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教育出版社出版模式创新的思考

2020-09-09 07:23周明琼聂朝昭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字时代

周明琼 聂朝昭

摘 要:出版产业的运营渠道、内容加工和产业机构等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改变。国内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已形成数据库模式、移动终端模式和在线教育模式等主要出版形态,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在数据题库模式、重大项目数字化模式、在线教育服务模式方面的探索为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数字时代教育出版社模式创新要坚持走精品化发展、产业数字化发展和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数字时代;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2

数字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带来出版业的变革,创造出数据营销、移动阅读、全媒体出版、知识服务等出版新业态,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和信息需求。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网络游戏、视頻网站、在线教育呈现出新的增长极,驱动着出版内容资源、产业模式、运营渠道的变革,助推创新数字时代教育出版社的出版模式的。《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5G 时代来临,伴随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迎来了空前机遇和新一轮挑战。

一、国内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主要模式

教育出版社依托固有的内容资源、技术优势和营销渠道探索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在数字教材、数字教辅、在线教育平台等层面不断创新,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催生出一批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

(一)数据库模式

基于“用户+平台”的数据库模式,是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提供小众化、个性化的专业数据内容资源,用户通过IP、账号等方式获取某一领域的信息,如 “中国知网(CNKI)”主要是对精确度较高学术文献资源的传播共享和增值利用。教育出版社依靠自身特色优势打造课件库、视频库和题库等综合教学参考资源数据库,采取网上查询付费的盈利模式,通过数据库出版资源的共享、互动、交流,提高内容的使用率和品牌传播效应。

(二)移动终端模式

移动终端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可视化等传播特征。移动终端模式即是以网络为传播渠道的数字化出版产品,并逐渐走向从版权售卖模式走向内容模式增值,满足用户移动化、碎片化、细分化、多场景化的内容获取需求,如电子书Kindle、手机出版等。移动终端模式是基于共享经济的理念,借助移动终端向用户出售移动数字产品,将线下课程与直播课程相结合,盈利方式主要是借助买下版权,再通过用户付费赚取利润,通过快速扩大用户基数,形成规模效应后再实现持续盈利。

(三)在线教育模式

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经过在线教育服务的共享和互动,在远离教学场所、不受授课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提供一种以录播课为主的优质线上教学资源,构建实时互访的在线教育平台和数字学习中心,指导学生开展线下自主性的学习,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出版社、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更好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线教育以MOOC、腾讯课堂等为典型代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停课不停学”要求的带动下,借助各种平台或学习中心实现井喷式发展,但也面临着软件支撑薄弱、学习氛围不够、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亟需要从授课方式改变、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和数字技术优化升级等软硬件方面进行不断优化。

二、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数字出版的基本模式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明确了数字出版转型、融合发展的定位,确立了数据题库模式、重大项目数字化模式和在线教育服务模式。

(一)数据题库模式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出版社通过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在线学习进行过程跟踪、学业分析和学情评价,为学生、家长、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质量检测、学业结果分析数据,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有的放矢,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同时,根据数字出版有关法律法规和版权技术发展,出版社不断加强数字版权管理。例如,“中小学个性化教学服务平台”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数字题库资源战略的衍生品,也是响应教育信息化建设“三通两平台”发展规划的成果之一,拥有基于碎片化教育资源开发、数字移动终端访问和用户增值服务的题库模式,以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等为依托,打造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

(二)重大项目数字化模式

重大项目数字化具有使用方便、储存量大、内容权威和唯一等优势,是一项方兴未艾的文化事业。重大项目数字化借助精品内容资源寻求重大出版项目经费支持,破解中小型出版社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资金不足的困境。例如,“十一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项目之一的《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全面调查、收集、整理、筛选、集结出版我国佚失而留存在海外的华夏旧籍,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成果为基础的“域外汉籍数字服务平台”,是面向国内外广大读者和图书馆机构用户开放,融合资源汇集、加工整理、查询、存取等多项功能的数字服务平台,对项目建设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在线教育服务模式

