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仪微班会为抓手,培育小学生的责任担当品质

2020-09-06 13:57袁媛唐丹张惠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1期
关键词:礼仪责任小学生

袁媛 唐丹 张惠瑜

【摘要】礼仪属于道德范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体验性,是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重要途径。课题组依托微班会这一工具,从个人、家庭、校园、社区等几方面入手,开发系列礼仪微课程。在礼仪微课的推进过程中,让各种礼仪成为小学生的一种自觉表现行为,让他们在思想上,在行动中对礼仪的实质——责任,有更深刻的理解并逐渐形成责任担当品质。

【关键词】礼仪;微班会;小学生;责任

古圣人孔子说过,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世。荀子进一步阐述“礼”对人、事、国的重要性,没有“礼”,人无法生存;没有“礼”,事就办不成;没有“礼”,国家亦不得安宁。由此可见“礼”不仅是治理国家、安定邦国的基石,又是个人道德素质、文化修养的集中显现。

一、礼仪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责任担当品质的有效途径

道德与礼仪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富有生活实践性的礼仪教育,便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中提到,学校需要通过开展必要的礼仪活动,来规范小学生的言行举止。并提倡在重要场合和重大活动中升国旗、唱国歌,开展入队宣誓等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礼仪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一)内在责任需求是礼仪教育的根基

传统礼仪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曾经的礼仪、礼容、礼节等行为规范,更在于其丰富的内在精神价值,即礼的外在是规范秩序,内在则是仁义观念,责任担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有将朴实的品性和文雅的仪表两相结合,才是一个有修养的人,这是个体对自我的责任。

四岁孔融让梨敬兄、九岁黄香温席孝亲、诠释的是个体对家庭的责任。仁者张载一生为民为学,儒士顾炎武力主匹夫应为民族生存与文化传承尽责,这是个体对邦国民情的责任。礼仪教育之魂在于责任。可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小学生内求德行的端正,外求言行的方正,逐步形成责任担当品质。

(二)生活实践养成是礼仪教育的途径

中国是“礼仪之邦”,出行、坐卧、宴饮、婚丧、寿诞、祭祀、征战均有礼仪规范要求,“礼”的涵盖范围极广,关乎个体的日常生活准则,因而富有生活实践性。

既然礼仪源于生活,人们也只能在实际生活之中寻找礼仪的标准与圭臬。《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也提出了开展礼仪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生活实际来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寓教于乐,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际生活世界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奠基性价值与本源性意义,在实际教育中,应创设一种近似真实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以表演者或者旁观者的角色进行一种替代性体验,唤起学生的同理心,引导小学生从不同维度进行探究,以指导其社会行动。

礼仪是个人经由长辈、社会教化并凭借自己的努力才逐渐养成的。它是个体依照一定的规范逐步发展为自觉自然的行为,是一个日积月累并内化为自身一部分的过程。因而,开发一系列礼仪情境主题微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内在责任品质。

二、礼仪教育微班会在责任品质培养中的实践探究

基于礼仪教育以责任为核心的实质及其生活实践化的特性,课题组借助于用时短且灵活多变的微班会来开展礼仪责任教育。

(一)“短、快、小”微班会课内课外皆宜开展

微班会,就是微型班会,是指师生精心选择主题,敏锐地择取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直观的品德素材为德育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力求收到较好的实效性。

微班会的主题小,易切入,且目标明确,内容上紧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可与礼仪教育的生活实践特性相融,便于挖掘并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短小的微班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每天的早读、课间或周五的班会课时间进行,具有明显的灵活性。疫情期间,学生们无法返校,课题组便通过录制微班会的形式,开展礼仪责任教育,因用时短,收效好,颇受学生、家长欢迎。

微班会的素材来源广泛,其中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可以是一段视频、一张图片、一个故事、一首歌曲,一个当今的热门话题等。其常用的实施策略为:1.观看视频,交流心中感受。2.讲述故事,领悟其中道理 3.开展活动,分享活动体验。4.分享照片,养成良好习惯。5.善用比喻,迁移生活智慧。6.实现对话,学会换位思考。这些策略紧扣礼仪道德教育的实践性与体验性特点,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担当品质。

(二)开展礼仪微班会系列课程,微中授礼培责

本课题组构建的责任担当品质结构分为内在的责任和外在的责任,内在的责任是指对自己的责任;外在的责任是指对别人、集体、家庭、社会、环境等责任。课题组依照责任发展维度,开展礼仪教育,分别从个人仪容、家庭用餐、校园及社区礼仪几方面入手,形成系列微课程,培养学生的责任品质,具体如表中所列:

礼仪教育的微课构建框架(部分)

如课题组的钱丽珣老师录制的《防疫有我,爱卫同行》微班会课,以个人卫生礼仪为切入点,注重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担当品质培养的体验性与实践性。

1.直观先行——科学小实验

微班会以直观性非常强的小实验切入主题,让学生真切地看见并感受到,认真洗手便能远离细菌。短小的实验视频,因其时间短,主题鲜明,介绍清晰而吸引住了小学生的眼球,引发他们对洗手问题的思考。

2.实践体验——七步洗手法

1分半钟的小短片里向学生传达了一米距离排队洗手的礼仪要求,并示范七步洗手法来洗干净自己的小手。一张使用肥皂洗手的对比图片,进一步让学生体验20秒洗手后的理想效果,洗手不是做样子,而是对自己身体负责。

3.问答对话——洗手场合多

“哪些情况下需要洗手呢?”问题一经抛出,便唤醒学生回忆起日常生活中关于洗手的种种经验。他们的回答主要来自自身的生活体验,如饭前便后、劳动游戏后、公共场所回来后,因而具有较强的共鸣性与指导性。

4.课外延伸——心中有他人

使用过的口罩将接触口鼻一面朝里折好放入清洁袋,打喷嚏时避开人群并捂住口鼻,以免将细菌传染给他人。两张形象的图片向学生传达了做好个人卫生对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短短十分钟的微班会,既对学生进行了礼仪教育,也把责任意识传递给了学生,让学生明白做一个知礼,行礼的小学生,就是在践行对自我、对他人、对家庭以及社区的责任使命,并由此提升自我的责任担当品质。总而言之,礼仪教育是德行教育的基础,它们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但礼仪教育在外在的规范表现上,更具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本研究借助于短小精悍的微班会,开展礼仪教育系列微课程,在培养学生责任担当品质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彭敦遠.班会看“微”[J].中小学教育,2014(4):30—33.

猜你喜欢
礼仪责任小学生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谁的责任
责任(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