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瓦尔特笔记》的互文性解读

2020-09-06 09:10范玉洁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安德烈互文性后现代主义

范玉洁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安德烈·瓦尔特笔记》的互文性解读”(SSYB2019102)。

摘  要:《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是纪德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显示着青年纪德在灵肉纠缠下的痛苦分裂。“互文性”带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它的应用,将纪德作品置于后现代文论框架下,为纪德的作品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拟从“互文性”理论出发,从文本与文本、文本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三个层面分析纪德早期作品《安德烈·瓦尔特笔记》。

关键词:《安德烈·瓦尔特笔记》;互文性;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2

引言:

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普鲁斯特一道被誉为“二十世纪法国文坛的双峰”。正如纪德的传记作家克洛德·马丹所说:要进入纪德的世界,决不能只从一部作品里阅读纪德,贸然下结论。他是多变的,从不让自己处于任何一个主义或阵营。纪德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他对自己生命历史的观照。父亲的温和开明与母亲的严厉节制,使纪德一生都处在灵与肉之间挣扎。写作成了他自我救赎的方式:“如果我停止写作,我就会死。”互文的形象、互文的情节、互文的结构都为他的作品带来了新的解读。在他的互文性书写中,我们观察到纪德身上的反抗精神和自我救赎。纪德以“自我”塑造“他者”,又以“他者”观照“自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是研究纪德不可绕过的一环。它是纪德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尽管不尽成熟,但揭露了青年纪德迷茫、纠结几近疯狂的状态,从这出发才能探寻纪德写作生涯的开端。也只有了解纪德早期作品与中后期作品的联系和发展,才能更全面地认识纪德。

笔者本文拟从“互文性”理论出发,从文本与文本、文本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三个层面,通过互文性理论结合精神分析学批评对《安德烈·瓦爾特笔记》展开分析。笔者认为,作品中先后引用《圣经》、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波德莱尔、魏尔伦、福楼拜、叔本华、康德等作家作品,不仅是内容上的互文,也起到了推动情节的作用;“回”型嵌套手法的使用,也体现了青年纪德的灵肉冲突和作品中的“反抗”主题。

一、文本与文本

克里斯蒂娃在谈到互文性时说,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互文性反映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安德烈·瓦尔特笔记》为文本互文性写作提供了新的模式。

1.同质异构

同质异构,即文本之间采用不同的形式构架讲述相同的主题内容。作品中先后引用《圣经》、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波德莱尔、魏尔伦、福楼拜、叔本华、康德等,这些作家作品写作形式不尽相同,当纪德将它们摆放在一起时,便在各作品中找到了主题的互文:“我们表现的雄心勃勃,还有维尼、波德莱尔,——福楼拜,我们一直喜爱的作!他灵巧的节奏让我们叹服;龚古尔兄弟修辞上的精妙让我们头脑更敏锐;司汤达让我们头脑更警觉和挑剔……”[1]对修辞的热爱培养了瓦尔特警觉的头脑,正因如此瓦尔特要时常警醒自己——“增加生活的密度,保持灵魂的警觉”;《挑刺的少年》、《捉蜥蜴的阿波罗》、《狄安娜的休息》这三幅雕像勾起瓦尔特身上的浓浓浴火,占有的欲望折磨着他,同禁欲的灵魂一起将他撕扯;《圣经》和《福音书》的出现将瓦尔特拉回到禁欲的生活中——“不克制自己,则不会得胜”[2]。同时,文学又是瓦尔特和表妹的精神寄托,情感伊甸园,是将“我”和表妹绑在一起的纽带——“一个词常常意味着一句话,就我们两人熟悉,就我们两人听过,——对别人仅是一个词而已。”[3]

2. 同质同构

同质同构,即文本之间采用相同的形式构架讲述相同的主题内容。《白色笔记》中记载了主人公瓦尔特与妹妹艾玛纽埃尔的感人爱情。他们之间超出了兄妹之情,又碍于身份羞于表达,便通过背诗的形式传情达意。

