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作家杨绣丽:一片真情书写“集体雷锋”

2020-09-06 13:55窦芒
雷锋 2020年8期
关键词:纪实官兵作家

窦芒

第一时间,记录军队文职护士的战“疫”故事

“突如其来的疫情,能透视作家内心的光明与黑暗、道德与善良,也是检验一名作家是否具有责任和担当的一次大考……”这是近日上海女作家杨绣丽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说的一段话。

杨绣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协创联室副主任、上海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并兼《上海作家》杂志副主编。近年来不仅诗歌散文佳作频出、获奖连连,更引人注目的是从2013年开始,她先后出版了 “军魂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专著,被读者和网友称为“作家中的迷彩派”“女诗人中的軍粉”。

与时代同行,为勇士放歌。在这场战“疫”中,杨绣丽和许多上海的作家一样,第一时间用真情记录这场“战役”。《上海纪实》电子期刊上已经推送的30多篇抗击疫情纪实作品中,杨绣丽的《二月的孔雀蓝——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文职护士抗疫故事》,以新颖的题材、独特的视角、细腻的文字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文职干部是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后的一支特殊队伍,为记录这一“特殊群体”在抗疫一线的工作生活和心理状态,杨绣丽一直与她们保持联系,近2个月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写作体验:担心与崇敬交织,快乐和悲伤交集,许多次为她们感动落泪……终于,作品在第一时间完成,鼓舞着更多战“疫”一线勇士的士气。

“对军人的尊崇,是我爱兵写兵的初心”

对军人难了的情结和真诚的崇拜,是杨绣丽爱兵写兵的初心和动力。

机遇总是垂青事前有准备的人。2013年6月,因黄浦区“文化拥军”的需要,杨绣丽领受了写作出版南京路上好八连报告文学专著的任务。作为女性作家,如何把握大体量的军队题材作品,她既觉得使命光荣,又深感挑战巨大。

“把主要功夫用在采访上,靠丰富的思想使作品有立意,抛掉性别意识……” 杨绣丽给自己提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她深入连队与数十名官兵交谈;她远赴山东、安徽、江苏,走访好八连驻扎过的地方和历任连队指导员、连长;她走访连队周围的居民、孤老,让他们讲心中的八连;她勇敢自信地向10多位将军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经过两年的采访和写作,《永不褪色——南京路上好八连纪实》在好八连进驻上海南京路65周年之际出版发行。当年亲历上海战役的迟浩田上将欣然为该书题词作序。序言中写道:“《永不褪色》全面阐明好八连精神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深远意义。既是好八连听党指挥、永葆本色的全景展示,又是人民军队浩气长存、继往开来的历史缩影,更是上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真实写照,堪称新形势下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精品佳作,值得广大官兵和青年朋友认真研读。”

“军事题材同样需要用诗的韵律去表达”

“虽然是命题作品,是部队题材,同样需要作者用诗歌创作应有的情感、心灵和技巧去把握、去表达。”为写好当代军人,杨绣丽这样要求自己。

《永不褪色》的成功写作出版,使黄浦区“文化拥军”的又一项目——撰写全国首家“模范消防中队”事迹纪实文学的任务再次落到她的肩上。好八连的形象还不时在脑海中浮现的杨绣丽,又被消防官兵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所感染。

她一次次来到南车站路500号那个干净整齐的营院;一次次来到营区三楼,俯瞰院子里一群年轻朝气的战士认真训练;一次次在会议室里和战士们进行交谈,和历任指导员、中队长进行交流。这本书写作时间紧、采访任务重,杨绣丽就像消防战士一样打了一场突击“硬仗”。

作为献给建军90周年的一份厚礼,《蹈火英雄》于2017年八一前夕如期出版。公安部领导在《赴汤蹈火,朝夕奔梦》的序言中写道:从这部长篇纪实中,看到来自上海黄浦江畔的公安消防官兵,用担当、用勇气、用胆略画出的闪亮橙色轨迹、谱写的青春风采。他们的高尚情操、优良作风、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值得全国公安战线官兵学习和弘扬。

武警上海执勤第十中队自1982年进驻南京路接替“南京路上好八连”勤务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二等功10次、三等功 19次,荣获16项全国性荣誉,被驻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霓虹灯下新一代”。

怀着对十中队官兵36年如一日在南京路为民服务的感动,饱含对人民子弟兵守一方平安的崇敬,杨绣丽又历经一年多的采风、座谈、采访、写作和反复修改,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风展红旗》。2018年10月18日,在上海南京路广场举行的首发仪式上,一位慕名而来的读者说:“军队在群众的眼中是神秘的,但通过作家杨老师入木三分的描写,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战士出现在了我们眼前。这本书让我们更多地知晓了新时代的军营,更加理解尊崇新一代的军人”。

猜你喜欢
纪实官兵作家
作家谈写作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郑州擂台赛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