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韶华,无悔青春

2020-09-08 00:16寒江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张平居民新冠

寒江

2020年,正当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首先在武汉爆发,其后迅速蔓延全国,我国大好河山笼罩在阴霾之下,举国上下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在这次斗争中,人们看到了很多刚毅果敢的身影,更涌现出像彭银华、夏思思一样优秀的“90后”。一支支青年突击队奋勇向前,一个个感人瞬间,一段段动人故事,展现出当下中国青年的青春“蝶变”。

社区里的“领头雁”

在天津市河东区东新街道松风东里社区,张平是个“红人”。这位高个子的年轻人只要在社区里走过,总会有不少老人隔着很远大声与他打招呼。居民介绍说,这位今年才29岁的社区党委书记,是个“大嗓门”和“热心肠”。别看现在的张平嗓门大,可两年前初到社区工作时,他还是个温言细语的腼腆男孩。

来社区前,张平在共青团河东区委员会从事青年工作。而现在他所在的松风东里社区,却是个出了名的老旧小区,老年人和困难群体多,社区的“岁数”比张平还要大,迥异的工作风格和不少琐碎的难题曾让他很“头疼”。“大多数居民都是我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了,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觉得我是个‘毛头小伙,最初对我来社区工作并不看好。”张平回忆道。

为了解决社区面临的实际困难,满足居民的生活与精神需求,张平组建社区兴趣团队、开设公益讲堂,为党员上门送贺卡、为老人发放紧急联系“黄手环”,和居民“拉家常”越来越多,工作开展也越来越顺利。随着张平与居民间的距离逐渐拉近,不少社区群众受到感染和带动,从活动参与者“变身”为志愿服务者。

疫情期间,这支由张平带领的居民志愿者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卡口巡逻、楼门消杀、排查登记……张平将社区居民与干部们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激发了基层联防联控的动能。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防火墙,社区小阵地守得好,疫情防控整体大局面才能稳得住。”张平深深感受到肩上的责任。

作为社区防控队伍的“领头雁”,张平一直冲在基层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社区只有11位工作人员,却要对接摸排6000余名居民,大年初二赶回天津后,张平立即投身到工作中,顶着寒风带领社工动员群众、排查网格、落实管控、宣讲政策。为了保障困难居民、独居老人在疫情期间的日常生活,他挨家挨户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为他们送去防疫物资,还带领社区同志扎实做好河东、东丽交界“插花地”的困难户问询服务工作,确保为民服务不落一户、不少一人,筑牢社区周边的防疫战线。

除此以外,为了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张平与同事一起封闭了社区13个出入口,自己手拿钳子加固围栏铁丝,一天下来,手上多出好几道伤口;站岗到凌晨,实在撑不住的时候他就到车里去睡一两个小时,之后再继续回到工作岗位……张平說,两年的基层工作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接地气”。“群众就是我们青年的大课堂。如果没有来到社区锻炼,可能我对待很多民生问题还是浮在表面上,但真正到了基层、脚下沾满泥土,我才在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张平说,“虽然在很多长辈的眼里,‘90后还是孩子,但实际上我们已经能够经历风雨、独当一面。”

“守沪者联盟”

我叫叶姝义,是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的一名“90后”民警,作为第一批增援机场防疫工作的公安民警,3月6日,我和普陀公安分局其他25名干警一同援驰上海两大机场,开始了为期2周,每天超过12个小时的增援工作。

当我们一行工作人员到达虹桥机场T2航站楼时,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我依然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停车场停满了来自各区的接驳大巴,部分先于我们抵达的工作人员已换上厚厚的防护服严阵以待,随着不断深入机场中心区域,消毒水味越来越浓,还可以看到专用引导通道、临时搭建的环岛工作区,越来越多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来回穿梭,气氛顿时有些凝重。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为了守护心中所想,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在我们这个“守沪者联盟”里,有从事公安工作30余年的老同志,也有两个年幼宝宝的妈妈。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口罩、鞋套,这样的五件套我们往往一穿上去就是十几个小时,但大家都不曾喊过苦、叫过累。一旦穿上白色防护服,我们就是一往无前的战士,登记、核查、安抚直至将境外来的居民安然送达隔离点,在迎来送往中交接好防输入的重要一棒。

记得在接待一位从英国归来的上海留学生时,在完成现场信息登记、核验后,女孩就安静地坐在了一边,默默看着机场里穿着防护服来回穿梭的工作人员。不一会儿,女孩说她想倒些水喝,我们给她递上矿泉水的时候,女孩突然开始了哭泣,积蓄已久的情绪在顷刻间爆发,她边抽泣边说:“谢谢你们,我在英国的时候害怕极了,学校的宿舍也关闭了,我找不到住的地方。回家的路真的太累,但是落地看到你们,我就像看到了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尽管2020年的开头十分艰难,但请相信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3月20日,我们结束了为期14天的工作,看着上海虹桥机场停泊的一架架飞机,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这期间接待的一位位归国人员,国家的强大给了归国人员安全感。相信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一定会迎来花开疫散的一天。