诗句中的人质问心上人,你是否愿意靠我肩膀,实际上也是瓦尔特在质问艾玛纽埃尔,是否愿意接纳他,靠他的肩膀。可是她犹豫了,也没有将下面的诗句背出来,这是表妹在爱情面前的隐忍,而瓦尔特不同,他要背下去,让表妹听到,让她正视他们的爱情。

3. 异质同构

异质同构,即文本之间采用相同的形式构架讲述不同的主题内容。《安德烈·瓦尔特笔记》形成三重 “嵌套”,都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不同层次人物的诉求,构成强大的异质同构互文网络:瓦尔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与艾玛纽埃尔的对话、他创作《阿兰》这部作品时与“阿兰”的竞赛以及文本外暗含的纪德与玛德莱娜(求婚对象)的对话。嵌套结构使文本内部形成三个镜像,互相照应,展示出纪德想表达的多层话语。“灵魂教育,塑造类己的灵魂”[4],纪德正是通过人物看到了自己看不到的自己,借人物去经历,更好地审视自我、寻求解脱,避免走入歧途。“我的想法是塑造一个虚幻的人物,让他去经历,怀着对过往生活的激情,去立刻反应,借此审视我们的爱情。”[5]纪德创造了瓦尔特,瓦尔特创作了阿兰,形成文本的第三层互文。

二、文本与作者

写作对于纪德,是一种自我拯救:“写作是一种需要,因为纷繁杂无的情感使我的头脑不堪重负,需一吐为快。”[6]纪德通过写作“置身于”他人之中,这是纪德自从孩提时代便始终未变的一大特征。[7]因而,纪德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真实性:虚构的作品往往比回忆录、《日记》以及各种各样的自传性文字更能揭示其内心隐秘,纪德的研究专家克洛德·马丹写道。[8]

纪德的母亲如同小说中瓦尔特的母亲一般,反对纪德与玛德莱娜结合。因而,纪德写《安德烈·瓦尔特的笔记》,初衷是想向玛德莱娜表露心迹:“我希望这一如此神圣动人,如此不容置辩的宣言发表后,我父母便无法在反对我的婚事,艾玛纽埃尔也无法再拒绝我的求婚了。”[9]瓦尔特遵从母亲的意愿,离开了艾玛纽埃尔,可是分立后的两人并没有像母亲设想的那样远离痛苦,反而先后死去。纪德正是通过映射自己,暗示母亲的阻止会带来悲剧后果。纪德也正是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自己渴望利用宗教压制肉欲却备受煎熬的挣扎状态。

三、作者与读者

萨莫瓦约将读者分为三类:玩味的读者、释义的读者、非时序的读者。热奈特在《隐迹稿本》中也说,“没有任何文学作品不唤起其他作品的影子,只是阅读的深度不同,换起的程度亦不同罢了。”[10]纪德在《安德烈·瓦尔特笔记》中的不断列举文学作品,也是不断唤醒读者阅读经验的过程。玩味的读者只能辨别出做纪德的引用部分,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释义的读者不满足于找出互文的对象,还要研究意义:《圣安东尼的诱惑》是福楼拜的一部充满奇幻色彩、怪诞诡谲的宗教梦幻剧,表现中世纪基督教修道院创始人圣徒安东尼内心的精神危机。如果读者没有阅读经验,对纪德精心布置的互文自然无动于衷。与艾玛纽埃尔感情的升温让信仰天主教的瓦尔特产生了动摇:一方面,爱情的滋长让瓦尔特备受肉欲的折磨;另一方面,母亲的基督教育让瓦尔特将肉欲视为不洁的魔鬼。在灵肉撕扯下,瓦尔特走向了疯狂,而文本中瓦尔特阅读《圣安东尼的诱惑》的情节安排,暗示了他的信仰危机。非时序的读者时刻想着作品可以推陈出新,以当前的阅读为出发点,系统地激发自己的兴趣。《安德烈·瓦尔特笔记》的时间线不明晰,因而随便从文本的某一页开始读都不会影响理解,从大结构上说,先读白色笔记后读黑色笔记是顺时把握瓦尔特与表妹相爱、分离、殉情的过程,而先读黑色笔记再读白色笔记则是先知晓了爱情悲剧的结局,再探寻悲剧产生的过程,给人带来悬念和兴趣。

