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看京剧大师梅兰芳

2020-09-02 12:27张若兰
戏剧之家 2020年22期
关键词:梅兰芳大众

【摘 要】德国学者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其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书中提出了诸如“光韵”、“机械复制”等具有建设性、先创性的名词和概念,凸显着他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中国艺术表演家梅兰芳毕生为京剧的创新与发展倾尽心血,形成了“梅派”体系。该文试图通过浅析本雅明艺术理论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表演特点及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阐明梅派艺术表演体系中蕴含的美学现象。

【关键词】梅兰芳;光韵;大众;永恒价值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025-02

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

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方兴未艾,艺术与政治处于相互矛盾关系的二十世纪,作为哲学家、艺术理论家的瓦尔特·本雅明开始思考机器对艺术作品产生的影响。其中以摄影为代表的技术,在本雅明看来,虽然对以写实构形为媒介的绘画造成了毀灭性的冲击,但它并没有消除绘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存在,只是使之转换了表达方式,即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具象走向抽象。他从技术的视角来看待艺术在当时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将机器融入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从而影响了传统的艺术理论。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技术的发展对艺术的深刻影响,感受到其理论的前瞻性。

“自古以来,艺术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时下尚未完全满足之问题的追求。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史都有一些困难时期,在该时期,艺术形式所追求的效果只有随着技术水准的变化——即只有在某个新的艺术形式中才会自然产生。”中国同时期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传统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毕生心血,他被赞誉为民族的京剧大师、“国粹”文化的塑造者,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输出与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可谓成功演绎了京剧的灵魂。他意识到京剧需要走向世界、流于国际,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梅兰芳先生对京剧的一系列改革,使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呈现出质的进步。从1920年第一次拍摄无声电影《春香闹学》到1948年在上海华艺影片公司拍摄彩色片《生死恨》,再到后来彩色电影片《游园惊梦》的完成,梅兰芳先生在不断地促使京剧更加适应当时社会的欣赏需求以及符合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技术的运用很好地帮助梅兰芳先生将其艺术创作用一种科学的方式保存下来。在传统的口传心授基础上,适当采取机器技术的辅助,如灌制唱片、录制电影,将精华的剧目最大程度地以最先进的样貌传承下去。这不仅体现了现代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融合,也使艺术作品更加方便和贴近人民大众,虽然缺失了真实舞台表演的“光韵”,取代了原作独一无二的存在,但这些艺术复制品却使艺术作品得以流传,并赋予其现实的活力,从而有利于京剧艺术表演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传播,有利于扩大影响力。

二、梅派的“光韵”

本雅明的“光韵”概念在《摄影小史》中首次提出,并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加以完善。它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原真性(即独一无二性、即时即地性)、膜拜价值和一定的审美距离感,这是在艺术复制品中所不存在的。

梅兰芳先生温润细腻的内心和谦逊好学的性格使他兼容各家唱腔之所长,糅合多种舞台表现形式,发展出独具一格的“梅派”,使京剧艺术的观赏性不断提高。他对唱腔、服饰、舞台、乐谱进行改革,努力使新的表演形式与传统模式互相碰撞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他首次在上海演出时,便吸收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对原有舞台表演反复打磨,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等,并开始研究新腔和学习昆曲。他编演的古装新戏《嫦娥奔月》和神话歌舞剧《天女散花》等获得众多好评,尤其是梅派经典剧目《游园惊梦》堪称中国戏曲艺苑中的奇葩。他还第一次在京剧舞台上使用追光,把舞台灯光的作用推进了一步;在京剧伴奏乐器中增加二胡,从而丰富京剧的伴奏音乐。这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使梅派京剧艺术具有了属于它的独特“光韵”。

以《宇宙锋》为例,这出戏是梅兰芳先生功夫下得最深的一出戏。梅兰芳并没有因为这出戏最初的叫座成绩不理想而弃演,相反,他继续研究改正。他虚心聆听身边人和观众的建议,力求做到极致,获得观众认可。他强调演员要设身处地去体会和感悟,要求演员首先要忘记自己是个演员,将自己跟剧中人融成一体,才能够把表演做得精确而极致。剧中皇帝威胁的态度与赵女那种强硬不屈的神态,显现出戏剧性的对比冲突。赵女下了金殿见到哑奴,那种又悲又喜的情绪和心中的千言万语在笑里带泪中作了一个凝重而悲凉的结尾。经过不断的剧情删改与身段、表情、唱腔的拿捏练习,《宇宙锋》获得观众好评,成为了梅派京剧艺术改革的代表作。至此,梅派的“光韵”在舞台上和剧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亲眼目睹的舞台演出效果绝对是唱片的音响效果所不能相比的。

另外,本雅明所指出的关于“光韵”的感知认识方式是随着人类整体的全部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改变的,这一点更体现在梅兰芳先生的开阔视野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赴美访问演出,在某种意义上,这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家出于文化交流的目的赴海外演出的开端。此后,梅兰芳不断出访外国进行文化交流,传播中国的传统京剧艺术,让京剧在世界舞台上散发“光韵”。

三、舞台与“大众”

