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现代战争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对比研究

2020-09-06 13:34全美龄
传媒论坛 2020年9期
关键词:伤痕人物

全美龄

摘 要:21世纪以来,我国电影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战争题材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题材深受我国导演的青睐。如今即将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我国战争题材电影进入了另一个“能级”。本文着眼于21世纪以来中美现代战争题材电影,对比研究两国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出言献策,以拍摄出更优秀的和平主题影视作品。

关键词:中美电影;现代战争题材电影;“伤痕”人物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9-0-02

一、引言

近年来,在电影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战争题材电影作为一个重要的题材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21世纪以来,随着特效水平的提高,电影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电影中对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塑造越来越丰富,加强构建了战争中的小人物形象以及处于战争“伤痕”中的人物形象。为了中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能够更加繁荣地发展,本文将21世纪以来中美现代战争题材电影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拍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献言建策。

二、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现代战争题材电影由于有弘扬主旋律和足够的商业噱头的特点,一直受到中国电影的青睐。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现代战争题材电影的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从21世纪以来国产现代战争题材电影的发展脉络来看,电影塑造的人物形象逐渐在向小人物转换。例如《鬼子来了》中的马大三。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处于战争乱世大环境背景下愚昧闭塞的农民形象。这些小人物对战争的认识很模糊,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或者和繁衍,对战争的态度不过是能躲则躲。马大三对于日本人的仇恨并不来自于家国大义而是来自于私人感情,仇恨日本人的原因只是因为日本人杀害了他全家。由此看来,电影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注重人物本身情感的流露,更注重一个真实的人的感受,少了很多模式化、理想主义化的倾向。

其次,电影《集结号》《南京!南京!》等影片塑造了一系列“悲伤士兵”的形象。这部影片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告诉人们他们是从生死场里爬出来的人,身上背负着更多的是战友的生命,残酷的战争是他们一辈子的梦魇。《南京!南京!》中的角川正雄就正是如此,一部分侵略者并非只是殺人恶魔,有些也受过良好的教育,片面地认为战争是英雄的竞技场。而1947年冬季的南京让这些日本军官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士兵更是屠夫。影片从侧面反映出的战争的残忍,并非是肉体的支离破碎,更重要的是对人内心的摧残。综上所述,这些电影所塑造的人物更加丰满真实,富有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21世纪以来美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21世纪以来,美国现代战争题材的电影数量比中国要多,几乎是中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的两倍,但电影的质量良莠不齐。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父辈的旗帜》(2005)、《硫磺岛的家书》(2006)等。美国电影工业在战争场面的制作上一直都保持很高的水准,能够反应战争的真实场面。

21世纪以来美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的人物形象有一个大类,就是“战争伤痕”中的人物形象。他们一般是军队的士兵或低级军官,例如《风语者》中的乔·斯德恩,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日军的突袭,战友全部阵亡,于是对日本人生出仇恨,想到牺牲的战友时就会“手抖”,脑海里一直不断地闪现队友阵亡时惨烈的画面。《父辈的旗帜》更是如此,六位在硫磺岛插旗的士兵回到国内的只剩下了三个,年老的他们时常会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喊叫从噩梦中惊醒。这是一个很直接地表现处于“战争伤痕”中人物形象的情节,直接表现战争对于人内心的摧残。这部电影从某种角度上和《集结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出战争英雄背后悲惨的一面。

凯瑟琳毕罗格的《拆弹部队》也是如此,威廉杰姆斯从阿富汗战场回到美国后已经无法融入社会,意识到战争彻底改变了一个人。冲淡的故事叙述引出了一个可怕的社会现象。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大约6000名英国老兵普遍患有包括癌症、运动神经疾病和关节疼痛等疾病,他们感觉肌肉疼痛、长期疲乏、失眠、丧失记忆、头晕、情绪低落、身体消瘦以及性功能减退等等,还有些人已经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由于症状复杂、起因不明,这些病症被统称为“海湾战争综合症”。它属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主要症状包括噩梦、性格大变、情感分离、麻木感、失眠、逃避会引发创伤回忆的事物、易怒、过度警觉、失忆和易受惊吓。由此看来,美国虽然也注重对士兵形象的塑造,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些士兵的人文关怀。这些从战场归来的士兵在心理层面上已经属于“残疾”的范畴,对于这些人物的经历讲述更利于从侧面反映战争的不合理性,呼吁反对战争,世界和平。

