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现实差距审视——基于第18届男篮世界杯数据分析

2020-09-05 02:40邓俊鹏李可可侯光定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强队中国男篮命中率

邓俊鹏,李可可,侯光定,李 锐,吴 超

中国男篮现实差距审视——基于第18届男篮世界杯数据分析

邓俊鹏1,李可可1,侯光定2,李 锐1,吴 超1

1.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2.湖南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湖南 湘潭,41100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第18届国际篮联世界杯比赛数据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中国队攻防两端与欧美强队差距,提出发展建议,为提升中国男篮竞技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分析表明:中国男篮整体实力大幅度下滑,与世界强队差距进一步拉开,偏离世界篮球正常发展轨道;中国男篮队员年龄、体质量及克托莱指数与欧美国家具有差异,主要特征为:年纪小、身材高瘦、克托莱指数低、体能差;中国男篮进攻基本能力弱,得分结构不合理,各位置发展不够平衡,进攻效率低下;防守能力相对较好,但队员积极拼抢意识不够,对抗能力差。

中国男篮;世界杯;差距;技术指标;数据分析

2019年9月在中国举办的第18届男篮世界杯中,中国队在抽签分组极为有利的情况下,未能小组出线,最终以2胜3负的成绩,名列赛事第24名。本届中国男篮创造了该项赛事历史最差成绩,基本无缘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可能成为中国男篮第一次缺席奥运会,中国男篮的赛场表现是中国篮球竞技水平的具体体现。本次中国男篮本土作战的表现让社会各界人士极为失望。那么,中国男篮出现了那些问题呢?与欧美强队的差距又在哪里呢?原因与症结是什么呢?本研究拟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8届世界杯中国男篮的比赛数据与欧美强队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寻找中国队与欧美队伍之间差距,为中国男篮尽快摆脱低谷,提高自身硬实力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18男篮届世界杯中国男篮及8强球队的技术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近10年关于中国男篮的研究成果,并在FIBA官网、腾讯体育官网收集第18届男篮世界杯的相关技术统计数据。

1.2.2 比较分析法 将世界杯8强参赛队数据与中国队数据进行对比,找出中国男篮的差距与问题。

1.2.3 数理统计法 将各项数据运用SPSS24.0进行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世界杯男篮八强特征

本次男篮世界杯八强均来自欧美和大洋洲,最终西班牙力克阿根廷夺得冠军。在本届男篮世界杯上欧美强队表现出:高速度、高技战术素养、高命中率、高防守强度等特征,进攻上既有个人能力的单打,也有团队之间的BTY掩护、突分、传切等。进攻与防守区域不断扩大,内线队员不仅凶猛强悍,也有一手中远距离,外线队员速度快、节奏感强、又有不错的投射能力,进攻的质量与效率不断提高。队员场上位置逐渐模糊,技术要求更加全面,进攻强调:高、快、灵、准、全、悍,防守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以联防,人盯人紧逼为综合防守特点。

2.2 中国男篮运动员身体指标分析

现代篮球比赛要求队员具有超强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为:高速度、力量足、体能好、身体形态好。只有具备这些特点,才能保证队员在攻守两端发生肢体对抗时占据有利的位置。篮球运动员身体指标包含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Quetelet Index,是反映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匀称度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体能水平。由表1可见,中国男篮队员平均年龄排名倒数第1(26岁),平均身高排名中等(200CM)平均体质量排列倒数第2(90.6kg),反映身体强壮程度的克托莱指数排名倒数第1(453),与欧美强队存在差异。中国运动员整体形态呈年轻化,身高体瘦,体质量轻,克托莱指数低的基本特征。通过各项数据和比赛视频来看,中国运动员在世界杯上呈现出:年轻经验少,对抗弱,体能差,移动缓慢的特征,与欧美等世界强队比较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我国对篮球运动员的选拔上及训练方式的选择上进行反思。

表1 第18届世界杯中国男篮与8强球队身体指标均值表

注:数据来自:www.fiba.basketball/basketballworldcup/2019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

