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利用VR技术融合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09-06 13:48周骥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传媒媒体融合传统媒体

周骥

摘  要  目前,传统媒体进入VR领域的愿望非常强烈,与VR结合的深度与广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传统媒体对媒体融合浪潮和媒体自身发展趋势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是其拓展盈利渠道,实现跨界融合的需要。當然,“传统媒体+VR”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VR技术目前尚未完全成熟,制作VR短片的成本较高,业内的准备尚不充分。

关键词  VR;传统媒体;媒体融合;新媒体;传媒

中图分类号  G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2-0091-04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虚拟现实技术(VR)成为传媒界和新闻界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所谓的VR,是指通过可穿戴式的传感交互设备营造逼真还原人类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的虚拟环境,带给用户沉浸式体验的技术系统。VR并非是一个新生的概念和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领域中就曾采用过VR技术,在民用上则主要被应用于游戏领域,例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世嘉公司和任天堂公司就推出过游戏娱乐用VR设备。

VR真正和媒体界、新闻界产生联系,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2014年,FaceBook宣布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 VR,在业界开始引发VR热。至2016年,国内外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和新兴的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布局VR战略。因此,2016年又被业内人士称为VR元年,而VR技术也被认为是继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后出现的第六媒体,甚至有的学者将VR称为人类的终极媒介。2017年,Magic Leap、Improbable、Unity、Niantic等涉足VR产业的公司获得了约15亿美元的融资;在硬件制造方面,PC VR头显、VR一体机、Vive追踪器等设备也相继问世。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VR头显市场同比增速超过200%,VR产业的前景被普遍看好。

1  传统媒体积极布局“VR+”战略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改变任何行业业内生态的根本动力,在“VR+游戏”“VR+教育培训”“VR+出版”等相继出现以后,我们终于看到了“VR+媒体”的可能性。如今,正如当年新媒体的强势崛起一样,“VR+媒体”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在此背景下,传统媒体无法独善其身,必须要直面VR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VR+媒体”目前有三种形式:“VR+传统媒体”“VR+新媒体”和“VR+媒体企业”[1]。面对VR浪潮的到来,传统媒体似乎显得更加“心急火燎”,迫不及待地布局VR战略,有研究者将这一现象比喻为传统媒体“挤在了VR的风口上”。在国外,“VR+新闻”的形式为BBC、《纽约时报》、ABC News等传媒业的巨擘所采用。2015年,《纽约时报》推出了一款名为NYT VR的App,用户下载后可以使用谷歌公司开发的Google Cardboard头套观看VR视频。随后在2016年末,《纽约时报》与韩国三星公司合作,推出了360°新闻平台“The Daily 360”,每天推送360度视频,为受众带来沉浸式报道。2015年,BBC与英国VR制作商REWIND工作室合作,制作了360度全景VR技术拍摄的真人秀节目《Strictly Come Dancing》,受到了用户的广泛欢迎[2]。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举行期间,BBC为球迷首次推出VR看世界杯服务,使观众能选择特定的观赛位,以便“近距离”观察球员,有如“亲临”俄罗斯体育场的豪华私人包厢观看球赛[3]。2016年2月,美联社与AMD公司合作,推出美联社VR门户网站,用户访问该网站可以观看大量的VR娱乐新闻、VR纪录片等。此外,美联社还将VR技术和直播技术结合起来,报道了人民选择奖红地毯和《星球大战》首映礼等新闻[2]。2018年,有消息称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考虑为沉浸式新闻设立一个新的奖项,即“VR新闻报道奖(VR Journalism Prize)”,这无疑将为VR沉浸式新闻报道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在VR热潮面前,国内的传统媒体也纷纷以雷厉风行的速度试水“VR+传统媒体”。2016年的两会期间,VR成了媒体记者的最新装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都采用了VR技术[2]。“报道者通过 VR设备(全景相机、VR眼镜等)录制并上传两会现场视频到网站或微博、微信,此后当观看者也使用VR设备进行观看时,便会获得仿佛置身会场的立体空间体验。”[2]2016年初,《都市快报》成立了“杭州云瞰”科技子公司,其业务之一是开发VR产品——全景视频相机,并且利用这种支持VR技术的相机报道了当年2月杭州普降大雪的新闻[4]。2017年3月,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光明网的“钢铁侠”VR直播云台为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带来了新的亮点[5]。2018年春节前夕,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VR/AR频道相继推出了《春运首日,回家的路》《带您感受春运潮,宝兰高铁迎首个春运》《带您走进广州火车东站,看人在旅途》等VR产品[6]。在期刊方面,男性品牌杂志《ELLEMEN睿士》开始涉足VR领域,邀请了知名的影视演员拍摄了一个VR短片,成为国内最早试水VR影片的时尚媒体之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媒体进入VR领域的愿望非常强烈,与VR结合的深度与广度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或许是传统媒体在既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生存危机的一种本能反映。几年前,当新媒体刚刚出现的时候,传统媒体的危机感还不是很强,毕竟从历史积淀、人力资源、采编技术和读者黏度上看,新媒体还远远不能和传统媒体相提并论。尽管当时业界也出现了“狼来了”的声音,尽管一些传统媒体也开始了数字化的转型,但是整个业界对新媒体所带来的冲击的心理准备是不足的。这就好比蒸汽火车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有人对其并不看好,预言其无法取代马车,但事实证明蒸汽火车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几年之内,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将传统媒体几乎逼到了悬崖边上,传统媒体在时效性、互动性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其运行成本也高于新媒体,以至于业内出现了“纸媒已死”的说法。当然,经历了阵痛、调整和适应以后,纸媒仍然未死,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死。但是,传统媒体目前在和新媒体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把新媒体的出现当作是传统媒体接受的第一次挑战,把传统媒体之后与新媒体的合作视为其第一次数字化转型,那么,也许我们可以把VR的出现看作是传统媒体可能要接受的第二次挑战,之后也许会出现第二次数字化转型。无论如何,目前看来,传统媒体对VR的反应都是相当积极的,不少传统媒体不再把VR看成是一种威胁,反而视为是一种机遇——毕竟面对VR,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谁先启动谁就会占得先机。这也许就是传统媒体积极布局VR的根本原因所在。

