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2018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和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结果分析

2020-09-02 12:40王新芬张志源
人人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甘州区

王新芬 张志源

【关键词】  甘州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检测合格率

如今,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加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和作息规律紊乱,各种疾病频发,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1]。医院每天需要接待的患者众多,为了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各种医疗设备的需求和应用不断增长,尤其是放射性和非放射性设备在现实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即便在乡镇卫生工作环境中也能经常见到DR和CT检测设备,不仅在医疗卫生中被广泛使用,在工业探伤、行包检测等方面,也均有大量应用[2-3]。但是放射性医疗检测设备对检测者以及工作者的辐射影响比较大,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生理伤害,造成重大医疗辐射事故,危及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如何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操作过程使用者身体不受损害就成为研究的重点[4]。对此,不仅需要提升设备设计的科学性,同时也要加强对卫生机构中放射科工作人员的严密监管[5]。为进一步探究甘州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和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的执行效果,笔者针对2018年甘州区的检测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调研对象为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所有医疗机构,从中选取公办、民办医院共8家,分别对其辐射防护检测工作进行调研分析,其中三甲医院1家,二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4家,民营私立医院1家。

1.2 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   在本次的检测中,主要参照标准以《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规定,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非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作为本次调研的主要依据,并根据我国对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标准,作为主要的检测的主要分析准则。在检测过程中要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保证检测人员的在检测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在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所需的操作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并依照切实的工作要求加强对检测工作的切实运行。

2结果

2.1 放射机构情况   在对甘州区放射机构的调研中,其中具有放射诊疗机构21家,从业人员123人,个人剂量检测120人,职业健康检测95人,放射培训123人,详见下表1。

2.2放射诊疗设备情况

在甘州区放射机构放射性设备的调研中,共有设备49台,其中医用X线机14台,行包检测仪12台,工伤探测仪7台,井源探测仪6台,非密封性放射源物质6处。详情见表2。

2.3非放射诊疗机构情况   在对甘州区非放射机构的调研中,其中具有非放射诊疗机构21家,从业人员125人,个人剂量检测121人,职业健康检测97人,放射培训75人,详情见表3。

2.4非放射诊疗设备情况   在甘州区非放射机构放射性设备的调研中,甘州区非放射机构放射性设备的调研中共有设备31台,其中医用加速器10台、中子发生器11台、行包检查仪6台、车辆检查用X射线装置4台。详情见表4。

2.5 放射防护情况   在对本区具有选取的机构防护项目调研中发现,医院8家,其中三甲医院1家,二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4家,民营私立医院1家,其中从事放射和非放射工作共248人,个人剂量检测比例97.18%,职业健康体检率77.42%,放射培训79.84%,详情见表5。

在甘州区21家放射诊疗机构共检测49台放射性设备,其中有42台设备检测合格,检测合格率为85.71%;在21家非放射诊疗机构共检测31台放射性设备,其中有25台设备检测合格,检测合格率为80.65%,二者检测合格率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6。

3讨论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于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医院为了满足社会对医疗设备的需求,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质量,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升,要加强对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6]。尤其是对于放射性检测设备,由于其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这种医疗设备在日常体检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快捷便利的诊断检测手段。但是放射性设备的核心就在于放射元素所释放的射线粒子,而放射出的这种物质对人体的细胞损害较为严重,对于经常使用这种设备的医务工作者的身体健康有较大的损伤风险,因此在国家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管理中都有明确的使用要求规范。只有严格按照管理规范进行操作,才能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辐射伤害,提高其操作安全性。即便如此,在国内的放射性设备使用安全规范上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检测不合格的设备多为型号老旧的设备,大多是因为设备缺乏定期维护和维修时间不固定,导致内部部件老化。而在对各单位的发生性设备检测场所的辐射防护环境检测中,以上检测场所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1 不合格成因分析

在对本次的调研报告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的放射安全规定,但在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其一,在放射性设备的管理中缺乏对相关放射源管理精通的专业人才,在选购时因为缺乏先进的采购管理人才,导致选购的设备在功能上不符合医院的使用要求,从而导致检测不合格;其二,在日常的维护养护中,由于相关的人才或安排维修的瞬间过久,导致出现日积月累的设备损伤,造成放射源异常暴露等问题,这个因素是放射衛生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其三,在选购设备时,由于错误选购不合格的设备,导致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3.2 改善措施分析

为改善现阶段的放射医疗检测环境,首先,要从细微处着手,加强对设备选购、维护等方面工作的严谨性,确保所选购设备,能够符合防辐射安全使用规范。其次,还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在管理设备,维修设备时能有人可用,避免寻找外援,甚至联系工厂技术人员来维修,这都会导致设备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其次,加强监测工作的实时反馈工作,以保证对放射源的正确评估工作。最后,在管理制度上要对放射性设备的管理上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执行,强化全过程的安全质量控制工作,切实保障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和身体健康;再次,市项目办要加强辖区放射工作单位详细情况调查和抽样检测结果的运用,及时将调查和监测中发现的放射工作单位不合格项,书面反馈同级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督促整改,并同时报市卫生健康委。发现问题的督促整改率作为扣分项纳入绩效评估考核。

总得来说,甘州区防辐射工作尚处于国家规定安全范畴之内,但其设备的安全度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日常的管理中,仍需要加强此类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以保证工作人员以及体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少敏.襄阳市2016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和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结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61-962.

[2]徐志勇,何冬冬,王宏亮, 等.2015年淮安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32(20):2758-2760,2764.

[3]邓君,王拓,范胜男, 等.2015年我国医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与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7,26(4):398-400.

[4]王光琳,洪愉,陈翼, 等.临床核医学诊治中辐射防护的护理研究与应用[Z].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2014.

[5]闵之藤, 潘志伟, 李翠玲,等. 2016-2017年武汉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结果[J]. 职业与健康, 2019,16(20):2747-2751.

[6]李小亮, 苏垠平, 雷淑洁,等. 2013—2017年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情况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 38(10):779-783.

猜你喜欢
甘州区
张掖市甘州区奶业肉牛产业联盟成立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张掖市甘州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现状及措施
基于PSR模型的甘州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张掖市甘州区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创新实践的启示
甘州区多措并举加强耕地保护
张掖市甘州区代表性观测点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型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甘州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