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词梅花意象的情感寄托与象征

2020-09-06 13:51邓诗亭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4期

摘  要:蒋捷在《竹山词》中写下许多意蕴深厚的典型意象,其中竹意象是人们最熟悉的,但在其笔下,梅同样是高频出现的意象,有不输竹意象的文化深度和广度。蒋捷借之或缘物寄情,或借景抒情,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在蒋捷的词中,梅花主要寄托了蒋捷面对元人时凛然不屈的民族精神,而在宏观壮丽的家国情怀之外,梅花也是他个人细微的生活体悟和社会阅历增长的见证。

关键词:竹山词;梅花意象;遗民情怀;审美精神

作者简介:邓诗亭(1996.12-),女,汉族,四川达州人,湖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3

提到蒋捷笔下的植物,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竹。竹自古就代表着坚贞不屈之士,如竹林七贤,后世王国维也总结道“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欤?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其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焉。”正如王国维所言,竹“与君子为近”,蒋捷也发现竹的特质恰好完美体现了自己虚心坚节的精神,故在《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中写“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并自号竹山。

诚然,对蒋捷而言,竹的确是一个能将他人生高度概括的典型意象,但在蒋捷笔下,梅花同样不应被忽视,作为《竹山词》中高频出现的植物意象,梅也被赋予独属于它的深刻内涵。梅花赛雪欺霜,清冷脱俗,反映了蒋捷人多种人格精神,主要是蒋捷作为国士与文士的情感表达。本文将对《竹山词》中提及梅花的词作进行分析对比,试看蒋捷如何借之抒发自己的心怀。

一、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

纵观蒋捷笔下一百零一首词,据笔者初步统计,提及梅花的词就有二十一首,题咏之作中也有《翠羽吟》(绀露浓)《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两首专咏梅花,甚至将之拟作仙子,其对梅花的喜爱和重视可见一斑。蒋捷爱梅,既由于他个人与梅花有共通之处,还受到一定社会文化影响。

梅花不是文学中的新意象,但在宋代之前的文人对梅花的描写多停留在粗略描摹,没有特意捕捉梅花独有的神韵,导致作品中梅花与其他花卉一般无二。爱梅之人历代有之,而至宋朝,爱梅赏梅成为一种常态。不同于唐的华丽张扬,宋人尚雅,重气格,气质卓绝、清幽出尘的梅花自然是他们的欣赏对象,并形成赏梅风气。无论北宋初期有着“梅妻鹤子”之名的林逋,还是南宋晚期写下《疏影》《暗香》的姜夔,都对梅花激赏不已。关于这一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也有提及:“《离骚》遍撷芳草,独不及梅。六代及唐,渐有吟咏,而偶然寄意,视之亦与诸花等。自林逋诸人递相矜重,‘暗香‘疏影‘半树‘横枝之句,作者始别立品题。南宋以来遂以咏梅为诗家一大公案。江湖诗人,无论爱梅与否,无不借梅以自重。”

但到了宋末元初,也就是蒋捷所生活的这个特殊时期,梅花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宋,这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军事上却屡屡遭受外族侵扰的朝代经历了太多苦难,而在它被元所取代的那一刻,这种苦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畏寒冬风雪,独自傲然绽放的梅花,正如所有身处蒙元铁骑下、破碎山河间却风骨凛然的名士。他们眼中的梅花,不仅仅是高洁幽雅的化身或自身意志的显现,坚贞不屈的梅花更象征了他们那种洁身自好,永不低頭,宁愿当亡宋遗民也不愿委身事元的气节。蒋捷作为遗民中的典型,更是将这种气节坚持到了极致,“元初遁迹不仕,大德间,宪使臧梦解、陆垕交章荐其才,卒不就。”即使面对元朝政府的主动邀请仍不为所动,所以《竹山词》中多处出现梅花,以及蒋捷对梅花的深爱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文士之情——生活的诗意

蒋捷对梅之爱首先从其外在开始的,因梅的外形优美,蒋捷常常将之引入词作,从中不难看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周遭事物的细微观察。

梅花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的自然美。梅枝遒劲,有阳刚不屈之气,梅花幽雅,有纤弱高妙之感,一刚一柔,二者互为衬托,将梅的形态之美凸显到极致。清冷缥缈的梅香也为历代文人赞赏不已,姜夔有名作《暗香》,此名就是对梅香的最好解读。而蒋捷对梅观察细致,常根据梅本身的特点,把之完美融入自己所造词境,成为营造风雅氛围的要素。如《永遇乐·绿阴》中的“梅檐溜滴,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一句,蒋捷特地用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的典故。梅枝搭在屋檐上,粗粝的屋瓦与虬曲的梅枝中间点缀着玲珑可爱的梅花,这幅图画就构成了独具审美情趣的“梅檐”。

