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高等医科院校“三育人”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0-09-10 01:35谢艺红
科教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体系建设新时代

谢艺红

摘 要 “三育人”是以一定工作体系的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整个过程;新时代 “有质量”教育工作要体现在学科质量、思想教育和工作体系落地等;高等医科院校具有严格质量标准、紧密联系实践和重视人文素质的特点;“三育人”系统实践探索應当注重统筹规划、思想文化育人建设、心理教育、实践科研育人、服务保障和组织育人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新时代 三育人 体系建设 高等医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5.003

Abstract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is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a certain working system.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landing of discipline qual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working system. The medical universit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ict quality standards, close contact with practice and emphasis on human quality.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verall planning, cultur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research, service guarantee, and organization and so on.

Keywords the new era;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medical universities

“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以一定工作体系的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整个过程。“三育人”在我国高校中推广开展,已经成为指导性纲领,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体制进步的宝贵财富。“十八大”以来,国家治国理政方略不断调整,社会环境日新月异,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完善。在当前社会压力和就业形势下,必须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内涵和具体化,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适宜人才,实践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

1 当前形势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1]“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9个“坚持”,6个“下功夫”,向高校人才培养和需求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精准解读中央精神,不断学习,以此来做为未来“三育人”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教育工作既是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也是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在“有质量”上做文章。“有质量”的高等医学院校教育,一是学科质量,目前全国各个院校各个学科“万马奔腾”,大家纷纷引人引智,力争抢占全国或者区域性的学科制高点,学科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医科院校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思想教育,加强高等院校政治思想工作,全国高校“无问西东”,都在夯实党建,提升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三是形成工作体系,其实就是落实问题,宏伟蓝图要转化为高质量的学生工作,更加要把“三育人”指导思想系统化的科学逐项落地。

2 医学院校特点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高等医学教育有独特的发展规律,一是严格质量标准,医学教育人命关天;二是紧密联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如上台练一练;三是重视人文道德素质,才能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医学人才。[2]我校近年来不断发展,取得广泛的进步。时代向前发展,我校招生不断扩大,“90后”“00后”开始成为教育对象,其中大部分城镇学生为独生子女,面对压力挫折的弹性空间小。医学院校“唯技术主义”,一切从就业、考研的实用主义出发,不是考研的就不关心,不是专业课就不上,对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不感兴趣,甚至抗拒党建等思想教育内容。“三育人”工作开始面临新问题,教书、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互相影响,相互关联,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3]

3 系统实践探索

“三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指导思想落地到具体措施,需要科学的管理举措。本文试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探索各项“三育人”各项措施的落地。

3.1 加强统筹规划

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与整合,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彻到学校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纳入学校各项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贯穿全局。把“三育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学校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整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将其纳入学校各项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全方位贯穿学校“双一流”建设过程、学科建设和年度工作任务。明确管理机制设计,建立科教合作教育机制,制定产学研合作教育计划。协调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安排,设计教学大纲和科研计划,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完善中国特色学生工作评价标准和科研成果评价方法。

3.2 思想文化育人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培育和实践,体现社会主义教育全过程的核心价值观。[4]开展师生主题教育活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选拔和宣传一批在学习精神、奉献精神、诚信、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等领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学生模范,积极倡导。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艺术和文化成果,建设一批民族文化遗产基地,引导师生接受高素质的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特产和民间优秀文化。注重网络文明建设,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促进网络文明教育。引导教师和学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则,发展文明网络生活方式。

3.3 加强心理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组织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教材,开发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在线课程,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强化咨询服务,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水平,按照师生比例配置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和随访,在班级、院校、学院中建立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引入心理干预工作,建设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基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工作预算,完善保障工作。

3.4 实践科研育人

优化我校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学生科研激励制度,把思想价值观引导贯穿选题设计、科技立项、研究开展和成果运用过程;建设学研相继、教学相长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统筹安排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配套科研计划以教学计划;大力推介学生优秀科研成果,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建设师生科研交流互动平台,搭建硕博论坛,邀请高水平教授点评;制定学术诚信规范,引导、遏制各种学术不端和失信行为。

3.5 做好服务保障

明确学校各个服务岗位的育人功能,强化要求,在岗位聘用、培训和绩效考核时明确育人职责;建设健全校园综合信息服务,教学、生活、学习各类活动全部可以通过网络处置,充分满足信息化的要求;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办法,精准认定贫困家庭学生,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在各类资助活动中,培养学生爱国爱党意识,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成长体验。

3.6 实践组织育人

落实中央、教育部关于学生群团工作的工作精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育人功能,推行党支部书记带头制度,开展系列主题教育;[5]培育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支持学生团体健康有序发展,开展各类主题鲜明、思想正确、丰富多彩的学生群团活动;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各级教师的激励体系,按照比例评选定期表彰。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服务水平不断增长,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不断增强。走进新时代,学生管理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时代为培养“有质量”的可靠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9JGZ111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九大工作报告.2017年10月28日.

[2] 侯岳川,程国军.高校三育人工作创新研究——兼论大学章程的制定[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3):5-6.

[3] 王天耀.加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有机统一研究[J].知识经济,2018(04):171-172.

[4] 张伟闯.高校思政育人协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05):74-76.

[5] 左盼盼.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三全育人”机制为构建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1):152-153,155.

猜你喜欢
体系建设新时代
浅谈工厂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