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教育功能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2020-09-02 07:17马静王薇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大学生

马静 王薇

关键词:人文素养;图书馆教育;大学生

摘 要:图书馆是高校的学术文献情报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也是“知识的集合体”,为大学生提供知识引领。文章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从强化图书馆人文意识、优化馆内教育优势,创新人才培育理念、开拓图书馆多样化服务两个方面,探索了图书馆教育功能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7-012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对大学生建功新时代提出了殷切期望。习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学子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习总书记鼓励广大青年抓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心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

图书馆不仅是引领广大大学生潜心阅读经典,努力探索科技前沿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大学生素养、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 何谓人文素养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而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强烈。张南、魏福生、邱爽所著的《大学生人文素养》一书强调: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具体表现为人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生态度、道德修养等丰富的精神世界。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对于推动青年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

2.1 主流价值观念淡薄,功利意识较强

主流价值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经济发展条件以及特定的文化状态下,社会上或者某一特定社会人群中绝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占据优势地位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范,对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要求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共识,对其他的非主流价值观起调配作用,具有一般性、公认性和导向性等特点。

21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带来生活便利和信息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和文化危机。大学生对主流社会文化的认同感不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和行为屡次出现在负面新闻及社会轰动事件中。这些事件背后反映的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失败。大学生盲目追求个体价值、金钱价值而导致的行为失范已经不是高校的个案。信仰缺失、价值观迷失导致很多高校大学生迷茫困惑,虚度大学光阴。屡见不鲜的负面新闻使全社会深感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同时,高校大学生的功利意识则呈明显高涨的趋势。由于激烈的竞争和就业环境,考研热和考证热成为21世纪大学生功利意识的典型代表。大学生对实践类、功用类知识的重视,对人文素养课程的忽视;对网上八卦的侃侃而谈,对人文常识的张冠李戴;对各种证书的狂热追求,对潜心阅读的兴趣缺失同样再次让人们感受到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2 利己主义观念强,集体主义观念差

社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社会利己主义观念盛行。大学生利己主义观念的具体表现有: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追求个体荣誉和个体价值;同宿舍关系紧张及宿舍暴力事件近年来曾上升趋势;高校校园考试失信、奖学金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抗挫折、抗压能力差。

在利己主义观念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大学生对参加集体活动毫无兴趣,甚至怨声载道;对集体利益漠不关心,缺乏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精神。大学生利己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反差,虽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也体现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和不足。

2.3 人文素养教育口号响,措施成效弱

“人文素养教育”这一口号的提出始于几十年前,我国从国家层面到个体层面均意识到了人文素养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全社会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讨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进入21世纪,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对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开展多借助于人文课程课堂、思政课程课堂以及大学生的团学、党建活动的开展,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浮于表面,形式缺乏创新。全篇理论、令人昏昏欲睡是很多大学生对高校人文素养课程开展的代表性评价。理论枯燥的人文素养教育很难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口号喊得较响,但实际成效却不尽如人意。

高校培養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大学生。大学生担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创新科技能力,推动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责任。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及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要求高校加强素质教育力度和深度。图书馆教育不失为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有力环节和创新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3 图书馆深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措施

3.1 强化图书馆人文意识,优化馆内教育优势

高校图书馆教育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侧面反映,常以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历史背景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成为一个学校的标志。图书馆是高校的学术文献情报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是“知识的集合体”,为大学生提供知识引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功能,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在收藏、传递、加工、更新信息检索服务的同时,发挥其辅助教学功能,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成效。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藏书资源,种类齐全,卷帙浩繁;藏书形式丰富多样,有书籍、报纸、杂志等纸质资料,也有光盘、磁带等电子资源,另外还有知网、维普等数量繁多的数据库以及内容丰富、检索便利的慕课资源。这些丰富的馆藏体现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也体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高校图书馆作为博览群书、启迪智慧的地所,又分为阅览室、自习室、期刊室、网络检索室、过刊阅览室、影音文献室等具体场所,空间宽敞、窗明几净、幽静肃穆,有利于学生凝神静气,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世界之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3.2 创新人才培育理念,开拓图书馆多样化服务

创造性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践行国家教育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有力途径。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工作职能是为师生提供图书借阅和检索服务,更新馆藏资源,推介馆藏信息。作为人文素養教育的有力环节,图书馆可以拓展服务范围,实现传统工作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有力结合。

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持续开展:一是定期召开新书推介会、悦读会,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师生代表作为推荐人,向在校师生推荐优秀图书和优秀网络资源,挖掘其中的人文素养情怀,展现其深厚多元的文化魅力。二是开展“每月大讲堂”活动,由图书馆馆藏人员、专业教师、资深专家、行业精英针对“人文素养教育”开展专题教育,关注师生的人文素养问题,引导师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观念,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三是开展“人文素养大比拼”系列活动。系列活动由图书馆主办,可以开展人文常识竞赛、情景模拟、图书知识百问百答通关比赛等有奖(奖品可设置为图书、数据库账号密码、慕课兑换币)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到馆藏作品的阅读及其潜移默化的知识熏陶过程中。四是开展“优秀影视作品展播”活动。人文素养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传统人文素养教育课堂多是理论满堂灌,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度较低。“优秀影视作品展播”活动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选择一批内容积极健康、故事情节丰富,带有人文情怀或人文精神培养的中外优秀影片,以影片展演的形式推荐给在校大学生。这一活动的定期开展可以将大学生感兴趣的试听盛宴和人文素养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大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会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表达、观念传达有更深厚的理解,有助于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他们的人文主义素养。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用青春书写华彩篇章:习近平对当代大学生的期待[EB/OL].[2019-10-31].https://m.sohu.com/a/233787284_298577.

[2] 张南,魏福生,邱爽.大学生人文素养[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2.

[3] 闫红,王义杰.“红色经典”影视中道德理想主义的建构[J].电影文学,2013(14):9.

[4] 吴立秀.谈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重庆图情研究,2006(2):44-46.

[5] 付新玲.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图书与档案),2008(29):300.

[6] 曲曼荣.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图书馆论坛),2008(29):255.

(编校:崔 萌)

收稿日期:2020-06-15

作者简介:马 静(1982— ),西安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馆员;王 薇(1982— ),西安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