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3D 打印技术用于保留乳房手术一期乳房重建研究

2020-09-04 08:39陈文芳杜伟亚
智慧健康 2020年20期
关键词:乳晕肿物乳腺

陈文芳,杜伟亚

(1.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门诊部 外科,广东 江门 529000;2.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乳腺肿瘤中心,广东江门 529020)

0 引言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多发于纤维组织和乳腺上皮,临床主要症状为无痛性肿块。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常用手术方式,术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美观效果,年轻患者接受度较高,但也有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术后炎性硬块较大等缺点[1]。而组织器官的3D 打印技术通过对环乳晕切口进行改良,可实现精准切割的作用,但关于其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保留乳房手术一期乳房重建应用计算机辅助3D 打印技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 年1 月至2019年1 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00 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年龄22-34 岁,平均(28.26±3.52)岁;肿瘤直径1.1-2.9 cm,平均(2.48±0.36)cm。观察组年龄23-35 岁,平均(28.43±3.44)岁;肿瘤直径1.0-2.9 cm,平均(2.32±0.26)cm。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对比性。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研究方案,且知情同意书由患者、家属自愿签署。所有患者均经B 超、X 线检查为乳腺纤维瘤;并排除严重精神疾病、乳腺增生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根据肿物大小选择切口大小,常规用血管钳分离到肿物边缘,用电刀分离出肿物,取出肿物,消灭死腔,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有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双乳。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计算机辅助3D 打印技术联合保留乳房手术一期乳房重建:术前采集数据,用3.0 T MRI平面增强扫描,检查设备:Invivo 乳腺专用8 通道相控阵线圈、Siemens Trio Tim 3.0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频率为123.2 MHz,患者在专用8 通道相控阵线圈上俯卧,双乳在乳腺圈2 个圆孔内自然悬垂,对患者双侧乳腺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平卧位,采用MRI 扫描乳腺数据,导入MIMICS 17.0 软件中,对阈值进行调整,选取肿瘤区域,分离、提取肿瘤区域和体表,进行3D 重建,并根据手术规划,适行扩展肿瘤区域后,得到肿瘤切除范围,将架边界为肿瘤切除范围,采用弹性多空结构作为支架主体,布尔运算后得出个性化降解3D 结构,采用生物活性材料聚已内酯(PCL),调整分子量,将PCT 材料置入3D 打印机中进行熔融,并将设计好的多孔支架模型文件导入,切片预处理后,进行1:1 打印,取出支撑。常规消毒,从乳晕至肿物处注射生理盐水道,用窦道穿刺针快速建立大小合适的窦道,用研发的精准全方位牵开组织以达到良好暴露,精准分离肿物,以组织松解填充或缝合方式消灭死腔,用可吸收线皮下缝合并对齐切口。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2)比较两组并发症(切口感染、血肿、左右乳房不对称)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 年,对两组疾病复发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2.2 并发症、复发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复发对比[n(%)]

3 讨论

相关研究指出,环乳晕切口手术肿瘤复发率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的复发率类似[2]。因此,在保证切缘阴性的前提下采用环乳晕切口可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具有较高的美学效果,深受广大患者青睐。但经临床实践证实,环乳晕切口手术虽可有效有较好的美学效果,但创伤仍较大,手术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术后有炎性肿块,对心理造成一定影响[3-4]。并有相关研究指出,根治性手术联合乳房重建也可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但术后并发症较多,美学效果并不理想[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而两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表明在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保留乳房手术一期乳房重建中给予计算机辅助3D 打印技术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康复,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6-8]。计算机辅助3D 打印技术通过与医学影像技术相结合,利用3D 打印技术制造填充物,精度较高,可满足患者不同需求,实现乳房重建;而多孔网格结构可以诱导自身纤维组织的增殖,填料可以自行降解以避免异物留在体内,通过调节PCL 的分子量可以调节3D 打印填料的降解时间,使自体纤维组织生长在填充物内,最终将填充物完整替代,对乳房的外形予以保证,实现精准的乳房整复技术。并与传统重建手术相比,3D 打印技术适应症较广,可有效避免自体乳房组织在重建中受到巨大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达到精准手术的目的[9,10]。

综上所述,在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保留乳房手术一期乳房重建中给予计算机辅助3D 打印技术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乳晕肿物乳腺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外阴巨大软纤维瘤1例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乳晕上长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张惠灏:乳腺肿瘤重在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