結论:

互文性描述了一部作品在和它自己以及和其他作品所形成的关系中的变迁,从文本与文本看《安德烈·瓦尔特笔记》通过同质异构、同质同构、异质同构的写作援引不同文本,其中也包括克里斯蒂娃提及的社会文本;从文本与作者看《安德烈·瓦尔特笔记》看纪德在书中频繁引用的文学作品具有推动情节发展、模糊现实与梦幻的界限、传达纪德思想的载体等多重功能;从作者与读者看文本为读者架起沟通现实与虚构的桥梁,将读者创造性融入文本写作中。通过互文性解读纪德作品是创新,也是研究纪德必不可少的一环,他广阔的人生文本的互文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注释:

[1]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5页.

[2]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06页.

[3]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41页.

[4]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3页.

[5]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6页.

[6]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80页.

[7]克洛德·马丹著,李建森译,《纪德》三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20页.

[8]克洛德·马丹著,李建森译,三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18页.

[9]克洛德·马丹著,李建森译,三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66页.

[10]《热奈特论文集》,热拉尔·热奈特著,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9页.

参考文献:

[1]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

[2]蒂费娜·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热奈特论文集》,热拉尔·热奈特著,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4]巴赫金,《文艺创作的美学》之《审美活动的作者与主公》,1979年,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5]克洛德·马丹著,李建森译,《纪德》三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6]朱静、景春雨著,《纪德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7]宋敏生,《纪德的“那喀索斯”情节与自我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范玉洁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安德烈·瓦尔特笔记》的互文性解读”(SSYB2019102)。

摘  要:《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是纪德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显示着青年纪德在灵肉纠缠下的痛苦分裂。“互文性”带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它的应用,将纪德作品置于后现代文论框架下,为纪德的作品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拟从“互文性”理论出发,从文本与文本、文本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三个层面分析纪德早期作品《安德烈·瓦尔特笔记》。

关键词:《安德烈·瓦尔特笔记》;互文性;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2

引言:

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与普鲁斯特一道被誉为“二十世纪法国文坛的双峰”。正如纪德的传记作家克洛德·马丹所说:要进入纪德的世界,决不能只从一部作品里阅读纪德,贸然下结论。他是多变的,从不让自己处于任何一个主义或阵营。纪德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他对自己生命历史的观照。父亲的温和开明与母亲的严厉节制,使纪德一生都处在灵与肉之间挣扎。写作成了他自我救赎的方式:“如果我停止写作,我就会死。”互文的形象、互文的情节、互文的结构都为他的作品带来了新的解读。在他的互文性书写中,我们观察到纪德身上的反抗精神和自我救赎。纪德以“自我”塑造“他者”,又以“他者”观照“自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是研究纪德不可绕过的一环。它是纪德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尽管不尽成熟,但揭露了青年纪德迷茫、纠结几近疯狂的状态,从这出发才能探寻纪德写作生涯的开端。也只有了解纪德早期作品与中后期作品的联系和发展,才能更全面地认识纪德。

笔者本文拟从“互文性”理论出发,从文本与文本、文本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三个层面,通过互文性理论结合精神分析学批评对《安德烈·瓦尔特笔记》展开分析。笔者认为,作品中先后引用《圣经》、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波德莱尔、魏尔伦、福楼拜、叔本华、康德等作家作品,不仅是内容上的互文,也起到了推动情节的作用;“回”型嵌套手法的使用,也体现了青年纪德的灵肉冲突和作品中的“反抗”主题。

