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河流域城市的历史文化探析

2020-09-08 00:15史春燕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黄河流域城市

【摘要】每一座城市都有它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据历史记载,我国许多政治中心都位于黄河流域,这些城市的历史都源远流长,具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这些极大地丰富了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内涵。城市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文明和进步的集中体现,城市也是各族人民之间互相交往的纽带。通过城市这座桥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快发展当地经济,从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科学等,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关键词】黄河流域;城市;历史文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黄河是中国第二大长河,流经9个省区。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也是孕育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我们称之为“母亲河”,而黄河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一、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起源

《史记》里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这里的河就是指黄河。《诗经》中记载“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它形象地描述了黄河的水流声音。在黄河流域,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先祖“三皇五帝”多数都活动在此,黄河流域里许多文物古迹和地名都和他们有关。例如:陕西轩辕黄帝陵、武功县的后稷庙、天水的伏羲庙、清徐县的尧庙、夏县的禹王城等,而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都与黄河流域有关。在南宋以前,黄河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重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宋以后,文化和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文化开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心。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历来政治中心多数都位于黄河流域。辽金元以后,政治中心又重新回到了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蓝田人、丁村人、河套人、山顶洞人、仰韶人先后从猿人进化,逐步走入文明社会。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各部落酋长们尊称轩辕为“黄帝”。黄帝者,意为黄色的土地。渭水中游是中华炎黄文化的发祥地。炎帝、黄帝在全国许多地方都留下了遗迹,同时,华夏大地众多民族都尊崇炎黄为祖先,海外的华侨、华人、华裔也都以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荣。

儒家学说被学术界认定为社会伦理体系,它作为华夏固有的价值系统表现,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它要求人要对社会有义务,作为社会成员要关心政治、关心社会、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尊崇孝悌伦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的孔子、孟子及李白、杜甫精彩的诗文等纷纷代表了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

二、黄河流域主要的古都城市

夏代的400年间,多次迁都,即禹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太康居斟寻(今河南偃师)、相居斟灌(今山东范县),又迁往帝丘(今河南濮阳)。帝杼居原(今河南济源),又迁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廑居西河(今河南安阳)。桀又居斟寻。由此可见,河南省西部,即黄河中游南岸的伊、洛、汝、颍流域,正是夏人最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周朝的丰、镐也位于关中平原,其中豫西的洛阳更是成为从夏、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梁、隋、唐和后来武后的周都,历经13朝,前后共有千年之久。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几大古都,如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安阳,多数都位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也长期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都城选址上,一般都注重是否有充足的水源,要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要,这些地域多数都位于平原地区或盆地,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地势处于可攻可守的便利位置。例如古都西安,濒临渭水,背靠秦岭。尤其是隋唐时期的长安,是当时最大的都城,“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北京有“背山带海”的优势。我国的古都城市都遵照全规划和严格的施工法度。主要归纳为正朝夕、方九里、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九经九纬、王宫门阿五雉等。这些特点也是我国古代礼制的体现。我国古代的都城一般都左右对称,方正严谨。帝王在宫中深居,安全且幽静。百姓居于小巷之内,便于商贸,也有利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條笔直的中轴线,两侧则是对称的街区,城中部有紫禁城宫殿群,层层叠叠,气势壮观,结构严整,层次分明。还有传统四合院和老胡同,现在亦成为珍贵的文物古迹。

黄河流域地区有多处古都,作为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黄河流域遍布多个民族,汉族、蒙古族、藏族、回族、保安族、撒拉族、裕固族、东乡族等,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生活方式,先后有夏禹、商汤、周公、孙武、秦始皇、汉武帝、北魏孝文帝,唐太宗、宋太祖、耶律阿保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政治家和军事家。大禹治理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汉代大修水利,经济发展较快。张骞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通过丝绸之路,中原文明开始迅速向四周传播,陆地和海上的贸易得到了发展。河西走廊的一些城市如张掖、武威、敦煌、酒泉等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使平凉、静宁、天水、临夏等城市的贸易得到较快发展。这些城市的商业功能显著,对于加强各民族之间和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黄河流域的文化与中华文明

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经济比较发达,历史上有分封制、商鞅的变法、秦的独尊儒术、孝文帝的改革、隋唐科举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成吉思汗实行千户政策、颁布《大札萨》等改革措施,先后出现了宣王中兴、秦始皇统一中国、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等繁荣兴盛局面。尤其是成吉思汗西征,为东西方经济、文化、贸易交流开辟了通道,客观上改写了历史,也改写了世界的国域。成吉思汗西征之后,东方贸易得到了空前发展,中原文化传入亚欧,给欧洲落后的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繁荣。黄河文化对日本、大食、波斯、印度等地区也有极大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内涵。

城市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文明和进步的集中体现。城市也是各族人民之间互相交往的纽带。通过城市这座桥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快发展当地经济,从而丰富本民族的文化、科学等,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交流的规律一般都是较高的文化必然流动于较低的文化,历史越悠久的文化,其文明程度也越发达。黄河文化源远流长,这种先进性对周边的多元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借助于历史上民族的迁徙、人口的流动以及贸易和商业的往来互动等方面。黄河文化对于展现中国古代的文化、经济水平,加速民族之间的进一步融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利于形成我们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习主席提出了“五个认同”理念,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具体体现对中华民族、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当今,在对外开放中一定要树立民族自信心,它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

[2]尚书.盘庚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作者简介:史春燕(1975-),女,汉族,宁夏,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黄河流域城市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黄河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