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推动优良营商环境建设研究

2020-09-02 06:24辜同美
青年时代 2020年17期
关键词:营商环境放管服优化

辜同美

摘 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放管服”执行质量、效率、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必须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优化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是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自“放管服”改革推出以来,各地结合实际深化“放管服”改革,帶来一系列综合效应,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放管服”的学术史梳理

目前学术界对“放管服”改革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其地位功能、存在的问题、发展路径、效果评估等方面。

(一)“放管服”改革的地位功能

很多学者认为“放管服”改革能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而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例如马建堂(2015)认为“放、管、服”三管齐下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李军鹏(2018)提出“放管服”能打造国际化市场环境、打造法治化竞争环境;王丛虎(2019)提出放管服改革能提高我国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

(二)“放管服”改革的不足与问题

“放管服”改革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高学栋(2016)提出“放管服”存在网络服务意识不强、网上服务平台的兼容性不强、部门间信息壁垒尚未打破等不足;邓念国(2018)提出我国政务大数据共享面临体制、管理、法律制度、技术和心理等阻碍因素;秦长江(2019)提出简政放权不到位、监管短板突出、政务服务体系不健全、审批服务便民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三)“放管服”改革发展路径

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路径,例如高学栋(2017)提出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汪玉凯(2017)强调“放管服”改革必须同步推进;宋林霖(2017)提出进行审批服务标准化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丁照攀(2018)强调要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的结构模型。王绪(2018)提出动力整合、职能整合、技术整合、权力优化和长效引领等举措。沈荣华(2019)认为要从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创新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

总之,“放管服”改革是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的重要举措。目前对于两者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成果,但对于两者之间关系以及“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具体路径的研究欠深入和系统,XX区在这方面有一些积极的探索,可以结合这些经验和做法,开展相关的研究。

二、“放管服”改革是推动优良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

“放管服”改革对于营商环境建设来讲,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优化营商环境,如优化税收服务流程,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为市场主体减负担等。具体来说,“放管服”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放管服”改革有利于给企业发展“松绑”

“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并取得积极成效,2018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减少“五险一金”缴费2 140亿元;坚决纠正违规开征、多征、预征非税收入的行为,为企业发展“减负”。再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清理乱收费、不合理收费行为,控制企业发展成本。通过“放管服”改革为企业减负担,给企业发展“松绑”。

(二)“放管服”改革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水平和质量

“放管服”改革通过建立负面清单制度,纠正并查处一批不合理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建立存量清单制度,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府采购活动的指导和监管。通过取消下放和改变管理方式的行政许可事项,清理简并多部门、多层级实施的重复审批。通过加大信息化服务建设,依托互联网搭建税务综合服务平台,有效降低企业的缴税成本。

(三)“放管服”改革有利于厘清政府人员和企业人员的角色

“放改服”改革的推行,有利于明确政府人员职责范围,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考核,严格问责制度,加强人员与经费保障,加强分工协作。实施统一的资质认定管理,加快实现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在不同部门、层级和地区间互认通用。开展政务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建立阳光下的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三、“放管服”改革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放管服”改革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放管服”改革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办事拖沓”,改革的步调不一致,配合度不高,审批时间和手续依旧烦琐等影响行政审批效率和质量的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容易在“放”“管”“服”的一个方面做得好,但是不容易在三个方面都做得好,因此存在很多只管下放权力,什么都不管不问的部门,也有些地方政府在“服”上很到位,而放松了“放”或“管”等问题。某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存在服务主动性不强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服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不积极,一些地方对于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不认真履行,办事水平效率低下,质量不高。一些“放管服”改革存在整体规划力弱,长远计划没有,没有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既缺乏相应的协调又缺少必备的保障机制,同时与司法、检察等部门的结合不紧密。

(二)“放管服”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适当的放宽市场放权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加强“放管服”法治保障、加快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有效路径。

1.加大放权的力度

简政放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政府必须适量加大放权的力度,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强化税务公共管理方面的简政放权,进一步提升税务服务效率,推行新办企业“零门槛”办税,“一次性”服务,尤其是要根据当期我国市场环境的现状,推出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制度。其次是推行权力和责任清单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职责,界定明确的执法界限等。再次是简化程序,可以网上办理的选择网上办理,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的政府管理体系,打造简洁便利的办公环境,提升政府服务的效率。

2.创新监管方式

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问题在于创新服务上,尤其是监管方式的创新,如推动网上监管方式,提高自助终端智能化服务水平,与多部门实现网络协作,加大信息化服务建设,依托互联网搭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实现综合监管、大数据监管、智能监管、信用监管等方法,使网上监督更加简单快捷。其次强化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模式,通过信用来监管能够达到成本低效益高的效果,建立“黑名单”公告和联合惩戒制度,提高监督的整体有效性。

3.加强“放管服”法治保障

加强“放管服”的法治保障,有利于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一方面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构建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新体制,加快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執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有效落实,做到理顺权责关系、规范执法行为,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必须增加政府人员的法治意识,对相关政府人员进行法律教育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其次还必须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多元协同,向法治型、合作共治型政府转型。只有加强“放管服”的法治保障,才能明确政府的职能界限,集中、高效地办理各项事务,做到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典型特征,以达到更好的服务社会的目的。

4.加快政府向服务型转变

“放管服”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共服务的优化,为社会、企业和民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因此必须推动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必须依法、公正、优质、高效、规范、安全、便利、暖心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根据服务事项的特征以及各部门的特点,合理确定各项政务服务的主体;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通过服务途径多元化、服务场所“一门”化、服务场所“一门”化、服务时限最短化、服务流程最优化、服务大厅布局合理化、服务态度规范化、特定服务个性化的原则进行提供;通过完善管理体制、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人员专业化推动“放管服”改革,打造有利于营商的市场环境,从而达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水金,欧阳蕾.十八大以来我国“放管服”改革的动因、成效、困境及推进策略[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1).

[2]沈荣华,黄新浩.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放管服”改革的思路探索[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9,174(2):6-12.

[3]沈水生.把握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的重点[J].行政管理改革,2020(1)

猜你喜欢
营商环境放管服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准入规制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