一、文本与文本

克里斯蒂娃在谈到互文性时说,任何文本的构成都仿佛是一些引文的拼接,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互文性反映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安德烈·瓦尔特笔记》为文本互文性写作提供了新的模式。

1.同质异构

同质异构,即文本之间采用不同的形式构架讲述相同的主题内容。作品中先后引用《圣经》、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波德莱尔、魏尔伦、福楼拜、叔本华、康德等,这些作家作品写作形式不尽相同,当纪德将它们摆放在一起时,便在各作品中找到了主题的互文:“我们表现的雄心勃勃,还有维尼、波德莱尔,——福楼拜,我们一直喜爱的作!他灵巧的节奏让我们叹服;龚古尔兄弟修辞上的精妙让我们头脑更敏锐;司汤达让我们头脑更警觉和挑剔……”[1]对修辞的热爱培养了瓦尔特警觉的头脑,正因如此瓦尔特要时常警醒自己——“增加生活的密度,保持灵魂的警觉”;《挑刺的少年》、《捉蜥蜴的阿波罗》、《狄安娜的休息》这三幅雕像勾起瓦尔特身上的浓浓浴火,占有的欲望折磨着他,同禁欲的灵魂一起将他撕扯;《圣经》和《福音书》的出现将瓦尔特拉回到禁欲的生活中——“不克制自己,则不会得胜”[2]。同时,文学又是瓦尔特和表妹的精神寄托,情感伊甸园,是将“我”和表妹绑在一起的纽带——“一个词常常意味着一句话,就我们两人熟悉,就我们两人听过,——对别人仅是一个词而已。”[3]

2. 同质同构

同质同构,即文本之间采用相同的形式构架讲述相同的主题内容。《白色笔记》中记载了主人公瓦尔特与妹妹艾玛纽埃尔的感人爱情。他们之间超出了兄妹之情,又碍于身份羞于表达,便通过背诗的形式传情达意。

诗句中的人质问心上人,你是否愿意靠我肩膀,实际上也是瓦尔特在质问艾玛纽埃尔,是否愿意接纳他,靠他的肩膀。可是她犹豫了,也没有将下面的诗句背出来,这是表妹在爱情面前的隐忍,而瓦尔特不同,他要背下去,让表妹听到,让她正视他们的爱情。

3. 异质同构

异质同构,即文本之间采用相同的形式构架讲述不同的主题内容。《安德烈·瓦尔特笔记》形成三重 “嵌套”,都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不同层次人物的诉求,构成强大的异质同构互文网络:瓦尔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与艾玛纽埃尔的对话、他创作《阿兰》这部作品时与“阿兰”的竞赛以及文本外暗含的纪德与玛德莱娜(求婚对象)的对话。嵌套结构使文本内部形成三个镜像,互相照应,展示出纪德想表达的多层话语。“灵魂教育,塑造类己的灵魂”[4],纪德正是通过人物看到了自己看不到的自己,借人物去经历,更好地审视自我、寻求解脱,避免走入歧途。“我的想法是塑造一个虚幻的人物,让他去经历,怀着对过往生活的激情,去立刻反应,借此审视我们的爱情。”[5]纪德创造了瓦尔特,瓦尔特创作了阿兰,形成文本的第三层互文。

二、文本与作者

写作对于纪德,是一种自我拯救:“写作是一种需要,因为纷繁杂无的情感使我的头脑不堪重负,需一吐为快。”[6]纪德通过写作“置身于”他人之中,这是纪德自从孩提时代便始终未变的一大特征。[7]因而,纪德的作品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真实性:虚构的作品往往比回忆录、《日记》以及各种各样的自传性文字更能揭示其內心隐秘,纪德的研究专家克洛德·马丹写道。[8]