2  “传统媒体+VR”带来的机遇

2.1  有利于传统媒体融入媒体融合的大潮

从2014年以来,媒体融合一直是国内传媒界热议的话题之一,而《關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则意味着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界限和壁垒正在被打破,更何况是同一个行业内的不同业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媒体融合是传媒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近年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一方面体现了传统媒体自觉或不自觉的一种“自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媒体的开放性特征。VR肯定是比新媒体更“新”的媒体,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有的研究者预测,在未来10~15年内,VR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左右。因此,“传统媒体+VR”是对当前媒体融合趋势的一种积极的回应,是对传媒业发展大势的一种清醒的认识,同时也是传统媒体进一步完成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而经过了“传统媒体+新媒体”的风雨考验之后,在“传统媒体+VR”的融合之路上,传统媒体一定会走得更加坚实。

2.2  有利于促进传统媒体自身的发展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理论其实可以理解为媒介是人的感觉的延伸,例如纸媒是人类视觉的延伸、广播是人类听觉的延伸等。在VR出现之前,媒体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就是将视听觉进行综合延伸(视频),从这个角度讲,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并无优势——所有新媒体上的视频都可以在传统媒体系统中被制作出来。VR实际上被认为是人的感觉的全部延伸,它不仅能够实现对人的视觉、听觉进行延伸,还能实现对人的触觉、嗅觉和体感的延伸。VR对人类感觉的延伸不仅体现在宽度拓展上,同时也表现在深度挖掘上。在以往的媒体中,视觉往往是平面化的,而VR使得媒体变得立体化了。VR使得计算机创造出的虚拟环境与人的身体和感觉发生互动,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沉浸感”,甚至难以分辨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可以说,VR极大地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以至于有学者认为VR这种混合现实的媒体是人类的“终极媒体”。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传统媒体+VR”是对媒体自身发展的一种积极的回应——如果“终极媒体”的时代必将到来,那么与其消极规避,还不如热烈拥抱。何况,VR和传统媒体相比,只是传播渠道不同,在内容生产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媒体和VR之间并无不可跨越的鸿沟。

