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2020-09-10 20:46靳广杰
环球市场 2020年9期
关键词:装配式管理模式建筑工程

靳广杰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目前,装配式建筑节能环保,特殊性较强,因此必须给予其项目管理充分的重视,对其进行很好的优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装配式建筑出现的时间较短,因此管理模式难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对其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鉴于此,首先研究了目前装配式建筑管理存在的不足,然后探讨了优化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相对于传统建筑体系,装配式建筑将部分或全部构件通过生产线在工厂组织规模化制造,施工现场对其仅进行组装和拼接,施工周期短,现场湿作业少,劳动强度和作业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代表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已进入起步阶段,继续沿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已不能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要。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信息化水平较低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通常还是延续的旧的模式,由管理人员在现场开展相关笔录,在统计的环节也高度依赖于人力的帮助。所以工作效率也长期上不去。尤其是,因构配件的规范至今还是“盲区”导致在信息管理方面更是会出现不少困难,距离理想的状态还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

(二)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的缺陷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如果预留钢筋位置发生偏差,可能导致构件定位不准确,构件的垂直度偏差超过施工允许的范围。施工现场现浇构件与预制构件在通过预留的钢筋相连时,由于尺寸上的差异,预制构件的钢筋与现浇构件的钢筋可能会发生碰撞,从而给后续钢筋绑扎作业带来困难。预制构件在进行连接时,如果没有有效的检测程序,会造成混凝土灌浆不饱满、套筒之间连接出现错误或者预制构件管线堵塞等现象。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不断地加强政策上面的完善

完善的配套政策,是装配式建筑能够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需要找准的突破口:一方面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立相关的监管机制。首先要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根据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来将法律法规进行对照,看看还有哪些条文是与之不匹配的。然后再根据完善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配套的监管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善法律法规和建立监管机制的过程中,都不要盲目照搬国外的经验,而是要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来进行。另一方面,对有关工程技术的规范进行完善。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机制的建立是一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对于有关的工程技术规范进行完善。事实证明,在政策上面的全面支持,是装配式建筑能够取得全面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协同各方全程监控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参与方增多,项目基础数据多且信息变化频繁,极易因传递不畅形成信息孤岛,同时部件的工厂化生产又给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会大幅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创建5D建筑信息模型和运用无线射频技术,参建各方可以在项目开工前进行“虚拟建造”,提前发现设计缺陷和实际建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对部件设计和施工顺序进行优化完善,真正做到事前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参建各方根据授权在同一个建筑信息模型中进行可视化项目管理,实时采集上传设计修改数据和制造安装现场信息,完全消除了信息傳递的时滞性,使参建各方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部件生产企业能够根据修改的设计和现场施工进度计划来安排车间组织生产,项目施工现场根据部件的供应情况及时提交安装工作面,保证工序的合理搭接,能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项目实施结束后,会形成一套完整的真实项目信息模型,为项目的后期运营维护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使项目管理目标更容易达成。

(三)预制构件吊装

预制构件吊装作业前,需对吊装作业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吊装前检查吊装设备的完好性,比如力矩的限位器以及重量限制器,吊装机械吊具都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要求。吊装位置线应从控制端引出,每一个构件均设两条安装位置线,确保与施工计划相吻合。预制构件应按原先规定的施工方案进行吊装,吊装过程应慢起快升,缓慢放下。在整个吊装过程中,不能够偏斜或者摇摆,吊装构件严禁长时间悬挂在半空中,构件应该上面设置有缆风绳,主要目的是控制构件转动,保证构件在吊装过程中的平稳。同时对构件采取固定措施,在预制墙板安装过程中,底部应该设置临时支撑或者是限位装置,不能够削弱叠合板内侧的叠合筋。装配式建筑悬挑阳台板在安装作业前可以设置防倾覆的支撑架,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之后,才可以拆除。在施工过程中荷载不能够超过楼板的设计允许荷载值。装配式建筑预制楼梯如果采用预留锚固钢筋,应该先放置预制楼板,然后再与现浇梁或者现浇板浇筑成整体。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焊接连接、螺栓连接或者是套筒连接方式。连接部位最后利用密封,基层表面应该平整密实,不存在蜂窝麻面。

(四)灵活选取管理层次

层次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比较常见,也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由于项目性质的不同,其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使用固定的分管理层次必然行不通,因此应该根据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选取管理层次。要是工程的体量较大,可以在深入分析管理条目的基础上,根据拆分管理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管理的层次进行很好的设定。如第一层次可以为设计、施工、安装等。根据第一层次的项,选择主责人。初步建立管理模式以后,还应该自上而下地贯彻使用。当然,仅仅推广管理模式还不够,还应该根据使用情况的真实反馈,进行有效的改善。反馈应该来自生产一线,形式应该为自下而上,以便了解目前管理形式存在的不足,更好地对其进行改进,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升级转型不断深入,建筑行业的工业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建筑项目的装配化率将会更高,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整体化和模块化已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使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真正成为可能。在这场影响深远的行业革命中,不断创新项目管理模式,适应新的建造方式,才能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波,杨献军,孟明明,等.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25-26.

[2]何佩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9(15):131.

猜你喜欢
装配式管理模式建筑工程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