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云端”教学 为教育改革埋下希望的种子

2020-09-06 13:15刘佳张超邱瑞玲魏颖彭未风郭翰卿曲彤
天津教育·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云端教研疫情

刘佳 张超 邱瑞玲 魏颖 彭未风 郭翰卿 曲彤

写在前面的话:

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0年1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各培训机构也按要求取消各类线下课程。天津市各级教育部门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全力防控,同时开启大中小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工作。

直至6月2日,天津市小学一、二、三年级及特殊教育学校同步复课开学,全市公办幼儿园开园,实施了长达近4个月的“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居家学习生活终于告一段落。

根据天津市教育两委部署,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统筹课程教学研究中心、教育信息化与电化教育中心,组织开展天津市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用丰富、优质的“云课堂”资源保障了在线教学的顺利实施。30个亲子游戏案例、136节素质拓展课、264个初高三毕业班讲座、1254节非毕业年级课例、4000余个“优师优课”课例、5000余个优秀教学案例……陪伴学生们度过了居家学习阶段。

与此同时,天津市教育两委制定了《延期开学期间本科在线教学指南》,开展普通高校在线教學组织与管理的工作部署,统筹各方资源,为普通高校在线开学提供坚强保障。截至5月10日,全市高校开设线上教学323466门次,参与在线学习学生人数达23501947人次,参与学校在校教学教师人数达12509人次。“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云端”教学,保障了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也为教育改革埋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肆虐中华大地。2020年的春季学期只能以“停课不停学”的方式展开。为了上好在线课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各出奇招,为“停课不停学”作足准备。

全市统筹规划,积极应战“停课不停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蔓延的疫情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焦虑不安,还有最美‘逆行者带来的温暖。作为新时代的和平学子,一定要懂得感恩,感谢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2月10日,和平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明建平通过“和平智慧校园”平台给7万余名和平学子上了延期开学后的网上第一课。

备课阶段,南开大学为全校教师推出了“在线教学能力培训系列课程”,辅导在线平台操作、分享在线教学经验、提供教学案例参考,为教师的在线教学保驾护航。和平区充分挖掘区内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和平智慧校园”平台在教学管理、教学实施、精品资源、家校互通等方面的功能,实行“区域统筹”与“一校一策”相结合的工作策略,整体推进远程教与学。东丽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开展“筛选优质课资源和制作导学案”工作,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与集体备课活动。武清区教研室组建由“教研员一兼职教研员一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一镇街、直属校骨干教师”组成的各学科教学工作应急联系群,及时开展网络教研;建立每周必研、按需随研的常态化教研制度,做到“一周一计划,每周必总结”。滨海新区教体局学前教育室针对全区31800多位幼儿家长开展“延期开学期间资源推送线上问卷调查”,聘请区级骨干教师进行短视频录制,每周推送大、中、小班共45个活动和游戏内容。

1月30日,北京师范大学静海附属学校开启全体教师线上集体教研模式,为每个年级录制了2周符合校园实际情况的个性化线上课程视频。静海区蔡公庄镇教育办公室迅速启动了教师居家作业评改、教研备课、师生互动交流的新模式:四党口小学党员教师刘凯经过深钻细研,为全镇教师筛选并推荐适合的小程序“老师收作业”;蔡公庄学校党支部书记张景成组织中学部全体党员教师从天津市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平台筛选优课视频,做好推荐目录,录好操作视频。此外,东丽区苗街小学以学科组为单位,建立各年级教研群,形成每周必研、按需随研的常态化教研制度。

加强多元合作,构建线上研学共同体

“武汉封城后,当地除了生活物资需要各地支援外,教育方面也面临一些资源紧缺情况。”3月初,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姜志惠在手机里看到武汉教科院高中部主任华林飞发出的一条求援信息后,第一时间表态,全力支持武汉高三学生学习。当天,10名教研员一直工作到深夜,将此前录制完毕的高三优质视频课程进行了审核和选择。3月5日,51节高三毕业班优质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发往了武汉。