永远缺席婚礼的新郎

2月20日21时50分,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他曾住过的57床已经换上新的被褥,但办公室的墙上还贴着他的工号“彭银华,10447”,这是他来过的证明。

1990年12月,彭银华出生于湖北孝感云梦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初二以前,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直到初一还进不了全校的一百名。初二之后,他的成绩稳步上升,最终考入县里一中。到了高考前,父亲彭清柏问他未来想从事哪种职业,彭银华很肯定地说出“学医”二字,彭清柏其实是想让儿子以后当老师,他还尝试过“劝说”,因为他认为学医太苦,但彭银华坚持自己的理想。

2010年,彭银华顺利考入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通过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也通过了武汉市协和医院本部的笔试、面试,留在武汉规培。规培期间,彭银华在120兼职做急救医生,并在一次出车中认识了护士钟欣。那是2016年1月,一个下着雨的清晨,他们一起去抢救一名已经被判断临床死亡的患者,但当时情绪激动的家属还是强行把患者抬上了车,彭银华没有多说,给患者做了心肺复苏、静脉穿刺和吸氧,他没让钟欣参与。这件事最后闹到了警察局,他们一起去做笔录。彭银华安慰钟欣时说了句“别怕”,给钟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不久,他们俩就确定了恋爱关系。2017年11月领证后,由于工作和经济等各方面原因,他们一直没有举办婚礼仪式,但他一直记挂着要为钟欣补上一场婚礼。

2020年1月21日,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三病区正式成为了新冠肺炎的隔离病区,开始收治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当时,拿到入院证的病患们聚集在病区门外,黑压压一片,等门稍微打开一点,患者就往病区里涌。那段时间,包括彭银华在内,呼吸三病区一共就只有5名医生,患者多到已经让他们无法明确分工,哪个床位的患者有紧急情况,谁有空了就谁上,每个人都处在“忙不过来”的状态。

钟欣回忆,1月下旬以来,彭银华明显更加忙碌,“他总是加班,经常回到家已是晚上11点左右。”后来因为担心给家人带来感染风险,彭银华干脆住进了医院,此后再没有回过家。1月23日,彭银华感到有点乏力、发热,当天拍了CT后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变。但过了2天,他的症状没有缓解,再做CT后肺部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就住在了本院的57号床治疗。谁都没想到,刚刚29岁的彭银华对此次新冠病毒的反应如此强烈。又过了几天后,他被转去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继续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凌云于1月27日抵达武汉,她此后一直在金银潭医院支援。一开始她只知道有个同行“中招”了,需要安排人去照看。自告奋勇报名后,凌云见到了彭银华。据凌云回忆,彭银华说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家人和工作。他还告诉医生,他的妻子预产期是在5月,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然而最坏的消息还是来了,彭银华的病情突然开始恶化。2月20日,妻子钟欣接到了两个来自金银潭医院的电话,第一个电话是在下午3点多,电话里说已经在紧急抢救了。“心里已经有杆秤了”,但因为怀着6个月身孕,她试图极力平稳情绪,就像他们之前相互鼓励的一样。晚上10点多,第二个电话打来,钟欣接电话的时候浑身颤抖,几乎难以自持。电话那头用沉重的声音告诉她,彭银华走了。

彭银华去世的消息在深夜震惊了很多人,大家痛惜缅怀他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他是我们的同行,我们都可能是彭银华。”同事陈浩表示,“但我们更多想到的不是去当英雄,我们的职责意识告诉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是啊,疫情吹响了号角,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张张未脱稚气的面庞汇聚成抗疫的青春图谱,青年“战士”们正擎起旗帜,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抗疫战场上挥洒汗水,他们既是父母眼中还未长大的孩子,又是抗疫战场上的战士。这群曾被贴上“叛逆”“张扬”“自我”等标签的“90后”,早已摆脱稚嫩,用年轻的肩膀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或坚守岗位、或冲在一线,在奋斗中体会肩上的责任担当,成为冲在医疗一线、严守国门一线、下沉社区一线的中坚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出彩的“90后”,为他们喝彩!

编辑 陆思寒

猜你喜欢
张平居民新冠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Sb(111)surface: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叽叽喳喳的小喜鹊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这是你爷俩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stable Bump Surface for Morphing Inlet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