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2020-09-02 23:35苗良年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3期
关键词:叶斑病豆荚落花

苗良年

大豆种植作为农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可以为国家提供大量的食品加工作所需的大豆原材料。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可以通过加工制成豆腐、豆干等食品,也能提炼出烹饪所需的豆油。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应用中的技术要求,同时针对北方地区大豆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提出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一、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的技术要点

1、选种阶段的技术要点

在北方大豆种植过程之中,前期的选种工作至关重要,良好的大豆品种是大豆产量、品质的基本保障,选择适合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土壤环境的丰产品种,可以让大豆获得更好的生长效果。选好大豆种子后,还应该对种子进行细致的摘选,剔除其中瘦弱、残破、带有病斑的种子个体,保留粒大饱满的种子个体,这样能更好的提高大豆的成活率,进而让大豆的前期生长得到有力保障。选好大豆种子后,还要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使用50%的多菌灵,按照种子质量的0.5%用量进行拌种处理,可以有效预防大豆生长前期的根腐病,进而让大豆幼苗能够健康生长。

2、育种阶段的技术要点

在育种阶段,要先做好对育种区域的整地工作,在秋收结束后入冬前,要对耕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耕作业,保证深耕深度达到25~30cm,耕层底部的土壤要翻整至地表,通过一个冬季的日晒与冷空气,灭杀土壤中的虫卵及致病菌,在第二年育种前,对育种区域进行复耕,确保土壤中没有体积较大的石块、土块或垃圾,为了更好的培育大豆幼苗。根据育种区域的墒情,合理控制基肥的肥料配比,做好相应的浇灌工作。在育苗的过程中,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生长出来的杂草,避免杂草与大豆幼苗争夺养分、水分,这样才能让大豆更好的生长。

3、对落花落荚现象的防治手段

在北方大豆种植中,经常出现落花落荚的现象,有调查表明,北方大豆整个生长期内,出现落花落荚现象的比率在50%~70%之间,通常在大豆开花的3~5d内,落花的几率较高,而在开花后的12~15d内,出现落荚现象的几率更高。因此,在大豆开花后的3~15d内,是必须加以重视的时间,必须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大豆出现落花落荚现象。

大豆在生长的过程中,引起落花落荚的影响因素有许多,种植密度较高,导致植株痛风性、透光性较差,养分供应不足或比例失衡,病蟲害的发生都是主要影响艺术。为此,在种植工作中,必须根据具体问题,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治落花落荚的主要措施如下:①合理控制大豆的栽种密度,在北方大豆种植中,必须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面积,合理调整大豆的栽种密度,确保大豆植株可以获得较好的光照与通风条件,在保证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避免种植密度过高引起的光照、通风效果不佳的问题。②做好水分管理工作,根据种植区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肥料的养分比例与施用量,特别是在大豆花期阶段,在进行追肥时,要为大豆追妻8~10kg/亩的尿素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同时给予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具体施用量为60~70g/亩,在持续无降雨的天气下,及时进行排灌工作,确保充足的水分供应。③做好花期的摘心处理,在大豆花期阶段,为了养分能够更好的供给花体与豆荚,降低落花落荚的发生几率,可以摘除主茎顶部2cm左右的部分,通过摘心处理,可以提高产量12%~15%。如果种植区域的土壤肥力较低,发现大豆出现长势弱的表现,就不能进行摘心处理,土壤地力过于贫瘠,进行摘心处理反而会加大落花落荚的发生几率。

二、北方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在北方大豆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为大豆叶斑病、豆荚螟等,作为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必须做好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1、大豆叶斑病的防治

大豆叶斑病是一种危害大豆叶片的常见病害,大豆叶斑病的发生初期,在感染病原菌的叶片上会出现灰白色不规则的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尺寸会明显增大,病斑大致可扩展到3~5mm,同时,病斑夜色也会从灰白色转化为中间浅褐,四周深褐的颜色;病情进一步发展,病斑区域会出现黑色的小颗粒,这些颗粒就是叶斑病的病原菌子囊壳。病原菌子囊壳出现后,会掉落至土壤之中,并在土壤中越冬,在第二年再次感染大豆,大豆叶斑病多发生在大豆生长的中后期,如果发生在大豆早期阶段,会导致落叶,进而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导致大豆的减产。

大豆叶斑病的防治措施可采取农业防治的方式,首先,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一旦发现田间有患病的个体,要及时拔除患病植株,并集中深埋或焚毁。北方大豆种植必须实行3年以上轮作的种植模式,同时做好对大豆品种的选择,目前,对大豆叶斑病抗病能力较高的品种有绥农8号、小寒王等品种,中黄系列及九丰3号也具有较好的抗病效果,能够降低大豆叶斑病的发生几率。

2、豆荚螟的防治措施

豆荚螟是一种鳞翅目豆荚野螟属昆虫,是一种大豆种植中的常见虫害,在我国北方地区该虫害的发生较为严重。豆荚螟的虫体长度为13mm左右,翅展长度为25~26mm,豆荚螟整体呈黄褐色,前翅中部有白色透明斑,翅膀内侧还有暗棕色的波状条纹。豆荚螟的幼虫共5龄,对豆荚、花蕾的危害较大,不能做好对豆荚螟的防治,就会导致大豆的严重减产。

目前,防治豆荚螟的主要措施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手段,在收获期,要对田间落花、落荚及时清理,及时摘除存在豆荚螟幼虫的卷叶或豆荚,以此达到减少虫源的防治效果。在田间悬挂黑光灯,实现对豆荚螟成虫的诱杀。在进行化学防治时,使用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对田间进行喷雾施药,特别是大豆花期,要每隔10天花蕾一次,这样就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民的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提升,市场对大豆的消费量也明显提升,确保大豆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做好的对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样才能达到提升大豆产量与品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目的。

(作者单位:1621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叶斑病豆荚落花
豆荚儿,嘭!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归来落花拂罗衣
过不去的过去终于过去了
落花人独立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大果紫檀叶斑病的病原鉴定
豆荚儿青青豆荚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