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多发,有些让医生也“头痛”

2020-09-10 05:25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8期
关键词:偏头痛头痛原发性

头痛,几乎人人都有体验。比如感冒、发烧就会感觉头痛,脑袋被撞了也会头痛,血压高了、脑内长瘤子了也会头痛。这时的头痛是一个症状,多数是“继发性”的,即是因为有别的原因引发的头痛。还有一类头痛,我们称之为原发性头痛。所谓“原发性”,就是没有别的原因,它的表现就是头痛。下面就来具体说说原发性头痛。

原发性头痛主要有四大类

1.偏头痛 大家十分熟悉,在中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发生过偏头痛,女性尤其高发。在神经科领域,很多人关注痴呆、脑卒中,其实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排第一位的神经科疾病,恰恰是偏头痛,因为它很折磨人。

2.紧张型头痛 比如,年底参加各类总结会、连续加班增多,头痛会高发。这类头痛就像感冒一般常见,几乎人人都会有,大多休息好了就会缓解。

3.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 这类头痛影响到大脑的重要神经——三叉神经,会引发特定头痛,其有很多亚型,最常见的是丛集性头痛。

4.其他少见类型 比如,有人喝冷饮或吃棒冰就会头痛,又称“冰激凌头痛”,在夏天较常见。有人在突然剧烈运动几分钟后,出现后脑勺疼痛,这是运动后头痛。此外还有睡眠痛,这些都是稀奇古怪的少见病。

丛集性头痛尤需关注

在原发性头痛里,很多头痛要么会自行缓解,要么有较有效的干预手段,对生活影响不算大。唯独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中的丛集性头痛,尤需引发关注。

丛集性头痛,顾名思义就是密集的、一簇簇的头痛感。其特点是“要么不犯病,犯起病来就很集中”。一般1~2年犯一次头痛,持续2~16周,发作间歇期一切又恢复正常,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在一天里它的发作也很有规律,每天痛的时间相对固定。很多病人都可以“预测”发病时间,比如在发病期每天凌晨3点头痛就来了,像闹钟一样到点就发作。

这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头痛,目前对它的研究也不是很透彻,有效干预方法不多。很多时候,病人形容痛的程度会告诉医生,像“霹雳”一样把他“劈”开。临床上,有一个对疼痛打分的方法,0分代表不痛,10分代表最痛、痛得熬不住要撞墙。这类病人基本打的是9~10分,形容发作时是“痛不欲生”“像脑子里有一个锥子”。

丛集性头痛还有一些较典型的临床表现,比如“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长”,一般15~180分钟。但丛集性头痛痛得非常厉害,有人称其为“自杀性头痛”,不是说这类病人会抑郁自杀,而是恨不得跳楼、撞墙寻求解脱。此外,由于它触犯的是掌管面部感觉的三叉神经,所以会伴发眼睛充血、流泪、鼻塞、眼睑肿、瞳孔缩小等表现。

从发作频率看,目前的诊断标准是最少隔天犯1次,最多一天犯8次。这样的“痛不欲生”,一天来8次,人是要崩溃的。尤其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病人在发病期里天天熬着,无疑是极端痛苦的。

丛集性头痛还有“性别特征”,即中青年男性多发,20~40岁是发病高峰,原因尚不明。已有研究发现,压力、烟酒是触发因素。它的遗传度不高。要知道,偏头痛60%有家族史,而丛集性头痛可没有这么高。

头痛门诊让病人“少走弯路”

为了让病人尽可能“少走弯路”,很多医院已陆续开设“头痛头晕专病门诊”。头痛门诊希望让病人“少走些弯路”。或许有人会问:即便确诊了,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又有什么用呢?

回答是:有用的。目前,丛集性头痛主要有2种治疗方式。

一是经验性用药。病人吃药后半小时缓解,不过到底是自己好的,还是药效作用,尚不明确,可能吃安慰剂也会好。经验用药里还有服止痛药治疗。目前认为,最有效的缓解头痛方法是100%纯氧高流量吸入,此外还有曲坦类药物、局麻药利多卡因蝶腭神经节阻滞等。

二是预防性治疗,就是打断这个丛集发作期。目前已有一些临床用药,但对心脏、血压、肝肾都有一些副作用,需要医生权衡利弊用药。

客观地说,现有治疗只能说做到发作时减短发作期、降低发作程度,比如头痛程度从9分变成6分,或者原本要痛半年,现在痛2周。这是治疗的意义与现实。

总体来说,对这个病还缺乏特别给力的治疗,需要更多医生、科学家共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对头痛患者的精神心理干预也需引起重视。我们常说疼痛、失眠与抑郁焦虑是“三胞胎”。慢性失眠的人90%有抑郁焦虑,2/3长期头痛者伴有失眠和抑郁焦虑,抑郁焦虑患者90%有失眠,1/3有各种躯体疼痛症状。三者“捆绑”出现,是因为在大脑里它们存在共同的机制。治疗上,癫痫、抑郁焦虑与各种疼痛的药物往往也是重叠的。

猜你喜欢
偏头痛头痛原发性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会变身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