纪德的母亲如同小说中瓦尔特的母亲一般,反对纪德与玛德莱娜结合。因而,纪德写《安德烈·瓦尔特的笔记》,初衷是想向玛德莱娜表露心迹:“我希望这一如此神圣动人,如此不容置辩的宣言发表后,我父母便无法在反对我的婚事,艾玛纽埃尔也无法再拒绝我的求婚了。”[9]瓦尔特遵从母亲的意愿,离开了艾玛纽埃尔,可是分立后的两人并没有像母亲设想的那样远离痛苦,反而先后死去。纪德正是通过映射自己,暗示母亲的阻止会带来悲剧后果。纪德也正是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自己渴望利用宗教压制肉欲却备受煎熬的挣扎状态。

三、作者与读者

萨莫瓦约将读者分为三类:玩味的读者、释义的读者、非时序的读者。热奈特在《隐迹稿本》中也说,“没有任何文学作品不唤起其他作品的影子,只是阅读的深度不同,换起的程度亦不同罢了。”[10]纪德在《安德烈·瓦尔特笔记》中的不断列举文学作品,也是不断唤醒读者阅读经验的过程。玩味的读者只能辨别出做纪德的引用部分,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释义的读者不满足于找出互文的对象,还要研究意义:《圣安东尼的诱惑》是福楼拜的一部充满奇幻色彩、怪诞诡谲的宗教梦幻剧,表现中世纪基督教修道院创始人圣徒安东尼内心的精神危机。如果读者没有阅读经验,对纪德精心布置的互文自然无动于衷。与艾玛纽埃尔感情的升温让信仰天主教的瓦尔特产生了动摇:一方面,爱情的滋长让瓦尔特备受肉欲的折磨;另一方面,母亲的基督教育让瓦尔特将肉欲视为不洁的魔鬼。在灵肉撕扯下,瓦尔特走向了疯狂,而文本中瓦尔特阅读《圣安东尼的诱惑》的情节安排,暗示了他的信仰危机。非时序的读者时刻想着作品可以推陈出新,以当前的阅读为出发点,系统地激发自己的兴趣。《安德烈·瓦尔特笔记》的时间线不明晰,因而随便从文本的某一页开始读都不会影响理解,从大结构上说,先读白色笔记后读黑色笔记是顺时把握瓦尔特与表妹相爱、分离、殉情的过程,而先读黑色笔记再读白色笔记则是先知晓了爱情悲剧的结局,再探寻悲剧产生的过程,给人带来悬念和兴趣。

结论:

互文性描述了一部作品在和它自己以及和其他作品所形成的关系中的变迁,从文本与文本看《安德烈·瓦尔特笔记》通过同质异构、同质同构、异质同构的写作援引不同文本,其中也包括克里斯蒂娃提及的社会文本;从文本与作者看《安德烈·瓦尔特笔记》看纪德在书中频繁引用的文学作品具有推动情节发展、模糊现实与梦幻的界限、传达纪德思想的载体等多重功能;从作者与读者看文本为读者架起沟通现实与虚构的桥梁,将读者创造性融入文本写作中。通过互文性解读纪德作品是创新,也是研究纪德必不可少的一环,他广阔的人生文本的互文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注释:

[1]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5页.

[2]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06页.

[3]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41页.

[4]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3页.

[5]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16页.

[6]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80页.

[7]克洛德·马丹著,李建森译,《纪德》三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20页.

[8]克洛德·马丹著,李建森译,三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18页.

[9]克洛德·馬丹著,李建森译,三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66页.

[10]《热奈特论文集》,热拉尔·热奈特著,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79页.

参考文献:

[1]安德烈·纪德著,宋敏生、姜俊钦译,《安德烈·瓦尔特笔记》,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

[2]蒂费娜·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热奈特论文集》,热拉尔·热奈特著,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4]巴赫金,《文艺创作的美学》之《审美活动的作者与主公》,1979年,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5]克洛德·马丹著,李建森译,《纪德》三联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6]朱静、景春雨著,《纪德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7]宋敏生,《纪德的“那喀索斯”情节与自我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安德烈互文性后现代主义
命途多舛的数学家:安德烈·韦依
芭蕾少女的蜕变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超现实主义的反叛与创新——论安德烈·布勒东的《娜嘉》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安德烈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