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栽培玉木耳研究

2020-09-05 09:42林汝楷刘叶高饶永斌黄忠英肖胜刚黄书文黄流塘
园艺与种苗 2020年7期
关键词:将乐县三明市冷库

林汝楷,刘叶高,饶永斌,黄忠英,肖胜刚,黄书文,黄流塘,王 蕾

(1.福建省三明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福建三明365000;2.福建省三明市三真生物有限公司,福建三明365000;3.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经济作物中心,福建将乐353300;4.福建将乐县禾生原生态菌业有限公司,福建将乐353300)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呈现多元化趋势。据统计,2017 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总产量256.3 万t,其中金针菇110.2 万t,杏鲍菇89.2 万t,两者产量总和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8%,生产量较大的其他品种还有双孢菇、蟹味菇、海鲜菇、香菇、秀珍菇和白灵菇,工厂化产量分别为14.0 万、12.2 万、10.2 万、6.6 万、2.0 万和0.7 万t。近几年,银耳、绣球菌、鹿茸菇等工厂化食用菌新菇种相继出现,发展势头良好。玉木耳是最近几年国内选育的食用菌新品种,子实体色泽洁白、质地脆嫩、味美可口,深受市场欢迎,但其主要是在自然季节利用大棚进行栽培,在夏季高温季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笔者尝试利用冷库栽培玉木耳,以填补夏秋季市场供应空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玉木耳菌株。供试玉木耳菌株由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2 培养基配方。杂木屑39%、棉籽壳39%、麸皮18%、玉米粉3%、轻质碳酸钙1%,含水量约60%,pH 6.5。

1.1.3 试验制袋要求。栽培菌袋采用17 cm×35 cm×0.005 cm 的聚乙烯袋,每袋装干料0.45 kg。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等按常规要求做法。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处理。试验地点为将乐县禾生原生态菌业有限公司。玉木耳栽培试验在3 个冷库内进行。冷库内栽培架共5 层,只利用中间3 层。根据自然季节小规模试验的经验,试验设3 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90 袋,观察记录玉木耳子实体原基分化生长、流耳(掉耳)状况和测定产量。

表1 冷库栽培玉木耳试验处理

1.2.2 玉木耳栽培袋菌丝培养。接完种后把菌袋搬入培养室培养,前20 d 温度控制在23℃~25℃,20 d 后温度控制在24℃~26℃,菌丝满袋30~35 d,后熟菌丝培养约25 d。

1.2.3 冷库栽培出耳管理。玉木耳在培养室养菌约55 d后搬入冷库。采用割袋出耳,每个栽培袋割“十字”叉口40 个。库房内温度控制在17℃~24℃,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5%以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冷库栽培玉木耳子实体原基分化情况

玉木耳割袋开口后7 d 左右开始出现原基分化,经过10 d 出耳管理玉木耳开始采收。

2.2 冷库栽培玉木耳流耳情况

玉木耳在冷库出耳没有发现流耳(掉耳)情况,且耳片硬实,品质好(图1),子实体生长期可得到较有效控制。

2.3 冷库栽培玉木耳第一潮耳采收及测产

对Ⅰ、Ⅱ、Ⅲ组各重复出菇菌袋随机抽取测产30 袋,将各个冷库每层的平均单产汇总成表2。由表2 可见,玉木耳平均单产从高到低分别为第1 冷库、第2 冷库、第3冷库。第1 冷库与第2 冷库差异不显著,可见冷库栽培玉木耳在温度20℃~23℃、相对湿度95%~98%、二氧化碳浓度0.20%~0.35%的环境条件下都适宜出菇。

表2 冷库栽培玉木耳的平均单产 g

3 结论

(1)常规玉木耳在中、低海拔地区多在冬、春季栽培长耳,夏、秋较高温季节不宜栽培,而利用冷库栽培在夏、秋较高温季节栽培玉木耳,可填补产品市场供应空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推广玉木耳产业化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2)冷库栽培玉木耳没有发生流耳,且耳片硬实,品质好,子实体生长期可得到较有效的控制。

(3)冷库栽培玉木耳在温度20℃~23℃、相对湿度95%~98%、二氧化碳浓度0.20%~0.35%的环境条件下都适宜出菇,最佳出菇条件有待今后更进一步优化。

猜你喜欢
将乐县三明市冷库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责任有限公司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林深水美佳人茶香——三明市妇联推动茶文化活动综述
善良不会被辜负
将乐县茶叶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
对初中跆拳道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将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将乐县改进社会保障卡制发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