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传播研究

2020-09-06 13:35马卓王晓明
传媒论坛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新媒体研究

马卓 王晓明

摘 要: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催动下,新媒体逐渐兴起并快速蓬勃发展起来,而影像制作与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发生了很多重大改变,获得了更多元、更便捷的传播方式。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传播,积极进行创新,有利于影像媒体更好地适应受众需求,进一步拓宽影像传播的路径并提升效率。

关键词:新媒体;影像传播;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9-00-02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进程中,新媒体技术凭借其极强的传播能力、较强的用户交互性能和对技术资源的融合能力,得以快速发展,占据了巨大的信息传播市场。新媒体环境为影像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精准的指向和便捷的渠道,促进影像传播向大众化、交互式、个性化、实时性的方向转变。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传播现状

(一)新媒体环境对影像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影像传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新媒体环境为影像传播带来了新技术

新媒体技术不仅包含互联网平台、手机平台和手机应用,还为影像制作和傳播带来数据压缩、图像处理、多模式转换、压缩与编码、音频烘干机、配音技术、多媒体数据库等技术,使影像制作与传播获取了新的动力,为更多人参与影像作品的制作与发布提供了便利了,极大地拓展了影像传播的领域。应用新媒体技术,影像作品的效果更加生动,欣赏性更强,声音与画面融合得更完美,加上用户可以自由地对影像进行回放和切换操作,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新媒体环境扩大了影像传播的效率

一是影像传播的载体和平台更多、更便利。随着互联网和手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等载体为影像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媒体形态,为影像传播带来更多的底层基础和市场空间。二是新媒体为影像传播对象提供了更多选择。新媒体技术依附于信息技术,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受众可以即时获取不同空间发布的影像信息。受众还可以随时参与到影像作品的讨论、评价和反馈,既提升了用户体验,又能为影像传播提供多元化的经验积累渠道。此外,新媒体技术还为影像传播受众提供了极强的自主选择机会。新媒体技术借助数字化处理手段,对影像内容进行分类、传播,用户通过对影像作品的自主选择,可以获得更加明确的主题内容,提高了影像传播的效率。

3.新媒体环境为影像传播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时效性和融合性优势,在方便受众对影像作品的交流时,也使影像传播主体能够及时掌握受众的喜好和观点,可以及时对影像制作及传播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在这个良性循环之中,影像质量有所提升,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影像栏目的点击率提高,使影像作品的商业价值随之提高,从而达到影像质量和商业价值的同步提升。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传播现状

新媒体环境为影像传播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但也存在消极影响。从整体上看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传播,首先是影像传播周期显著缩短。新媒体影响的拍摄与制作具有选题多、主题小、制作快的特点,影像制作者可以利用手机、摄像机甚至网络摄像头拍摄短而小的影像,编辑后发布,几天发布一条影像作品成为常态,甚至一天可以发布几条影像作品,传播周期大大缩短。其次,影像作品分类更加细化。影像传播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确定发布的影像作品类别,也可以根据受众需求确定影像类别,作品针对性更强,包含的内容更广,每一个类别之下还能进一步细分,做到精准传播。再次,互动性更强。新媒体的交互性完全适用于影像传播,拍摄者、制作者、观赏者、评论者、商业运作者的互动十分便利,各主体的身份边界也越加模糊。同时,人们可以灵活地选择观看终端,也可以灵活地选择观看时间和观看地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极大削弱。