2.3 中国男篮进攻指标分析

篮球比赛中球队进攻质量和竞技水平的体现源于数据中的得分、投篮次数、命中率、前场篮板、助攻等技术指标。通过整理中国队和8强球队全部的技术统计平均值来分析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与其他队的差距。(表2和表3)

表2 第18届世界杯中国队与8强球队技术统计场均值一览表

2.3.1 得分、投篮指标比较 得分是一切技战术运用的最终目的,是整个篮球技术体系的核心,一支球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队员所具备的得分能力体现出来[1]。由表2可见,中国男篮在得分、2分命中率、3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方面均排在最后1位,与欧美强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国队在对方的高强度防守下推进速度慢,传导球慢,造成进攻节奏缓慢,投篮受干扰性大,加上自身体能差,导致投篮次数少、命中率低。特别是中国队的三分球命中率位列32只球队的28位,仅强于菲律宾、塞内加尔这种鱼腩球队。随着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的提高,投三分球被认为是最划算的得分手段。中国队的3分投篮次数(表2)位居倒数第2,命中率低是造成三分次数减少的重要原因,可得知中国球员在平时训练时,缺乏高强度,强干扰的投篮练习,在比赛中易受体能,对手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命中率极低。通过(表5)可以看出,中国队的后卫人数较多、锋线人数较少,外线的三分命中率均在30%以下,缺乏稳定的外线投手。当球队缺乏远距离的投射能力时,进攻空间也会进一步压缩,再加上自身身体素质差,对抗性差,造成进攻不流畅,缺少强有力的得分点,像郭艾伦,赵继伟等球员无法发挥自身速度优势,导致失误增多,不合理的投篮增多,命中率下滑。通过数据(表2)可得知,中国队在罚球命中率上更是跌至64%,排名32支球队最后1位。投篮的技术水平的高低是提高罚球命中率的关键,同样也受运动员体能和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2]我国队员基本功不扎实,体能状况差,加上自身性格腼腆,容易受比赛环境的影响,造成罚球命中率差。

表3 第18届世界杯中国队与男篮8强部分技术统计场均值一览表

2.3.2 进攻篮板球、助攻、失误比较 进攻篮板球是球队二次进攻的关键,不仅能在对方篮下展开连续攻击,还能增加队员进攻信心,提升士气。本届中国男篮的5场比赛中,前场篮板数据仅一场高于对手(表4),其关键的第三场对阵委内瑞拉的比赛,篮板球的大幅度落后使对方获得了多次二次得分的机会,并将其转化为进球,进而导致了小组未能出线。委内瑞拉队员的身高(196cm)比中国队少了四公分,平均年龄(31岁)也比中国队大了5岁,高度和活力应当处于劣势。但在比赛中,中国队员对进攻篮板的冲抢表现出不够凶悍、对抗弱,挤抢能力差的情况,在与对方进行卡位中处于劣势一方。说明队员平时力量性训练强度不够,饮食计划安排不合理,导致身材高瘦,对抗不足。同时面对对手凶悍的拼抢时,缺乏狠劲,拼搏意识不够。

表4 中国队与小组对手部分技术统计

中国队的助攻次数与小组赛的对手相比较好,但在与8强球队存在明显差异(表3),中国男篮控卫一直都有传球意图明显、方式单一、隐蔽性差的问题,其主力控卫郭艾伦和赵继伟的助攻次数分别位列33位和71位,处于中间靠后水平。外线球员投篮能力差,常规的突破手段又无法转化为得分或高质量的分球,造成球队进攻停滞,助攻数量少。

控制失误次数,可以减少对方发动快攻的机会,避免影响球队士气[3]。在中国队交手的队伍中除无一胜绩的科特迪瓦队,其余三场失误均较多,与波兰的比赛中,最后几次的关键失误更是成为球队后面比赛的分水岭。队员配合不默契,在面对高强度的防守时,表现出不适应、传球速度慢是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