又如《木兰花慢·冰》其二,本是赋冰之作,最后一句“多少梅花片脑,醉来误整香篝”是整首词中的点睛之笔,其中提到的“梅花片脑”,据段成式《酉阳杂俎》和洪刍《香谱·香品》记载,这种香料是以龙脑香树干中的树高制成的结晶体,莹白如冰,俗称冰片,又曰梅片。蒋捷正是捕捉到梅花与冰均细碎轻盈,洁白精致,又都是只有冬季会出现的事物,而梅花本身的香味是清幽淡雅的,正与龙脑香气类似。如此,梅、香料和冰就有了连接点,通过“多少梅花片脑,醉来误整香篝”一句,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蒋捷醉醺醺地整理熏笼,正是因为在他的朦胧醉眼中,误把眼前的碎冰当做梅片香料,多么风雅的“错误”啊。

梅不仅自身姿态美丽,同时,它作为一种在冬末开放的花,勾起人们对即将到来之春的期待,对春的期待就是对人生、对未来的期待。在《昭君怨·卖花人》中蒋捷就借梅花表现春季人间的生机,展示自己积极活泼的一面:“帘外一声鸡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桃花。”生动记录了听闻卖花人沿路叫卖,小姐欲买春花,却又犹豫不定的生活场面。梅花和桃花一闹一静,各有风姿,又均宜簪宜插,所以这位小姐不好取舍,但蒋捷作为爱梅之人,在写这句的时候将梅花放在桃花之前,显然已经给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二)国士之志——人格的张扬

自然万物能够使人获得审美体验,人在体察万物之时总是会不自觉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心思细腻,感受丰富的文人更是如此,当他们看到能使自己联想起个人境遇的特殊景物时,很难不产生“物与我同悲”之感——“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而为抒发积郁于心的复杂感情,他们往往会有意识地选择与其心境相符的客观事物,将主观情感不着痕迹地寄寓其中。蒋捷之所以如此爱梅,不单纯因为梅风姿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梅身上寄托了自己复杂的人生经历与深沉的思想感情,梅花不哗众取宠,不媚世俗的态度,正是蒋捷在自我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生命又遭到异族威胁的情境下,始终坚持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真实写照。

梅有多种色彩,红、黄、粉、白,独有白梅最能代表蒋捷的国士之心。蒋捷年轻时有过一段灿烂的日子,于咸淳十年中进士第的他曾写下不少升平之作,那时他笔下的梅花,俱是热闹鲜活的,没有清苦之气。其描写临安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元宵节之作《花心动·南塘元夕》是很好的例子:本词首句“春入南塘,粉梅花、盈盈倚风微笑”中的梅花,是温柔的粉色,蕴含着春回大地的生机,也体现了他在元宵佳节快活的心情。同样是纪念元宵节,他在《高阳台·闰元宵》中提到的梅花是:“梅梢一寸残红炬,喜尚堪、移照樱桃。”此处写的是红梅,樱桃本是果木之名,以喻女子口唇,代指了心爱的佳人。梅花、蜡炬与佳人的嘴唇的颜色都是鲜红的,蒋捷正是通过这一点将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了配色和谐统一的元宵幽会佳人图。

人在欢乐的生活中很难有深刻的人生体悟,他自己也曾感叹“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贺新郎·秋晓》)在莺歌燕舞的少年时代,目之所及,俱是色彩鲜艳,喜气太浓的梅花,这些脂粉色太轻浮,不足以承载家国天下,而借梅花记录的都是他早年的优游,内容浅薄,不能与中晚年时期相比。随时局变化蒋捷不再吟咏红梅粉梅,而是将目光转向“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白梅,其《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就是词集中典型的赋白梅之作,词中被尘埃玷污后狼狈的白梅,与因奔波流浪而形容憔悴的自己如出一辙。蒋捷笔下的梅花由红色粉色转向白色,正是其心态变化轨迹的显现,杨慎在《词品》卷二称本词“幽秀古艳,迥出纤冶秾华之外”,乃“小词中《离骚》”。