美国在塑造这些处于“战争创伤”中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在宣传本国家的战争实力。例如《洛杉矶之战》,在和“外星人”作战的背景下,以电影为媒介向世界输出战争文化,展现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模式化的美国军人形象配合好莱坞故事模式,加上强大的电影工业吸引了一大批受众,美国“超级英雄”式的士兵形象为美国的电影产业赚足了金钱。宣扬好战的尚武精神虽不能说是百害而无一利,但仍然会刺激到某些激进的青年,忽视战争的惨烈与非人道。鼓吹战争对和平文化也是一种危害,但对于展现国家军事实力,提高国民对军队的信心这一类电影还是有很大益处的。因此,主推战争文化输出的美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是一把双刃剑。

四、中美现代战争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对比

“伤痕形象”最早大量出现在电影中的时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当时的美国刚刚结束越南战争,大量从越南战争回归的军人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导演关注到了这些人群,并且以这些人群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创造了处于“战争创伤”中的人物形象,早期的《现代启示录》《合金弹头》等就是这类影片的代表。到了后期这种电影不仅仅局限于越南战争中的士兵,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海湾战争中的士兵也有涉及,并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思,使得这类人物形象在美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中成了很常见的一种人物形象,仅次于美国电影中标志性的具有“个人英雄主义”性格的人物形象。

美国21世纪以来现代战争题材电影对于处于“战争伤痕”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是很多样的,行为、语言、心理等方面都有涉及。例如《父辈的旗帜》中,被噩梦惊醒的行为就是对处于“战争伤痕”的人物形象塑造的一种手法之一。以及《拆弹部队》中威廉杰姆斯的对话可看出,他已经很难适应非战争状态下的社会,很难与人相处,心理上总是对人有防备或者容易受到惊吓。

中国对于这类人物的塑造手法是含蓄且单一的。首先,中国并没有明确的塑造一个处于“战争伤痕”中的人物形象。中国对于处于战争伤痕的人物塑造比较成功的是陆川《南京!南京!》中的日本军官,角川正雄。导演陆川除了行为方面的塑造之外,更善于运用肖像和细节的描写来塑造角川正雄这个人的人物形象。例如角川正雄刚刚经历一场战争之后,陆川运用一个长镜头来展现,野蛮的日军在南京城里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我们可以通过角川正雄的面部近景,感受到他看到这一幕幕令他难以接受的场面时内心的不安与折磨,塑造出了这个人物内心受到的折磨以及自我谴责,最后自我了断。

其次,中國在这一类型电影中更热衷于塑造融合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爱国士兵形象,例如冷锋。他是21世纪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形象,除了愚昧闭塞的农民形象、悲伤士兵形象以及战争中小人物形象以外的一种新类型的人物形象。最后,还有一类人物并不是处于“战争伤痕”的人物形象,但是他们侧面体现的思想和处于“战争伤痕”中的人物形象是一样的。那就是《红海行动》中“蛟龙”小队的成员们。电影没有直接说明他们是否受到心理创伤,但是身体的创伤着实不轻。残肢断臂,血肉横飞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对观众的感官造成不小的刺激。这类人物通过展现自己支离破碎的身躯,用造型语言来表现战争的惨烈,展现人物在高烈度战争下肉身的不堪一击与脆弱。由此直面战争的残酷,侧面呼吁世界的和平。

塑造处于“战争伤痕”中的人物形象,其主旨是为了反战,方法是侧面反映战争的残酷与非理性,重点是为了建设和平世界。本文以中美现代战争题电影作为比较对象,着重对比分析电影中对于处在“战争伤痕”人物形象的构建的异同,其目的是为了找到国产电影与美国电影在塑造处于“战争伤痕”人物形象的侧重点,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塑造更丰满的“伤痕”人物形象。为中国现代战争题材电影出言献策、使得中国在现代战争题材电影这条路上可持续发展,拍摄出更优秀的和平主题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张伟.东西方战争题材电影的“救赎者”形象构建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05-19.

[2]熊倡.中美现代战争电影的国家形象传播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12-06.

[3]包顺宇.近30年抗战题材电影中的小人物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7-04-20.

猜你喜欢
伤痕人物
那个人
灯自己是伤痕 [外一首]
A hole in the board
大画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