2.3  有利于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虽然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最终选择与新媒体进行合作以求得生存,但实际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的信息是过多而不是过少,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受众最大的难题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媒体以获得精确的信息。反过来,对于媒体而言,最大的难题就在于如何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以争夺受众市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比,在传播的时效性和互动性等方面存在着劣势,更何况新媒体和VR在“血缘上”可能更显得接近。在传统媒体试水VR的同时,新媒体也不甘示弱,如腾讯公司、爱奇艺网站等都已经开始尝试VR战略,这些都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有研究者认为,VR可能是人类的刚需,是人类通向未来的必经之路[7]。如果这种预言得以实现,那么“传统媒体+VR”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否则就又会被新媒体所再度超越。实际上,传播学中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内容为王”,在媒体大战中,传统媒体只是输在渠道上,并不是输在内容上,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利用好VR这一渠道,那么在将来的媒体领域中与新媒体分庭抗礼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媒体+VR”只是传统媒体的一种转场,而不是转型。

2.4  有利于拓展盈利渠道

传统媒体以往的盈利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发行收入,二是广告收入。目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这两方面的收入都呈下降的趋势。VR的出现为传统媒体拓展盈利渠道提供了可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媒体+VR”为增加传统的广告收入提供了可能,例如《纽约时报》在VR短片中穿插了几段广告,分别获得了希尔顿、通用电气、宝马Mini和泰格豪雅的付费赞助。二是“传统媒体+VR”将使得传统媒体通过打造渠道而盈利。传统媒体的优势是善于制作内容,但是新媒体崛起的经验表明,只做内容而忽视渠道很可能会处于劣势。因此,传统媒体应该做到内容和渠道并重,占据VR这个渠道,为自己带来商机。三是传统媒体可以利用VR的衍生产品带来收入。VR对观看设备的要求较高,受众如果需要体验VR技术,就必须要购置VR眼镜、头套等可穿戴设备。而这些产品,在传统媒体搭建的VR平台上都可以出售。

2.5  有利于传统媒体实现跨界融合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跨界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互联网正在将行业间的壁垒打破,媒体不再单纯地是一种传播工具,而演变成了一种“综合经营体”。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互联网使得一切皆有可能。“VR+媒体”出现以前,“VR+游戏”“VR+教育”“VR+出版”等就已经出现,今后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设想,传统媒体在打造VR平台比较成熟以后,也可以成为综合服务提供商,为什么不可以是“VR+媒体+游戏”或“VR+媒体+教育”呢?实际上,有的传统媒体已经开始跨界的融合,用游戏来报道新闻就是一个尝试。

3  “传统媒体+VR”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1  VR在技术上尚未完全成熟

VR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目前的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但在技术上还没有完全成熟。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瓶颈。

其一,VR设备带给观看者的眩晕感尚无法克服。产生眩晕“有三大主要原因:一是画面质量自身存在问题;二是模拟眩晕症;三是延迟眩晕症”[8],而要解决用户佩戴VR设备产生的这种身体上的不适感,一方面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也需要业内尽快制定出眩晕程度控制标准来[8]。

其二,目前和传统媒体结合起来的VR技术实际上大多只是一种弱VR技术,也就是360度全景视频,和用户真正使用可穿戴设备进行“沉浸式”观看还有一定的距离。

其三,目前VR技术在便捷使用性上并未得到完全体现。如果用户要真正使用“沉浸式”VR系统,就必须要购买头盔等可穿戴设备,这些设备一方面价格较高,另一方面穿戴起来也很不方便。新媒体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其在很大程度上与手机结合在了一起,手机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通信设备,VR技术如果不能和手机技术相结合,想要复制新媒体的成功恐怕就比较困难。