针对天津和武汉两地高考试卷不一致的情况,姜志惠表示:“虽然武汉高考使用的是全国卷,但是河北区的课程资源采取的是将各学科核心知识、高频考点进行专题讲解,如此一来课程的通用性很强,不受高考试卷差异的影响。”目前,武汉教科院的教师已将河北区这批课程资源纳入武汉云课程平台,供广大师生学习。姜志惠说:“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人员,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为武汉抗‘疫出力,我和老师们都倍感骄傲。”

居家学习期间,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大了,但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红桥区教育系统心系甘肃碌曲和合水两个帮扶区域师生疫情期间的线上教与学工作,及时将优质资源送到两地,助力区域战“疫”工作。为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最大程度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校与校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合作共享更加密切。

河西区借助“线上网格化教研管理模式”,形成教学园长、种子教师两支队伍线上研究共同体,实现了400余个幼儿游戏资源成果全部纳入区本资源库并全区共享。

滨海新区以大港四幼牵头的“保教质量发展共同体”(含6个民办园)达成资源共享协议。7个园所的16名党员教师通过网上教研、游戏推送等形式,突出良好健康习惯养成、五大领域有机融合、游戏精神、亲子互动等内容的集体备课,推送“停园不停教、故事传递爱、宝贝时间、美食推荐”等网上课堂,让近千名幼儿及家长积极参与到网上各种游戏中。据悉,疫情期间,滨海新区像这样的“保教质量发展共同体”有40多个,全部由局属园牵头,辐射民办和企事业园所227个。

此外,来自天津市5所高校、16所中学、18所小学、2所幼儿园的245位思政课教师“云”集天津科技大学,共同研学“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大课题。咸水沽第一中学教师张月阳、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李楠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备课经验,参会教师积极交流。

创新教学模式,保障居家学习“不掉线”

线上教学期间,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孙迪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环节中,每周以“任务闯关”模式发布实训作业,任务关卡明确了相关知识点和闯关奖励。该方式既能减轻教师批阅压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孙迪表示,回归线下课堂后仍会将项目式、任务式为代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引入常态化的实践教学中。

受疫情影响,天津市教育系统协同作战、统筹安排。自2月10日开始,全市各中小学开启在线教学模式;2月17日,南开大学等13所高校实行了首日在线教学;之后,其他高校也逐步推进。4个多月的在线教学不仅保障了学生们居家期间的学习,而且成为一次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大规模在线教学实验,为各级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河西区充分利用“河西特色课程平台”“河西在线课堂平台”的海量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全区共录制123节区级毕业班复习课以及全学段2000余个微课资源;持续深化河西区三级学科教研模式,前10周线上教研不少于200场次。宝坻区各中小学校领导深入网络课堂一线,包年级、包学科,随时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管理。在东丽区,刘台小学打造了以“网络导学+在线答疑”的网络教学模式,形成了网络教学“五步教学法”;双桥中学教师在区微课视频基础上,拓展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各学科开展得有声有色。

师生们积极创新,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快乐学习。滨海新区塘沽第三中心小学英语教师设计了一些小策略,如,单词接龙顺杆爬、个别辅导示范创编、绘制信息卡和海报等,指导学生线上英语学习效果喜人。滨海新区大港油田一中高三(8)班学生曹博颖“网集”了一群小伙伴,创建公众号“学习行动派”,真实记录了抗“疫”期间高三学子的学习和成长。滨海新区塘沽桂林路小学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小老师·微课堂”学科活动,线上发布活动,线下由学生录制微课,通过线上、线下展示交流,鼓励学生当小老师、讲数学、录微视频。北辰区欧铂城幼儿园通过特色阅读活动引导家长和幼儿彼此陪伴,建立爱的链接,一起感受阅读的快乐。

同时,各区、各校强化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通过学科课程设计、教与学过程、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互动等途径,引领学校和教师将“生活即教育、教学要合一”的思想融人线上教学环节。

