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视角下“时间银行”对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的改进

2020-09-06 13:30谢祎任政亮黄业敏尹若晗陆恩帆刘晨鸿
公关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时间银行研究展望区块链

谢祎 任政亮 黄业敏 尹若晗 陆恩帆 刘晨鸿

摘要: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和“时间银行”的兴起,居家互助养老模式也应迎来新的转机。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现实背景,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本文基于区块链视角下构建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并就相关探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展开了调研,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对“时间银行”的推动作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居家互助养老 时间银行 区块链 研究展望

一、研究背景与立意

当今时代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家统计局定期对人口的普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大陆60岁以上的老人人口增长迅速。截止2019年底,我国大陆60岁以上的老人人口在总人口占比重高达18.1%。国家统计局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增长进行预测,经过合理的预测估计发现,照此趋势,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将占总人口的21%,同时65岁以上的老人人口也持续增长,到2025年的这一份额为总人口的13.7%。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将进一步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作为特大城市,广州更具典型性。广州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走在中国前列,就地区特点来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广州市最新公开的老年人口数据,截止到2018年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人数为169.27万人。根据国际社会通用标准,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为人口老龄化率达到20%及以上。广州市越秀区、海珠区和荔湾区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广州市存在“纯老家庭”人口超过20万人。“纯老家庭”指的是子女不在父母身边照料,家庭主要成员为6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独居或同居的老人在養老方面需要外界的帮助,现阶段单靠政府和社区还远远不够。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给我国现有的养老方式和养老条件形成了无形的压力,社会和家庭更是十分关注能否建立和完善从国情出发、经得起考验的老人服务体系,是否能切实保障与扩大全社会服务的有效供给,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紧迫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家庭功能变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中子女照顾老人存在问题,而请保姆护工等高成本的社会养老模式又无法被现代家庭所广泛接受。面对以上现实情况,我国需要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帮助应对养老服务的短缺问题。居家互助养老模式,正是通过人们互帮互助帮助对养老服务的产生有效供给,有需求老人可以就近在社区获得养老服务,从而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发挥积极作用。居家互助养老模式提倡“服务当下,享受未来”的理念,鼓励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有能力的人对需要养老服务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对其服务时长进行记录,转化为时间币储存到“时间银行”中;当志愿者需要他人帮助时,可以从累计的志愿时长中抵扣服务。这种方式与社保相似,但又更直接地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供给匮乏的问题。国内这种模式首先在南京、重庆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其中广州市的“公益时间银行”在2019年也正式落地,虽然运作方式、运作规模还有待完善和发展,但加入区块链技术,则未来可期。

近年来我国养老模式不断探索,对于这个居家互助养老的社会热点,提倡自我养老、自我服务的生活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居家互助模式中,但其在城市应用方面还不完善和普及,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区块链技术处于风口,居家互助养老模式也应迎来了新的转机。

本文对相关背景进行梳理,基于区块链视角下对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和“时间银行”的理论进行综述和评价,并结合相关实践探讨其在内容和创新点中的应用,立足于广州地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对“时间银行”的推动作用奠定基础。

二、研究综述与评价

(一)国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时间银行”这一理念最开始由美国的埃德尔·卡恩( Edgar Cahn)教授提出。其被提出的背景正值美国面临80年代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人力资源被大量浪费的现实问题。卡恩教授设计并创立了“时间银行”这一模式。而“时间银行”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构成互助养老模式,很快在全世界范围内激发了人们兴趣,各类相关实践也纷纷开启。

1.社会资本理论对“时间银行”养老服务研究

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已被学者广泛证明,在国外对社区和邻里研究(Jennings,2007)和长者看护研究(Barrettp,2018)不约而同的指出“时间银行”对加强社区内的“社会资本”具有积极作用。埃德尔·卡恩( Edgar Cahn)指出培力赋能是“时间银行”的关键(Cahn,1986)。Judith Lasker对“时间银行”的优点从两个方面阐释,一是增强当地的社会资本并让会员对社区更加认同,二是对会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有改善作用。

2.联产或协同消费理论重塑社区关系

埃德尔·卡恩( Edgar Cahn)认为时间银行的核心是联产理论(Cahn,2004)。卡恩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经济以“金钱”为基础具有逐利性。他认为应该通过社会资本的增加,重新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将会产生诸如不平等、政府信用下降和社群瓦解等社会问题。“时间银行”的联产理论认为,其可以产生增强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瑞士面临着严重人口老龄化,“时间银行”作为帮助养老的突破口之一,已被瑞士联邦保险社会部开始着手进行设计。

3.欧洲国家建设“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案例分析

在欧洲部分国家,例如德国和英国,已经开设了一定规模的“时间银行”,并成为养老服务的中介,帮助他人养老的会员们可以将对他人的服务进行量化并在“时间银行”进行储存;当会员需要享受他人服务的时候,就从“时间银行”中提取自己账户的时间。在德国开设的“时间银行”中,分析得出,同一个社区的老年人有统一的住所——通常是共同购买一栋别墅。较为年轻、行动便捷的老人优先看护较为年长者;某些地区还有大学生加入项目,大学生可通过照顾独居老人获得房租的减免优惠。这实质上是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