2.3.3 进攻整体结构分析 当代竞技篮球强调智谋、高度、准确、凶悍等各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全面发展[4]。中国男篮传统的打法是“小、快、灵、准、变”,在面对欧美等强队时,主要依靠“跳投、快攻反击、紧逼”来迫使欧美这种身高体格大的球员极为不适。但近年来中国运动员呈“大型化”发展,选材时以身高为主却忽视了球员的基本技术,身体素质等其他指标的培养。造成我们在与对手的比赛中,身高优势并未得到具体体现,反而因身体的高,瘦造成球队整体打法偏慢,球员对抗能力差,无技术特点的问题。同时中国队主要的得分点过多依赖内线,后卫和锋线队员得分偏低(表5),外线运动员投篮命中率低,突破能力差,阵地进攻意图暴露明显,致内外不平衡。在“牛角战术”的设定下,外线队员缺乏致命性的突破能力,经常出现在三秒区停球,被迫传给已经拉在三分线外的内线球员情况,迫使内线队员投篮,而无法保障篮板球的现象。

表5 中国队球员部分数据

2.4 中国男篮防守指标分析

从(表2)的失分数据得知中国男篮的防守能力与欧美球队并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中国男篮整体防守能力较好,基本能适应对手的进攻强度。这与我们小组赛对手的实力有很大关系,在交手的5支队伍中,除去尼日利亚三分命中率较高为37.2%外,其余均在31%以下。中国队球员身高相对较高,采取的防守方式多为2—3联防,在面对外线较弱的对手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犯规次数方面,中国男篮场均21.8次(表3),高居前列,与欧美强队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比赛中表现出对抗能力差、移动速度慢、易急躁、动作多余的缺点。

2.4.1 防守篮板、盖帽比较 对防守篮板的控制,可以减少对方由守转攻的机会,同时加重对手外线投篮的顾虑。中国队防守篮板场均为25.4(表3),仅高于八强中的法国队,与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与小组对手的直接交锋中,两场比赛的篮板球劣势(表4)分别丧失了小组出线(对阵委内瑞拉)和基本失去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的机会(对阵尼日利亚)。通过观察视频可发现,中国队员对于防守篮板的保护意识与能力有待提高,对篮板球的落点判断不够准确,与对手卡位时的拼抢不够积极,客观反映出队员缺乏拼劲、对抗性差、体能差的缺点。

封盖是影响对方投篮命中率的主要手段,成功的封盖可以给对手带来心理压力,鼓舞球队士气[5]。在封盖数据方面,中国队位于8强中游水平,相对较好。中国男篮平均身高较高,内线有易建联、周琦、王哲林等身高臂长的队员,面对小组对手时高度优势相对明显,给对手突破造成很大压力。

2.4.2 抢断、犯规比较 抢断球是现代攻击性防守的重要手段,是球权转换的重要途径,也是发起快攻得分的关键,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防守的好坏[6]。(表3)中显示中国男篮场均抢断8.8次,排名靠前,高于西班牙,法国等强队,在中国队赢得两场比赛中(表4),抢断数据高于对方球队,这也反映出中国队采取防守战术相对成功,2-3联防的防守策略充分发挥内线高度优势,中国队在抢断数据上并不落后对手,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对手的进攻。

篮球比赛中明星球员的犯规次数往往决定了比赛走势,在比赛最后时刻的犯规更是对局势起着决定作用,犯规次数的多少反映了球队的防守质量和比赛的激烈程度[7]。(表3)中显示,中国队犯规次数位居8强之首,与欧美强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说明中国男篮在防守中,无法与对手在对抗中占据优势,身体高大但对抗能力差,脚步移动慢,导致不合理的防守动作较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第18届世界杯体现出竞技水平高,欧、美、大洋洲间篮球差距逐渐接近的特点,但中国男篮整体实力下降较快,成绩下滑严重,与欧美强队差距逐渐拉开,偏离篮球正常发展趋势。

