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病夏治”

2020-09-02 07:10阮志忠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冬病夏治针灸学阳气

哪些人群不合适“冬病夏治”

实热或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皮肤感染者、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疾病急性发作期、恶性肿瘤、传染病或有严重的脏腑功能疾病的患者。此外孕妇、年老体弱、婴儿等人群不适宜“冬病夏治”。

不适合“冬病夏治”的原因有哪些

1.实热或阴虚火旺体质的人表现为口干舌燥、喜凉恶热、偏食寒凉食物、小便色黄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有力。冬病夏治大多是以温补阳气的方法,这些人就不适合了。

2.贴敷疗法疗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有些中药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部分人可能会因为药物的温热性渗入机体皮肤,而产生局部皮肤发红发痒、甚至出现水泡的情况。因此皮肤感染者、过敏体质,瘢痕体质者不宜使用。

3.冬病夏治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人体正气,为秋冬储备阳气,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目的是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不是直接作用于疾病,而是調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是起“治未病”“防病”作用。因此疾病急性发作期、恶性肿瘤、传染病或有严重的脏腑功能疾病的患者不适宜。

4.高龄老人体质虚弱,婴儿、孕妇为特殊人群,需谨慎。

不适合“冬病夏治”的人群如何做好夏季保健

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一是在盛夏防暑热之邪;二是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体内的阳气。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体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夏季养生要注重心脾两脏,注意火热、暑邪、湿邪、阳气四个方面,体现在衣食住行几个方面。

1.在饮食滋补方面,夏季由于阳气盛,腠理疏松,汗液排泄多,因此失水多,故应多喝水。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如鸭肉、鲫鱼、虾、瘦肉、薏米、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等。此外,亦可进食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不可多吃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以及寒凉食物。中医认为五味五脏相关联,夏季为心之所主,其味在苦,因此可适当补充一些苦味的食物,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夏季可供选择。

2.起居住行:结合夏天白昼长的特点,夏季宜晚睡早起,养足心阳,有助缓解疲劳;中午有条件的尽量小睡片刻,以保持心神安宁。不能在阴凉处久坐、久卧、久睡;不宜久用电风扇和空调。夏季运动量不宜过大、过于剧烈,应以运动后少许出汗为宜。选择太极拳、太极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自然的阴阳消长相吻合,是夏季最佳的养心运动之一。

3.心清气和:盛夏酷暑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切忌火暴脾气,因躁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保持清淡的心态,使之平和宁静,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而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阮志忠  主任中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市名中医。从事本专业工作近30年,擅长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高脂血症、肥胖病、慢性胃肠炎等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运用浮针、穴位埋线、火针、耳针、针刀和刺血等多种疗法治疗痛症、运动损伤性疾病,以及带状疱疹、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等皮肤科和妇科疾患。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脑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针灸学会器材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南京针灸学会学术流派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科普专家。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下午、周四上午

猜你喜欢
冬病夏治针灸学阳气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冬病夏治”浅析
从冬病夏治论三伏贴之刍议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高职高专针灸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模型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