“时间银行”的互助模式在后续被许多国外文献肯定,但同时也有一些质疑被提出。“时间银行”的支持者认为,“时间银行”在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都具有价值。“时间银行”的质疑者Frank Fisher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其认为时间币将对市场秩序产生破环、造成市场混乱;Barr对“时间银行”的评价是由于存在服务供不应求会造成时间币的过度发行,引起“通货膨胀”。因此,时间币并不具有超越常规货币的优越性。“时间银行”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组织机构的影响,一些组织机构不具有可持续性将导致“时间银行”系统的不稳定。互助养老模式和传统志愿服务模式的区别是服务时间的储蓄-提取,即有偿和无偿的问题,但在运行过程中时间币如何进行兑换,由此会不会引发其他问题这仍然值得思考。

(二)国内研究综述与评价

1.“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

国内文献现阶段对“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的研究较少。有学者在研究分享经济的过程中把“时间银行”作为其中一个案例(王宁,2017)。从社会学分析视角出发,王宁发现“时间银行”会因文化资本的匹配性强化社会区隔的现象。而对于“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多数文献都认为应该将政府作为核心,构建养老服务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强化激励作用、信息化建设,并培养其可持续的自我发展(Goldman, 2017)。有学者认为公益和市场并不是割裂的,某些市场经验可以为提高公益效率提供帮助。也有学者对于时间银行在居家互助养老模式中的运行提出看法。程成提出可以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时间银行”的建构。双边匹配的决策模型和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以作为“时间银行”的理论基础,帮助服务者和需求者进行匹配以及做出服务质量的评级(程成,2015)。

2.“时间银行”助力居家互助养老在实践中的运用模式

“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已经在全国多个地区进行实践。上海市的“老年银行”初探,可以追溯到1998年。“时间银行”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的规范条例及运行制度。《上海老年生活护理互助会(试点)管理办法》对一系列规范做出了详细说明。台湾地区也早有“时间银行”案例,其于1995年设立了第一个“时间银行”,并由台湾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大力向台湾各地推广。大量民众加入志愿者服务站,其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为自己积累时间币。

“时间银行”的价值被国内大部分相关文献所肯定,同时也有一些现实问题被指出。很多学者认为,“时间银行”能够帮助养老服务,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有学者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对时间币的运用进行研究,并得出了时间银行能够很好的弥补现有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的不足,具体体现为节省费用和增加老人对社区的认同感两方面。对于“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杜鹏、陈功等学者发现了时间币在应用于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的不足,包括通存通兑、劳动价值难以衡量等。陈功、黄国桂则认为,从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视角看待时间币,其不仅不能具体的反映劳动,而且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在中国是否具有可行性也值得探讨,有学者认为运营主体可能不具备合格资质;社区和社会的组织运营能力、民众对其能否信任也无法得到保证;政府以及社会各级力量满足“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模式构建要求的相关能力也要进一步加强。

(三)区块链视角的引入

时间银行的关键在于时间货币,通过从宏观层面上,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应对时间货币存在的“通存通兑”问题。但从微观层面看,基层运营机构还不具备成熟的公信力和运营能力,这将削弱管理体系的作用,不利于时间银行的激励机制的实现。所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来构建“时间银行”,是对其运营模式的创新,使时间银行和社区养老实现更好的融合。

已有中外学者的研究指出,区块链技术对制造信用能够提供帮助。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其能够不依靠于任一单一主体,从而提高人们对于“时间银行”的信任。在现实生活中,区块链技术尚未引入“时间银行”的构建。已有的“时间银行”采用中心节点的记录方法,发行和结算时间币都要通过某一个中心进行。这极大的影响时间银行运营机构的公信力,而且易发生信息泄露而威胁用户安全并造成损失。并且,这种完全依赖于一个中心的功能结构,对于时间币而言,其发行和流通的信息透明度便不能保障,在结算方面也由于极度依赖于中心系统而存在很大的不便利性。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能很好地弥补现有时间银行系统的不足之处。

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块链与“时间银行”结合的相关应用型研究还较为新颖,区块链技术构建“时间银行”能够将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共享,这一信任机制对“时间银行”的发展帮助巨大,具有发展前景。

三、研究思路与展望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情势日趋严峻。国家对此表示重视。在《“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号召下,本课题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组织老年人积极投身于社会支援活动,拟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对广州市“时间银行”现状进行调查,并理论分析区块链技术和“时间银行”的适配性,使区块链对“时间银行”的构建产生助力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对“时间银行”的改进和推广。

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明确“时间银行”运行模式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广州市已开展的“时间银行”和区块链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描述归纳其现状、特征及应用前景;其次,采取问卷调查和描述统计的方法对广州市居家养老模式下广州市志愿者以及老年人对“时间银行”态度进行实证研究,再次,利用理论研究对区块链技术和“时间银行”的适配性进行分析,并推演其是否能够作为“时间银行”推广和升级的技术手段;最后,得出结论,在区块链视角下对“时间银行”的推广和改进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来进行理论方面的准备;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访谈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理论分析方面主要运用理论推演的研究方法分析区块链技术和“时间银行”的适配性及其推动作用。