(2)中国男篮队员年龄、体质量及克托莱指数与欧美国家具有明显差异,主要特征为:“年轻经验少,身材高瘦、对抗性差、克托莱指数低、体能差”。

(3)中国男篮进攻基本能力弱,得分结构不合理,各位置发展不够平衡,进攻效率低下。

(4)中国男篮防守能力相对较好,但队员积极拼抢意识不够,对抗能力差,体能严重不足。

3.2 建 议

(1)优化教练员团队结构,配备完善的教练保障团队。

在本次男篮世界杯中国教练组的21人中,仅有2名体能训练师,而欧美等强队体能训练师多达4-5人,根据身体素质分类,从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细分,针对球员的相对弱势项进行针对性训练。应细化体能训练师的任务,补足相应欠缺的人员。

(2)改变落后训练理念,转变传统的训练方式。

我国篮球训练理念较为滞后,多为基础性技战术练习,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化训练体系。在训练方式上,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脱离,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多为折返跑、深蹲、卧推等基础的训练,缺少针对比赛时干扰性跳投,急停、滑步等专项性训练,从而导致运动员一直处于比较滞后、枯燥的训练体系当中。同时本土教练员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临场执教经验,需进一步加强教练员前往欧美进行学习。

(3)我国联赛应注重本土队员竞技能力培养,进一步限制外援发展。

在CBA联赛中,外援成为关键时刻的指挥者,决定着比赛的走势,这种现象使本土球员产生依赖感,在关键时刻得不到处理球的机会。所以,对外援进行相对限制,有利于本土球员竞技水平的培养,提高队员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并迸发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发挥自身价值。在日本韩国联赛中选拔外援就有身高、年龄,上场时间等因素限制,最大限度发挥国内球员的比赛能力,促进本土队员的发展。

(4)加强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改变“唯高论”的选材标准。

继续深化校园篮球与体教结合模式,加强大学生篮球联赛与我国职业篮球联赛联系,重视业余体校的人才选拔,转变“身高第一”的选材标准,人才选拔更注重队员基本技术,身体素质及训练态度的选拔。

[1] 王武年,杨鹏飞,郭永波,等.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9,45(06):30~33.

[2] 李 戈,王润威. 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影响因素与训练[J].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02):116~118.

[3] 庞艳芬. 对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国队防守的分析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04):43~45.

[4] 何志敏,樊海珍. 中国男子篮球队近4届国际大赛主要问题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0(01).

[5] 余丽华. 从第15届世锦赛探析中国男篮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升实力的突破点[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05):77~80.

[6] 颜海波. 中国男篮现状与差距审视--基于伦敦奥运会数据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2):176~183.

[7] 赵 晶,闫育东,王家宏. 我国篮球训练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06).

[8] 张 勍. 影响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分析及训练方法研究[J]. 体育科技,2018,39(02):40~41.

[9] 欧岳山,刘艳芳,等. 析当代竞技篮球比赛身体对抗特征——兼论我国男子篮球队身体对抗差距与成因[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6(03):34~38.

China Men's Basketball Reality Gap Review——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18th Men's Basketball World Cup

DENG Junpeng1, LI Keke1, HOU Guangding2, et al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411004, China.

The data of the 18th fiba World Cup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mparis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the gap between Chinese team and European and American teams on both ends of attack and defense through data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China's men's basketball team ha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s top teams is further open, deviating from the normal development track of world basketball. The age, body mass and kettole index of Chinese basketball player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The basic offensive ability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is weak, the scoring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position is not balanced, and the offensive efficiency is low. The defensive ability is relatively good, but the players' active fighting consciousness is not enough, the confrontation ability is poor.

China men's basketball; Basketball World Cup; The gap; Technical indicators; The data analysis

G841

A

1007―6891(2020)05―0006―04

10.13932/j.cnki.sctykx.2020.05.02

2019-09-29

2019-11-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TY051)。

猜你喜欢
强队中国男篮命中率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男篮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攻防对比分析
夜夜“奋战”会提高“命中率”吗
2015男篮亚锦赛四强队三分球进攻特点的比较研究
当球事撞上肥市
投篮的力量休斯敦火箭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