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上游地区草莓病毒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2020-09-05 09:19李宝东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0期
关键词:防控技术草莓

李宝东

【摘 要】草莓是辽西地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栽培的小浆果果树种类,栽培经济效益高,产业发展规模大,生产经济效益高,但是近年来由于草莓病毒病的危害逐渐加大,给草莓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强化大凌河上游地区草莓病毒病的防控十分关键。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草莓;病毒病;防控技术

草莓是大凌河上游地区栽培的主要菜果高效经济作物,其栽培经济效益较高,在辽西北地区的建平县发展规模较大。但是,生产中,草莓病毒病随着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呈上升的势头,由于引种频繁,重茬现象加重及长期的无性分株繁殖导致长势衰弱、优良种性退化。因此,病毒病发生面积逐年快速增大,部分种植户经济效益严重受损。近年来,随着生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推广,组培脱毒育苗技术已经在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草莓病毒病的发生。但是,在露地或者小拱棚草莓栽培种,病毒病仍然是不可忽视的病害,加强草莓病毒病的防治,是草莓生产中必须重视的生产环节[1]。

1主要症状表现

草莓病毒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是:分别有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等多种典型的症状。在生产上最为常见的为花叶。当草莓的植株出现病症时,叶片的叶脉稍透明,叶色深浅不一,形成斑驳花叶,病重时叶片凹凸不平,皱缩畸形,与此同时,病株生长缓慢,严重矮化,草莓果实感染病害时,同样出现严重的畸形。不仅如此,一株感病的草莓植株,还有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等几种症状集于一株的情况也很普遍[1]。

2主要诱因

草莓病毒病的病源病毒不能再病残体上越冬。只能在冬季尚还生存、种植的草莓上、多年生的杂草上、草莓种株做寄主存活越冬。翌年在存活的寄主上依靠虫传和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杈等造成草莓植株产生伤口的部位进行传染。蚜虫在取食时也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高温干旱的环境条件适合草莓病毒病的繁盛和发生。管理粗放,田间杂草丛生的园地发生较重。

3防治关键技术

3.1选用抗病品种与及时更新品种

定期更新草莓品种,采用抗病品种,避免与易感病毒病的茄科作物连作和间作。草莓的品种不同,其对病毒病的抗病性也不一样,在栽培时,为了减少病毒病的发生或者减缓危害,应选用对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栽培。日本99号,美国3号,女峰,大赛,竟香都是对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

3.2加强肥水管理与土壤消毒

加强管理:管理粗放,田间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生较重。应及时加强中耕除草,及时灭蚜,减少草莓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叶面喷施芸苔素、氨基酸或海藻类等叶面肥如:逆护,EM菌液,有利于草莓苗对逆境的抵抗力和受损后的恢复。加强田间检查。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烧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草莓植株的生长是否健壮,因此,草莓苗地要施足有机肥,为草莓植株提供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土壤肥力的高与低,直接影响到草莓植株的生长是否健壮,因此,无论是露地或者设施栽培,均应施足有机肥,为草莓植株提供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应及时加强中耕除草,及时灭蚜,减少草莓病毒病的传播途径。在草莓定植前对土壤进行严格消毒。如利用溴甲烷罐装品薰蒸或在大堋密闭条件下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

3.3应用脱毒技术

苗木脱毒技术已成为病毒病防控的一条主要的、关键的技术环节,选用茎尖脱毒生化组培养苗,栽培培育脱毒种苗,在草莓的栽培病毒病防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

3.4控制传染途径

蚜虫是草莓病毒病的重要传染载体,应注意對蚜虫的防治。首先,应用蚜虫的趋避性,设置防蚜黄板诱蚜,银灰膜避蚜,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秋季移栽后种植,除要适当晚播避开蚜虫飞迁期,另外,在育苗时要及时灭蚜,灭虱,灭蓟马。加强设施草莓棚室的防虫网配置,是最有效阻断传毒媒介的措施。草莓苗移栽前,用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淋灌种苗,对于防止蚜虫和白粉虱会有三十天以上的长效。对于防止蚜虫减少传毒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移栽前2—3天,用25%的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1500——2000倍液喷淋幼苗,药液除喷叶片外还要渗透到土壤中。每平方米苗床喷药液2千克左右。有很好的防治蚜虫和防治病毒病的效果[3]。

3.5防治线虫传播

疑为线虫传染病毒的草莓园,可利用氯化苦、溴甲烷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也可利用夏季休闲期,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处理,杀死土壤线虫,防止线虫传染病毒。

3.6采取化学防治

用25%的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2500——5000倍液,或者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10%的抗虱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2.5%绿色功夫水剂1500倍液,或者1.5%的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者30%病毒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布,对于草莓病毒病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翠英.草莓病毒病的症状与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14(4):50-50.

[2]王国平,刘福昌.草莓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止传播措施[J].植物检疫,1990(1):60-63.

[3]王加更,王藕芳.草莓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科技,2003(7):28-29.

猜你喜欢
防控技术草莓
草莓
草莓
茶树炭疽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