(二)研究展望

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过程中,可以将本课题的创新点归纳如下:

1.区块链视角下,“时间银行”对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的推广和改进具备理论基础

通过官方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通过对新闻报刊以及论文资料等分析得出我国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现有的一些时间银行的案例进行整合分析,来进一步研究在助力居家养老模式的视角下,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

2.广州市“时间银行”应用现状分析

(1)广州市“时间银行”案例分析。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调研广州义工联以及广州公益“时间银行”义工服务站点等广州现有“时间银行”案例,了解广州市“时间银行”应用现状,具体包括:资金投入、运行机制、参与人数、服务效果等内容。

(2)广州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模式下“时间银行”态度实证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对广州市社区的老人进行调查,了解老人们对于“时间银行”的态度及老人内心真正对于“时间银行”的需求和建议。

(3)广州市志愿者对“时间银行”态度实证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广州市青年、中年群体,了解志愿者对于“时间银行”的态度及建议。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时间银行的理论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论文和数据,了解区块链技术和“时间银行”项目的适配性,分析区块链技术“时间银行”发展的推动作用。

4.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通过对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和“时间银行”相关理论分析,调查广州市“时间银行”实践情况,基于区块链视角下我们得出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居家互助养老模式存在着不足之处,并提出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的助力于时间银行在居家互助养老模式中的运用,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方式。区块链技术具有良好特性,例如较为安全、不可篡改、开放和匿名等,能够帮助解决“时间银行”模式下跨区域结算等现实问题,保证“时间银行”在我国的运营更加安全透明,切实发挥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针对性建议:(1)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性和可溯源性,能够解决时间银行运行中的服务时间记录问题;(2)区块链技术中具有的匿名性与信息的保密性,将为保护受服务老年的隐私问题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3)现状中国流动人口众多,区块链技术能为志愿者和老人建立一个跨区域结算的统一高效的运行平台。

(三)可能的创新点

1.研究内容创新

立足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与国家有关政策相联系,广州市“时间银行”试点在2019年正式上线,通过对其现状分析,提出改革推广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的针对性建议,积极推动老人参与社会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2.研究视角创新

将区块链技术与“时间银行”相结合,将创新性地解决“时间银行”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时间银行”运行中服务时间记录问题。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性与可溯源性,在记录“时间银行”志愿者提供的相关的养老服务时间和养老服务内容可以实现公平公正,同时也为现阶段服务者在未来提取服务时间提供了绝对透明的保证;

(2)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隐私泄露的问题。作为比特币中的基础技术,区块链技术将信息分为隐私信息与公开信息部分,其中我们可以将服务人与被服务人的服务信息公开,隐藏被服务人的服务项目,利用区块链技术中具有的匿名性与信息的保密性,将为保护受服务老年的隐私问题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区块链技术具有特有的去中心化以及开放性特征,进而为时间银行的结算提供便利,提高安全性。在时间银行中加入区块链技术,将提高“时间银行”的服务地域的跨度,并为众多想要加入时间银行的人提供一个便捷的方式。

基金项目:广州大学第十七届“挑战杯”作品竞赛校级作品一般项目 (广大〔2020〕号);2019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重点专业)“金融学”。

通讯作者:任政亮(1981.10-),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广州大学广州良师(青年教学新秀) ,研究方向:公司金融,创新创业教育。谢祎,黄业敏,尹若晗,陆恩帆,刘晨鸿为通讯作者指导的本科生项目组成员。

参考文献:

[1]JENNINGS J.Race,Neighborhoods and the Misuse of Social Capital[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7:1.

[2] BARRETT P,HALE B,BUTLERM.Family Care and Social Capital: Transitions in Informal Care [EB/OL].[2018-02-26].

[3] Cahn E S.A New Currency for the Welfare State ( Welfare State Programmers Discussion Paper No 8) [M]. London: Centre for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1986:37-41.

[4] LASKER J,COLLOME,BEALER T. Time banking and health: the role of a community currency organization in enhancing well - being[J].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2010(1):206-213.

[5]CAHN E S.No more throw-away people: The co-production imperative (2nd ed) [M]. Washington,DC: Essential Books,2004: 101.

[6]王寧.分享经济研究中的社会学分析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7(8):24 -33.

[7]GOLDMAN S.Block chain,putting, 2017:1.

[8]陈友华,施旖旎.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J].人文杂志,2015(12):111-118.

[9]程成.基于时间银行的居家互助养老模式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1.

[10]陈功,杜鹏,陈谊.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1(6):67-73.

[11]陈功,黄国桂.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发展、实践与创新—兼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之新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54(6):111-120.

猜你喜欢
时间银行研究展望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财税政策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山东推出“时间银行”应对老龄社会
制造业物流能力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在瑞士,“时间银行”能“养老”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