但是,在看到影像传播效率极大提升的同时,还要认识到新媒体给影像传播带来的负面影响,即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影像传播过度商业化和版权问题。随着大量用户涌入新媒体影像传播领域,虽然极大丰富了市场,但也带来传播者专业素质低、影像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大量低质量影像作品充斥其中,拉低了影像传播的门槛,也拉低了影像传播的整体质量。而过度商业化是当前影像传播的显著不利因素,各新媒体平台在创始之初需要在用户数量、点击数量和盈利模式上进行平衡,但当用户数量积累到一定规模时,商业化运作的思想逐渐渗透到影像发布者之中,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不再仅仅限于展示自己时,影像制作者、发布者尝试引导、诱导甚至强行在影像中加入商业元素,使受众的观看体验大大降低,甚至产生厌恶心理。加之很多影像传播主体没有耐心更缺乏长远眼光,严重影响了影像作品的质量,不利于影像传播的长远发展。同时,部分影响传播主体缺乏版权意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更倾向于采用转载、盗版、截取等手段,为影像传播行业埋下隐患。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影像版权案例正是这一负面影响的证明。

二、新媒体环境下影像传播的发展趋势

综合当前新媒体影像传播的发展情况,不难看出,位于头部市场的影像传播主体影响力不断增强,编辑制作新技术应用广泛,影像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内容的专业性、针对性及垂直度越来越明显。而这些,正是新媒体影像传播发展的趋势。

(一)可以断定未来的新媒体影像传播领域会走向“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影响传播头部成员,在影像制作与传播上会越来越倾向于利用高新技术,制作精美、专业、内涵丰富的影像作品,并拥有更强的传播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大部分影像传播主体则处于“平民阶层”,主要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生活、工作经历制作、传播新媒体影响,即新媒体社交平台的普通用户。他们难以依靠新媒体影像传播获取较多关注,也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二)新媒体影像的内容将更加专业化

在新媒体影像传播的风口时期,是全民参与、自我展示为主。当市场进入成熟期,影像传播主体总结自身及市场发展规律,将会明确杂乱、低质量、流水账、跟风式的影像创作终将难以获得关注。这一时期,创作者们将訏调整影像内容和制作方式,使新媒体影像的内容进入专业化阶段。

(三)新媒体影像传播将更重视垂直化

内容垂直化是指新媒体影像传播主体把影像内容集中于某一个领域或视角进行创作。比如今日头条、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其较早提出内容垂直度的要求,引导用户建立各自的兴趣领域,并在兴趣领域的范围内进行创作。从新媒体影像传播的发展方向来看,垂直化将进一步提高创作者的影像作品质量,减少影像作品同质化、娱乐化带来的弊端。尤其是在各垂直领域的头部内容、头部作者的经济收入影响下,内容垂直化的影响将进一步凸显。

三、提升新媒体影像传播影响力的策略

基于新媒体影响传播的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影像传播的发展实际,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升新媒体影像传播的影响力。

一是不断应用新技术,提升影像作品的内容质量。当前,新媒体影像传播的相关技术不断发展,如流媒体编辑、图像和音频处理、VR技术等,是提高影像作品后期制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影像传播主体应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创新内容制作手段,提升内容的人文价值,增强影像作品的吸引力。

二是加强影像传播的交互性。即重视与受众的互动和互相选择,在提高受众的体验的同时,精准筛选、固化受众群体,形成影像传播稳定的商业价值群体。

三是加强版权保护,树立品牌形象。影像传播主体必须树立版权意识,不侵权,也要保护好自身的版权權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在专业领域内打造具有传播竞争力的影像传播品牌。

四是打好人才战略。优秀的技术和作品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相关主体要重视新媒体技术人才和传播人才的培养、引进,实现技术与审美、传播与盈利的有机结合。

四、结语

新媒体环境给影像传播领域带来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影像传播主体应充分挖掘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把握时代背景下的主旋律,不断提高影像作品的质量,推动新媒体影像传播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皓.新媒体环境下微课的影像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 7(19):311,315.

[2]张晓婷.网络时代的影视广告传播与设计制作新理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63-65.

[3]范玲.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制作与传播[J].四川戏剧,2017 (07):100-102.

[4]姜石龙.新媒体环境下影像艺术传播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5]翟欣.新媒体背景下的我国影视传播力提升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18(09):18-19.

猜你喜欢
新媒体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