数字时代的互动传播、即时传播、裂变传播等,显著改善了传统出版的工序,缩短了出版的周期,提升了内容的传播效率和使用价值,在满足用户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时,借助大数据手段优化选题、策划、出版流程,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和经济形态。借助题库资源服务于教学和培训,“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教育品牌的影响力从线下扩张到线上,继而实现教育出版社内容资源和版权使用的增值。例如,“国培计划”数字服务平台是在“国培计划”带动下,以国家数字服务平台标准为基础,对传统内容进行重组、再造和第三方的接入,实现传统出版产业发展形态和出版模式的数字化,为实现跨区域和跨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数字时代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模式创新的路径

近年来,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在数字化改造升级中,不断盘活已有出版资源、整合固有渠道资源、探寻新的效益增长点,取得积极成效,为业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数字时代,教育出版社实现数字出版模式创新,要坚持走精品化发展之路、产业数字化发展之路和融合发展之路。

(一)走精品化发展之路

数字时代仍是内容为王的时代,特别是对于中小型教育出版社而言,强化编校质量始终是出版社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坚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始终将内容生产放在核心位置,坚持走规范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之路,重视数字化时代编辑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主动掌握数字化编辑能力和大数据选题策划思维。对于教育出版社而言,根本就是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就是对优质内容资源进行加工、融合、开发,对国家级重大出版项目和出版精品进行数字化。例如,出版社打造条目库、内容资源库、智能题库,这三大数据库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电子书入库,数字化编辑、加工配套习题等相关工作得以实现,加大对课标教材、教辅等内容资源的数字出版力度,借助题库资源以及重大项目出版实现数字化转型。

(二)走产业数字化发展之路

在数字化转型初始阶段,中小型出版社会面临人力、资金、技术资源匮乏等问题,尤其是在盈利模式尚不明朗时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因此,中小型出版社可以以重大项目、精品项目的数字化为抓手,为教育出版社数字化转型、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通过将数字技术融入重大项目,有效整合社外的技术研发人才、学校的教育资源、出版社的渠道资源,重组数字出版的核心团队,旨在通过编务流程的融合、内容制作的融合、数字技术的融合重构研发平台和出版流程,实现出版产业数字化发展。例如,以国家级重大出版项目《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的实施为基础的“域外汉籍数字服务平台”,通过对《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古籍数字化后的二次营销和增值,延伸了重大出版工程的传播范围,实现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轉化、创新性发展。

(三)走融合发展之路

在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传统出版社亟须思考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有效配置内容资源,以新技术赋能出版社高质量发展。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借助于数字技术和理念,充分整合上下游的教育资源,坚持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发展,构筑兼有互联网出版、网络出版、电子音像出版、网络课程建设、移动终端出版、资源库建设的立体化出版平台,推动互联网、电子、数字、大数据、印刷五种业态并存、共同发展。因此,教育出版社需要不断探索数字化时代用户多场景、多层次需求,主动对接数字化时代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构建满足中小学生和大学、中小学教师需求的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知识数据库、在线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的内容,通过“教育+”数字教材不断拓展教育数字内容资源的外延,实现教育出版社品牌和内容的增值。

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竞合发展的模式下,数字化催生着数字出版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理念的产生,教育出版社虽在数字教育产品研发、数字化基础平台建设、数据库资源整合等几个方面找到经济增长点,但建设行业管理机制、制定数字出版标准、打造教育云平台、完善服务保障体系等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难点。

参考文献:

[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课题组.迈向纵深融合发展的中国数字出版——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摘要)[J].出版发行研究,2019(8):16-21.

[2]罗欢欢.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出版产品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4.

[3]聂朝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创新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5.

[4]王丹萍.传统出版社转型升级战略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数字时代
浅谈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
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研究
数字时代新闻类高校学生创业指导探讨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数字时代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考
数字时代的舞蹈艺术
精准广告研究述评
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维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