本雅明的论点中强调“大众”可以促使人们改变所有现今面对艺术作品的惯常态度。在本雅明未能预见的未来,也就是现在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已变成“地球村”。在时代的生产条件下,艺术发展的倾向性问题已变得更加多样,网络拉近了人们的交流距离,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各类艺术复制品,舞台与大众之间原本存在的距离在形式上消失了。例如,不同于剧场的单向传播,现有网络直播平台的互动性,实现了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通过戏曲艺术家们的表演、介绍,网友大众可以很快简单了解戏曲艺术的念白、唱段、动作、剧情和文化;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推出的戏曲头饰贴纸,大家也可以轻松体验到经典的戏曲妆容和饰品,与传统戏曲文化进一步接触。

传统的舞台表演是演员需要面对各阶层观众而进行的现场表演,且每次的表演都是新鲜和具有原始性的。虽然给观众一定的距离感,但实则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内心交流,让观众产生共鸣。而这种距离感并不与审美距离感相冲突,舞台与观众之间存在的是真实的长度距离,但舞台与观众之间相互吸引的则是精神上的审美距离带来的观众对这种艺术表现的膜拜。相反,电影则要求演员在机器面前进行自我表演,它更强调演员赋予角色人性特点,以此来与观众产生共鸣。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的确改变了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时代的发展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社会标志。在艺术作品中都存在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会使作品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制于科学技术,也会使大众对艺术的态度产生改变。

舞台的距离感是艺术作品独一无二性、永久性的体现,而电影、唱片等却也是技术手段在艺术作品上便捷性、可重复性与先进性的价值所在。舞台与大众向来以距离感为标准,距离产生美,古希腊对美的思考就以距离和感知为始。“舞台表演是戏曲艺术传播最传统的方式,京剧作为传统的表演艺术,需要通过更加先进的传播方式促进其发展。”所谓的“大众的参与”是需要各阶层的人民群众在全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音乐品种和音乐作品,继续在各种社会生活中作为人民群众共同的思想感情基础而被广泛流传的。传统音乐中也强调艺术作品创作过程的集体性,且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功利需要和审美需求。梅兰芳先生同样明白观众的需要随时代而变迁,演员和舞台永远离不开观众,演员在戏剧上的改革,必须要配合观众的欣赏需求来做。

四、“永恒”的传承

“永恒价值”对于希腊人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来说意味着一次性、不可复制,这样的艺术作品便具有永恒性。但我们不能普遍地将现在的艺术作品与希腊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只能从某个方面,从艺术作品是否具有可修正性来看待。此时,电影的蒙太奇剪辑的可修正性就与希腊人的一次性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发生冲突。

在我看来,“永恒”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传承,就艺术作品而言,可传承性是判断其艺术价值的主要依据之一。传统音乐就是如此,对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现在还在发展的音乐进行保护、研究、创新与传承。可以说,传统音乐就是活着的音乐。作为传统音乐组成部分之一的戏曲,尤其是“国粹”京剧,更应如此。富有创新性精神与开放性理念的梅兰芳先生使京剧的传承经历了原始的口传心授期、便捷的纸质期之后,发展到与时代同行的媒体期,作为一代京剧大师,他对京剧艺术的执着与热爱,让京剧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与创新,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相互结合中熠熠生辉。

何为传承?应是传播与继承。通过具体的手段使艺术得以延续下去,代代流传,这便是传承的内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要振兴传统文化、传统戏曲。传播与继承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某种程度上,傳播甚至要比继承更重要。现代生活中真正能够走进剧院的人不如以往,所以应该利用好发达的科技手段来帮助传统文化、传统戏曲进行传播;应该用创新的精神,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新旧交替中,让传统与现代结合,重获新生,传递出文化与时代的全部温度。

梅派艺术不仅要传承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的爱国精神和改革京剧的创新精神,更要传承好中华戏曲里面蕴含的中国人的民族智慧与伦理道德、行为习惯与经典故事,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不只是表现在音乐、唱腔、舞美等外在形式所带来的艺术享受中。在一场场演出、一次次宣传中,梅派传人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地将这些承载着中华文化丰厚底蕴的艺术内容推广出去,除了予人以美之享受,也传播与继承着中华优秀文化之内涵,分享传统文化知识,也让当代人民和优秀传统文化靠得更近。

只有传承,才能发展,才能彰显艺术作品的“永恒价值”。对于“永恒”的渴望,是人类文明的本质。从古代皇帝的“不老丹”到摄影机等机器设备的发展,都是为了能够通过某些手段或方式而达到“永恒”。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总是技术,而留下来的总是艺术。因为艺术,稍稍寄托了一点人们关于永恒的期待,而技术的不断进步却是现下能够承载这一期许的最佳之选。

参考文献:

[1](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张咪.梅兰芳京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8.

[3]辛楠.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刘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光韵”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31).

作者简介:张若兰,河南大学音乐学院,2019级学术研究型硕士。

猜你喜欢
梅兰芳大众
梅兰芳评传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熊佛西对梅兰芳的纯艺术批评与梅兰芳的隔空回应
细微见知著,守正出新章——评《梅兰芳·当年梅郎》
上汽大众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取舍之道 上汽大众Polo Plus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