疫情期间,宝坻区教育局开展“‘疫中情”,组织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取材摄影,用镜头记录战“疫”故事,让学生在拍照过程中学会观察与思考,在生活的大课堂中进行学习。北辰区宜兴埠第一小学因地制宜,开展了居家特色的劳动教育,通过“童心战‘疫,用爱筑家”等家庭劳动岗位技能培养活动,缓解学生压力,增进亲子关系。西青区各中小学结合学生的学情及自身办学条件、特色,选取不同内容和方式引领学生成长:杨柳青第二小学开展疫情期间的“阅读家计划”;霍元甲文武学校通过网络平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大寺中心小学、天易园小学、育英小学制定了具体的劳动实践指南,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布置劳动任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河北区光明小学六年(8)班在班主任张媛的带领下,打破空间约束,学生、家长、教师三方携手创作诗歌,最终完成了一部时长超过7分钟的朗诵作品,在特殊时期让学生们依然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也给即将毕业的学生留下一份特殊的纪念。

为做好“停课不停学”期间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及时检验线上教学的效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线上教学的實效性,以期实现对毕业班工作的精准施策,今年3月,河北区教育局利用智学网平台,首次通过网络在线模式组织进行了全区中学初、高三毕业年级“停课不停学期间阶段性质量检测”工作,检测学科涉及中、高考的14个学科,参与线上检测的学生达95%。

厚植爱国情怀,共同讲好抗“疫”思政课

《我和我的祖国“什么关系”》《我爱我的国》《情暖人间“疫”启成长》《抗“疫”思政课程》《破解战“疫”中的精神密码——爱国》……5月23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同上一堂抗‘疫思政课”教学论坛,来自和平区岳阳道小学的梅洁、天津市第四中学的苏金英、天津市新华中学的吴锦春、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孙楠、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宋婷等5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相约“云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带来了五节精彩的抗“疫”思政课。教师们针对启蒙道德情感、打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增强使命担当等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培养任务,围绕各自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结合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进行了声情并茂、深入浅出的精彩展示。

“上好思想品德课,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上好心理疏导课,助力学生科学防‘疫平稳过渡;上好生命教育课,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意义;上好自主管理课,激发学生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线教学期间,滨海新区的这“四堂课”一直陪伴着学生们,抓住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放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疫情防控斗争中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厚植家国情怀、增进爱国情感、坚定“四个自信”,全市大中小学以多种形式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抗“疫”思政课,激发了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2月底,天津市教育两委组织“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通过“读”“写”“拍”“画”“创”等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掀起学习、宣传抗“疫”精神的热潮。3月9日,组织56所高校的60余万名大学生集中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课,邀请张伯礼、雷平、陆伟等24位援鄂医疗队员和参与抗“疫”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开展“讲抗‘疫故事增制度自信担报国使命”一线医务人员抗“疫”思政课巡讲。录制播出“津城千里、齐心抗‘疫”思政公开课。4月初,启动大中小学生“弘扬抗‘疫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厚植爱国情怀、树立强国志向、讲好抗‘疫故事、践行报国使命”大学生思政课公开课大赛、“抗击疫情凝聚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思政教授团主题宣讲、“同心战‘疫汇聚硬核力量爱国力行奏响奋斗强音”优秀师生高校巡讲、“百年行动”新时代实践行等活动。4月20日,市教育两委联合天津广播电视台录制的“开学第一课一一大自然在说话”电视公开课,全市160余万名大中小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集中收看,引起强烈反响。

各区、各校也深入挖掘抗“疫”思政元素,打造网络育人课堂。西青区各校以疫情为教材,通过网上晨会、班队会、团课、线上升旗、开学典礼等载体,广泛开展感恩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承优秀文化教育等。红桥区教育局和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积极联动,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并筹备录制了“大‘疫面前,我们看到了……”系列思政微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结合防控疫情的身边人、身边事,从不同角度进行科学阐释和生动解说,全面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不断坚定爱国力行的使命和责任。河北区开江道小学打破地理空间的束缚,结合现实情况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居家研学话神州”主题教育活动,以疫情为契机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湖北武汉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意识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南开区广泛开展“线上读书节”活动,通过阅读经典、创作优秀作品,引导中小学生向新时代楷模学习,向英雄致敬。静海区模范中学特意邀请静海区医院院长助理、ICU主任、天津市第11批援鄂医疗队静海区医院领队樊凌华为复课教师做专题培训,通过学习援鄂医护人员勇于拼搏、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激励教师以勇于担当、高度负责的精神为取得复课开学、疫情防控最终胜利和学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贡献力量。

