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对策

2020-09-02 06:24王新玲
青年时代 2020年17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初中培养

王新玲

摘 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在明确初中历史教学与情感意识的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同时,善于营造历史教学氛围,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科学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基于此,最大化突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优势,利用有效方法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意识;培养

一、引言

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身心成长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某种层面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可促使他们建立更坚定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具备更强的美感、荣誉感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历史人物优秀的品质等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基于此,教师需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优势,促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人文精神、爱国情感等。同时,教师在利用课堂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强调帮助学生建立优秀思维品质的同时,应科学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将思想进行升华,将意识形态作用在行动上。最大化发挥情感意识培养的优势与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人格,使学生在历史的熏陶与影响下,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初中历史教学与情感意识的关系

情感意识主要指人的情感程度,包括道德情感、国家荣誉感等。它是人类在情感维度对外部环境、社会现象的认知与评价。初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历史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历史素材,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变迁、社会发展规律时,汲取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知识养分,完善其情感价值。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有效对策

(一)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强化学生的情感意识

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一方面可促使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去了解人类历史的变迁,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在全面探析人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教师在了解与掌握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意义的同时,应积极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深刻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逐渐强化他们的情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同时,教师需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模式。例如,古代史时代久远较难引发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案例结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达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在讲授隋唐时期的文化背景时,就可将其与目前我国在国际上的声望、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等进行结合,并借助现代社会的发展案例,使学生对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等产生深度思考。而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等较为沉重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借助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的信息输出形式,使学生以更轻松的状态去了解相的知识。教师必须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调整课堂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对历史学科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与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更恰当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在了解与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去引导学生逐渐建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等。与此同时,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全面践行与落实情感意识培养的目标,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善于营造历史教学氛围,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应借助学科优势,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差异,在课堂上尽量照顾更多人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等营造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尤其对于很难区分与记忆的历史人物、历史时间等,教师应将其进行科学汇总,帮助学生厘清学习脉络。例如,在帮助学生回顾历朝历代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教师就可结合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将其进行科学剪辑,形成统一学习思路。同时,教师在剪辑与编辑相关内容的视频时,在对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时间与背景等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还可结合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基于此,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视频与演示文稿的过程中,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教师将历史知识汇集到一个视频中,不仅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更有利于教师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氛围。具有视觉冲击的画面,使学生如同看一部电影一般,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与探析。相较于枯燥、乏味的历史教材,这样的教学形式,势必会使学生产生更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转变对历史学科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教师以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对难记忆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打开新的学习思路,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与焦虑感。基于此,教师通过创建科学、轻松的教学氛围,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本身就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能对教师及历史学科建立更强烈的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对教学模式的革新与优化建立正确的认识,并能科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能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在积极学习心理的作用下,更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更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将历史学科中的民族精神等传授给学生。基于此,教师利用历史学科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三)科学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不断强调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我国固化的应试教育影响,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大部分教学时间都用在课堂上,很少主动为学生创建一定的实训课程。而在历史学科教学各个流程中去渗透情感教育,完全借助于封闭的课堂是无法真正展现学生的真情实感的。因此,历史教师应科学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根据历史教材、教学目标设置科学的教学任务,并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完成发布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内化吸收历史知识,提升认知能力、协作能力,并对社会生活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当下,初中生过于沉迷互联网,导致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能力不断下降,这对于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塑造、人生观的建立、家国情怀的形成等都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将我国不同时期的先进思想、爱国青年的先进事例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使他们能在实践锻炼中将思想作用在行为上。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入相关的公益组织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发布相应任务,如整理家里不用的书籍或衣物,并将其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同时,教师需鼓励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内容,使他们了解到社会中还有部分地区存在温饱问题。由此,不仅可使学生感恩现在美好的生活,还可使他们逐渐建立社会责任感。因此历史教师结合书本中的知识,并通过创建一定的社会活动,可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

四、结语

情感是学生心理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其学习与生活影响深远。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化差异,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积极融入教学氛围中。同时,教师应科学创建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小兵.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173.

[2]张剑.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9,5(9):85-86.

[3]吴浒.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5):91-92.

[4]高浏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86.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初中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