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

2020-09-02 12:40王军民
人人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西医胆囊结石胆囊炎

王军民

【关键词】  中西医;胆囊炎;胆囊结石

中图分类号:R575.6

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为临床胆道疾病,疾病病理特征主要以Murphy点疼痛为主,疼痛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发病后伴有持续高热,临床症状较多,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针对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病理特异性,临床多采用使用碎石、手术及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基于疾病较高的复发几率,临床治疗效果呈差异性。随着我国传统医学于临床胆道疾病中的推广应用,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有效促使疾病转归,规避炎症及结石复发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课题收取2017年2月到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胆囊炎并胆结石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序号划分小组,研究组患者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9岁~76岁,平均(45.81±2.14)岁,最短病程2个月,最长病程3年,中位病程(1.08±0.14)年;对照组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2岁~70岁,平均(45.27±2.07)岁,最短病程3个月,最长病程3年,中位病程(1.12±0.17)年;2组患者入组资料进行客观数据分析,提示具有客观比对价值(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予以患者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患者机体状况,予以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避免食用刺激、辛辣的食物,于医生的指导下予以患者解痉药物治疗;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记录,及时予以患者补液,适当予以患者维生素,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波动情况;及时对水、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纠正,确保其稳定在合理范围内;研究组于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患者联合中药治疗,药物主要组成包括赤芍25g、川芎25g、柴胡20g、金银花20g、枳壳15g、香附15g、金钱草10g、鸡内金10g、麦芽10g、大黄10g,水煎煮,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根据中医辨识加减治疗,针对体虚内热患者,增加黄芪、黄连等药物治疗,针对肝胆郁热患者,增加龙胆草药物治疗,针对伴有腹部肿胀患者,增加厚朴、木香治疗,针对伴有腹部剧烈疼痛患者,增加白芍药物治疗,针对伴有黄疸患者,增加郁金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d后比对疗效。

1.3评价标准

本課题借助《胆道疾病诊治指南》中对胆囊炎、胆结石疗效依据作为评价依据,分为治愈(炎性症状完全消失、经B超检查可见胆管壁毛糙、厚度及透声等指标均恢复正常,结石全部排出,随访患者治疗后3个月无复发)、转归(炎性症状缓解、经B超检查可见胆管壁毛糙、厚度及透声中2项恢复正常,结石排出)及无效(炎性症状未缓解、经B超检查可见胆管壁毛糙、厚度及透声等指标均未恢复正常)等指标,有效率=治愈占比+转归占比[1]。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客观分析,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不同治疗方案下疗效分析

研究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患者1例,药物治疗有效率95.24%,对照组经常规西医治疗无效患者6例,药物治疗有效率为71.43%,组间差经统计学比对具显著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胆囊炎继发胆结石的几率较大,疾病好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主要症状为Murphy点疼痛,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几率,若没有及时予以治疗干预,极易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胆囊炎临床发生主要与细菌感染、胆道功能损害等具有高度相关性,并发胆结石,主要由于胆囊于炎性因子的影响下逐渐缩小,正常生理收缩功能异常,导致胆汁排泄功能异常,不断滋生细菌,加重胆囊炎性反应[2]。由于胆囊炎及胆结石均为进展性疾病,若没有及时给予治疗,疾病诱导不良预后的几率较大。临床治疗胆囊炎并胆结石需注意:

(1)胆囊炎炎性症状较多,若进行单一治疗,极易导致症状加重;临床需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反应,予以综合对症干预,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胆囊炎疾病发病因素与饮食具有一定关联,在持续治疗期间,需加强对患者饮食的把控,告知日常饮食对疾病的影响,确保机体营养均衡,保持胆道中菌群均衡,可快速改善炎性反应[3]。

我国传统医学将胆囊炎并胆结石纳入“胆胀”范围内,临床发病主要是由于肝火旺盛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泄,蓄积于机体内,出现“胆胀”症状。临床主要治疗以疏通肝管、改善肝功能为主,中医治疗选用郁金、柴胡疏通肝道,柴胡可有效促使胆汁排泄,改善局部瘀堵症状,有效缓解腹部疼痛,利于结石的排出;郁金具有抗炎作用,改善局部炎性反应;选用丹皮清热解毒,选用木香行气解郁,选用黄芪益气活血,诸药合用,可有效改善疾病临床症状,于短时间内促使疾病转归[4-5]。

综上,于胆囊炎并胆结石治疗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有效促使疾病转归,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周志胜,王院香.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6,35(3):174-175.

[2]张俊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J].北方药学,2019,16(2):95-96.

[3]王冲.胆囊炎胆结石术前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术后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1122-1123.

[4]曾高云,李超,牛延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7):75.

[5]吴振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641-3642.

猜你喜欢
中西医胆囊结石胆囊炎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