免疫措施。

(2)生产性能。查看种猪的系谱资料,询问种源场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了解种猪的生产性能,以便于引种后的饲养管理。同时,应从市场了解引种场售出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售后服务质量。

1.4 种猪选择

(1)体重确定。后备母猪最好在体重50 kg以前引种,以便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隔离、驯化和调节体况。

(2)日龄确定。应详细了解每头猪准确的日龄,评估体重和个体大小是否与日龄相符,不应选择体重过小的猪。记录每头后备母猪的日龄和体重可作为今后种猪生产档案的原始资料。

(3)体型与体格。应挑选骨骼发育好、体躯深以及腿、蹄、背和身躯健康的母猪(图2),发育不良、不均匀或畸形会导致母猪的使用寿命缩短。

图2 体型与体格好的母猪

(4)乳头和阴户。拟引进的后备母猪应至少有13个有效乳头,阴户大小适中,乳头数要与该品种平均有效健仔数相当或更多。阴户小的母猪繁殖性能会比较差。

(5)外伤。不能选择有因咬尾和咬耳造成外伤或腹侧刮擦的母猪。

2 进场隔离

为避免引进的后备母猪将携带的病原传播给本场猪群,在与本场的生产母猪群混群前应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

2.1 隔离舍准备

引种隔离舍最好距离猪场生产区1 km以上。如果必须设置在生产区,应设在下风口位置。引种之前,隔离舍应经过清理、清洗、消毒和干燥,空置时间应在一周以上。

2.2 隔离时间

为达到隔离的目的,要有充分的时间观察和检疫,隔离的时间应不短于4周。

2.3 生物安全

应由专人饲养隔离舍的后备母猪,进出隔离猪舍需严格消毒。同时,应使用专门的用具,不与其他猪舍混用。

2.4 健康管理

进入隔离舍一周内,应加强抗应激管理,做好适度营养与保健。后备母猪进场一周后,采集血样检测抗体,采样比例为10%。

3 驯化适应

引进的后备母猪进入生产母猪群前必须充分接触场内的病原微生物,合理免疫接种,使其在驯化期间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并预留一定的康复期和排毒期,避免入群后在本场猪群内大量散毒,导致猪群暴发疾病。

3.1 强化免疫

隔离4周,猪群健康水平稳定后进入驯化适应期,逐步执行免疫程序。

3.2 健康管理

每天对隔离舍的后备母猪进行仔细的健康检查。与引种场保持沟通,同时要与本场健康猪比对。驯化结束前,观察后备母猪的临床症状,确保不影响本场猪群的健康。对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阴性猪场,如要进行PRRS免疫接种,应确保排毒结束。

3.3 驯化适应时间

为了让引进种猪充分适应本场饲养环境和病原环境,保证驯化和免疫效果以及后备母猪康复良好,排毒检测要符合本场生物安全要求,时间应不少于4周。

3.4 驯化步骤

(1)唾液驯化。驯化初始,以麻绳或饲料袋等编织物,让40~60日龄保育猪啃咬30 min~60 min,再放入引种隔离舍,让后备母猪啃咬,每天2次,连续一周。

(2)粪便驯化。唾液驯化结束后,使用产房中低胎次(0~2胎)母猪的粪便,用水稀释拌料饲喂隔离舍的后备母猪,每天一次,连续一周。将低胎次母猪的粪便放入栏内,持续接触1~4周。专人饲养,专用的用具,不与其他猪舍混用。

(3)混群驯化。后备母猪群经粪便驯化并健康稳定之后进行混群驯化。将本场低胎次淘汰母猪与隔离舍后备母猪混群饲养,1头淘汰母猪对5~6头后备母猪,持续2~4周。

3.5 效果评估

(1)体温评估。每天测量体温,若体温大于39.5 ℃,持续1 d~2 d后体温恢复说明驯化强度适中,体温完全正常说明需要增加驯化强度。反之,需要降低驯化强度,减少驯化频次或数量。

(2)病例评估。若5%左右后备母猪有临床发病症状,但能用抗生素治疗,说明驯化强度适中。若病例过少,症状过轻,需要增加驯化强度。反之,则应降低驯化强度。

(3)抗体评估。采血检测猪瘟、猪伪狂犬病和PRRS等疾病的抗体和抗原。PRRS阴性猪场若接种PRRS疫苗,还应检测以确保不排毒。

只有经过评估,确保引进的后备母猪和本场猪群都安全,才可进入生产母猪群。

猜你喜欢
本场种猪后备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得分王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积分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