家校合力战“疫”,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史各庄镇第一小学开展了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劳动习惯培养活动,各家各户掀起了一场居家劳动的热潮;牛道口镇第一中心幼儿园鼓励幼儿居家期间从小事做起,养成自我服务的良好习惯……疫情期间,宝坻区各中小学鼓励、引导学生在家中进行劳动实践,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也为家校联动架起一座桥梁。

战“疫”期间,宝坻区教育局还建立了宝坻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由各初、高中学校的10位心理教师组成团队,面向全区师生开通心理辅导热线,用专业知识为全区师生及家长做好心理疏导,强化战胜疫情的信心,传递战“疫”的无穷力量,帮助家长、学生筑牢强大的心理防线。

在线学习让家庭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场”,幼儿和低年级学生的家长成了与教师交流的“主力”,为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和作用,实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各学校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密切沟通,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更好地度过“宅家”学习的时光。

河西区各校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美篇等向学生及家长宣传疫情防护知识,提高师生及家长的自我防护意识,养成有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他们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上关于疫情进展报道、专家访谈、防护知识等生动的“教材”,指导家长充分利用疫情产生的科普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推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中,为了让家长和学生在复课前提前了解每天的日常,河西区全部中小学录制“学生一日在校流程”,通过河西教育微信平台、河西师德微信平台以及各学校官方微信平台等渠道向社会公布。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学校的视频均为“私人订制”,在各自的学校进行拍摄制作完成。学生可以非常清晰、直观地看到自己学校的情况。

宝坻区第一中学各班班主任准确摸清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性格特点、学业情况、居家学习情况,确定帮助重点,明确工作分工,建立了35人的“一人一策”台账,为开展个性化、精准化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作好准备。

滨海新区教体局与市妇联联手,推出家庭教育绘本微课以及特殊时期家庭教育微课,在市妇联官方平台上推出,使更多学生和家长受益。大港油田三号院小学开展“听芝麻姐姐给你讲故事”活动,由校长王玉芝主播,成为打开亲子之窗和融洽亲子沟通的桥梁。东丽区军粮城中学利用微校云、“军中云”、班级微信群、QQ群等多种联系方式,結合疫情防控实际以及生情、学情和校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在线教育家校共建活动。

推进教学改革,形成学校教学新常态

5月14日,教育部召开的介绍疫情期间大中小学在线教育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了全国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的情况及下一步工作。他表示:“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因为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疫情期间在线教育覆盖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和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大规模实验。吴岩说,在高校应对疫情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生了四个新变化: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并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会把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教学的一些生动实践转化为疫情结束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范式等在内的一整套改革方案,以“学习革命”推进“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

线上教学中“网友式”交流削弱了课堂上师生间的距离感,改变了师生关系。天津理工大学英语教师徐德伟表示:“返校复课后,我也会多采取互动式教学,使教和学能够相互促进。我会充分利用各种软件保留‘答疑时间,让学生有学到知识的获得感、被关注的幸福感以及‘自学有成的自信心。”

疫情期间,居家生活也提升了学生们的劳动能力。东丽区教育局调研员李正海说:“接下来,我们要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劳动教育模式,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社会的联合作用,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联合社区和劳动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熊会安说:“这个特殊时期为进一步实现多方协同育人积累了难得的经验,未来要积极探索学科教研T作的转型,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研,组织跨学校、跨区域的线上教研互动活动,积极分享新型教学教研模式,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余江表示,为了化危为机、持续深化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长远之计,需要确保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要做到四个方面的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形式的融合,打破空间、时间和内容的局限;多种教学手段或方法交织、同步运用的教学手段的融合;课内和课外、教室和非教室、现实与虚拟的教学场景的融合;师生互促、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角色的融合。这些融合不是简单相加的“混合”,而是通过相互作用、相互碰撞后紧密融为一体,强调质的变化,是一种比混合、结合更有深度的“化学反应”。

(责任编辑 吴淑媛)

猜你喜欢
云端教研疫情
疫情中的我
在云端永生
云端旅行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