3.2  制作VR短片的成本较高

VR短片的制作成本一般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要高,这种高成本分别体现在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上。从财务成本上说,一方面,消费者需要购置专门的VR可穿戴设备,这与其花几元钱就可以买一份报纸(期刊)或随时在手机上免费使用“两微一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就VR视频的制作者而言,要制作一个VR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例如,甘内特旗下的《得梅因纪事报》(Des Moines Register)制作《变化的丰收》VR报道的总花费接近5万美元,远远超过了制作一段普通视频的成本[9]。而《纽约时报》为保证拍摄出效果完美的VR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拍摄新闻的现场,其制作的19段VR产品内容,耗资竟达几百万美元,这绝非是一般的媒体可以承受的成本[2]。从时间成本上说,制作一段VR视频的周期很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得梅因纪事报》制作《丰收的变化》时,拍摄时间长达3个月,这几乎等同于一部普通电影的拍摄时间了,如果加上后期制作时间,整个VR视频制作的时间将会更长。

3.3  业内的准备尚不充分

在经历了新媒体的倒逼效应之后,传统媒体虽然早已对下一次的转型升级有了心理准备,但是VR的浪潮来得过于快速,多少还是让传统媒体有些准备不足。首先,目前VR视频的资源还比较少,面对日渐擴大的VR市场,传统媒体的VR供给能力还需要大幅度提高。其次,对于如何构建VR的内容,传统媒体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如果只是将纸媒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转移到VR上,那么这还远远不是“传统媒体+VR”,传统媒体需要做的是真正具备互联网的思维,以用户为中心,致力于打造VR的精品而不是仅仅提供信息。最后,目前传统媒体中的VR人才还比较稀缺,“因为VR人机虚拟多维界面的本质就告诉我们一切不再简单,影象摄录、三维场景、模型建立、后期编辑、交互制作、特效制作、界面设计、发布测试等等如此细分的工作,没有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又如何能够完成”[10]。这是传统媒体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自新媒体兴起以来,传统媒体在渠道方面的劣势暴露无遗,新媒体利用速度、互动、粉丝等方面的优势对传统媒体形成全面的“碾压”态势。VR作为一种现象级的技术,为传统媒体实现更深层次上的转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浸新闻”的出现就是传统媒体开辟新的传播渠道,抢占受众市场的明证。而今后传统媒体需要做的,是以渠道为中心,改变内容产品的生产方式,实现与VR技术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王砚.关于VR技术对国内媒体生态圈影响的几点思考[J].科技展望,2016(17):283.

[2]赵金.VR新闻及对媒体融合转型的启示[J].青年记者,2016(13):49-51.

[3]环球网.球迷福利!BBC将以VR方式呈现世界杯赛事[EB/OL].(2018-06-01)[2018-06-15].http://tech.huanqiu.com/diginews/2018-06/12142838.html.

[4]韩丹.新闻记者离VR还有多远?[J].中国记者,2016(4):126-127.

[5]孙晓璇.“VR+新闻”处在起步阶段 VR直播怎么玩[EB/OL].(2017-05-24)[2018-06-15].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524/c40606-29295537.html.

[6]李雪昆.新华网让新闻更近VR视角感受不一样的回家路[EB/OL].(2018-02-27)[2018-06-15].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227/c14677-29837537.html.

[7]夏德元,付玉辉.Colcule.VR,“烈焰”还是“虚火”?[J].传媒评论,2016(4):33-35.

[8]周敏,李一男.虚拟现实技术(VR)视野下的数字出版发展探究[J].科技与出版,2016(6):110-113.

[9]俞哲旻,姜日鑫,彭兰.《丰收的变化》:新闻报道中虚拟现实的新运用[J].新闻界(9):61-65.

[10]冯林.传统媒体应对VR技术策略[J].采写编,2016(2):55-56.

猜你喜欢
传媒媒体融合传统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以高铁为媒介的辽宁城市旅游广告投放效果分析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大众语言艺术与现代视听传媒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