蒋捷以梅自比。南宋末年,元人大举入侵,宋朝河山被无情践踏,国家倒悬,生灵涂炭,人民失去家园被迫流浪。正值中年的蒋捷饱受战乱之苦,很长一段时间居无定所,四处漂泊,期间写下了《贺新郎·兵后寓吴》《阮郎归·客中思马迹山》等羁旅思乡,感叹世事的作品。此时蒋捷看梅,早已失去年轻时怡然自得的心情,如今处于元人铁骑下的自己,正如那被严冬无情折磨的梅花,故其笔下的梅由早期的欢欣浅薄一转沉郁愁苦——“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梅花引·荆溪阻雪》)本词是蒋捷在流浪途中,遇到大风雪之时写成,描述了自己遭遇逆风阻雪的恶劣天气,无法行船的无奈,以及回忆旧时繁华安逸的失落忧愁。本时期的蒋捷,生理和心理都因宋元交战备受折磨,对残酷敌人的愤恨和盛世覆灭的哀恸始终萦绕在他心头,而妻离子散、孤身一人的漂泊更加重了痛苦的程度。此刻,被大雪覆盖的梅花成了他唯一的安慰和寄托。那独自默默承受“风刀霜剑”摧残的梅花,似乎与自己一样,也心怀无法排解的愁苦,自己孤身一身,而梅花也茕茕孑立,看着梅花就看到了蒋捷自己。这是一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共情,梅花就是蒋捷,蒋捷就是梅花。

蒋捷引梅为同调。纷飞的战火打破了南宋偏安一隅的幻梦,战争期间人民流离失所,蒋捷在这段时间亦饱受漂泊之苦,但他从未想过向元人投降示好。至南宋战败,被元取代后,也仍坚持自己的原则,维护民族精神义不仕元,独居太湖之滨的竹山,成为宋朝遗民。当时投奔元朝谋求生计的人如过江之鲫,但蒋捷从未因此改变自己的立场,始终保持本心,将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所以即便生活潦倒,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低头。蒋捷常用寿词来阐明自身立场,在为友人祝寿之作中劝勉他们坚持原则,同时也借其暗示自己已先做出表率。他在送给朋友的贺寿词《念奴娇·寿薛稼堂》中,就劝勉这位薛姓友人慎重决定当下的人生轨迹:“进退行藏,此时正要,一着高天下。”对友人所说实际上就是蒋捷对自己的要求,他认为在易代之际,一定要坚守民族气节和人生大义,他的确也是如此做的。然而许多人还是背离民族立场进入元朝,在蒙元统治下为民为官,在这种大环境中,蒋捷很难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时常产生孤独之感。感情无处寄托,心事无人能懂,故蒋捷将目光投向了梅花。

梅花面对恶劣的天气不屈不挠,在风雪的淫威之下仍然能够傲然绽放,正是心志坚定,不怕折磨的君子,故蒋捷将之视为与自己共襟抱的朋友。在坚持不向元朝低头的漫长年岁中,他不再是一个人默默坚持,有梅花与自己作伴,所以每当他写到与国仇家恨相关的作品,梅花总是成为他的依托对象。《南乡子·塘门元宵》中的“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尾犯·寒夜》中的“浩然心在,我逢着、梅花便说。”等,均是他把梅花当做与自己一样,坚守气节的知己。

蒋捷不仅将梅花引为同调,有时还借梅花向天地呼唤民族精神。《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就是这种呼唤的体现,同为赋梅词,本词所写之梅不像《翠羽吟》(绀露浓),把梅花当做纯粹审美客体进行“粉冻霁英”般细致勾勒,也不单纯是将梅花拟做人格高洁的君子引为同调,最重要的地方是蒋捷以本词为落梅招魂,借梅花呼唤自己欣赏的人格精神。

在本词中,梅花所面对的就是蒋捷自己所面对的,他将自己的经历与精神都赋予了梅花,而其中“俯视春红,浩然一笑,吐山香些。”一句,则是对梅花君子之品格的绝妙描述——梅花不与春季之花为伍,正如蒋捷独守本心,坚守遗民立场;梅花面对其他诸花对春光的争夺和彼此间的嬉闹只是淡然处之,正如蒋捷对奔赴元朝谋求利益的“春红”们不屑一顾,甚至坚持拒绝元朝主動递来的橄榄枝;“浩然一笑”让人想到孟子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蒋捷正是如此要求自己的,他也的确做到了让这股浩然之气“配义与道”;“吐山香些”并非单纯表明梅花生长在山野之间,故称其味为“山香”,更深层的含义是:因不与春花同流,梅花才开在人迹罕至的山间,吐露独属于它的芬芳,正如宋亡后蒋捷从未结党结社,独居竹山,其创作的词也鲜有应酬唱和之作,抒发自己的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