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政策下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2020-09-10 07:22袁航哲
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资助工作精准扶贫高校

袁航哲

摘要:自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安排,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对扶贫工作特别是“精准扶贫”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同时,这一理念也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得到了体现与落实。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但是自我从事高校资助工作一年多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一些环节仍不同程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如:识别的主体不明确、识别的不精准、帮扶措施值得探讨等。本文将会基于这些问题,给出思考与合理化建议[1]。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资助工作

一、教育精准扶贫的背景与内涵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以下简称25号文件)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雨露计划将作为培育扶贫开发品牌三大项目在全国大力推行。2013年7月,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一年多来,各省相继出台实施细则,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部分,完成了自上而下政策率先接轨任务。

精准扶贫:在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在贵州又讲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越往后(扶贫工作)内涵越丰富,操作性越强。理解“精准扶贫”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二、精准扶贫政策下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首先是识别的主体不明确

贫困户识别,本来是一个非常严肃、严格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参杂了过多的私心和不负责任。

本来应该是整个班级所有师生参与讨论、评议,按照国家贫困人口标准,推出群众公认的最贫穷的、最困难的,需要帮扶的群众,才能列为贫困生。但是,在实践中,在个别班级会存在班干部甚至辅导员“内定”的情况,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贫困户。或者,有些学生寻找各种关系,也可以被定为贫困生。

从一些地区看,有贫困户非正常退出的情况。可能一定时期某级政府的具体做法有所变化,导致原来的贫困户不算了;可能由于纪检部门检查后,认为不符合贫困标准,也把贫困户给取消了。因此需要掌握贫困生信息的动态变化。

(二)其次是识别的方式不精准

教育部数据显示,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体规模较大,全国平均比例超过20%。2016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281.82万人次,资助总金额955.84亿元。学生资助是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的根本保障。

在校园内,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会认为经济困难是一件不光彩,不愿主动申请资助,或者因为资助名额有限无法获得资助。基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成为扶贫账上的“隐形人”。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为了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在教育扶贫道路上,一个贫困学生都不能少[2]。

2017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高校应采用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发现那些困难但未受助、不困难却受助的学生,及时纠正认定结果存在的偏差。

其实早在2007年,郑州大学就通过对学生一年来用使用“一卡通”在校内消费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消费情况找到那些不愿表露家庭困难情况的学生,每月“悄悄地”为他们的“一卡通”里打入餐费补助。

像郑州大学这样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托,精准识别校园中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由学生主动申请,变成学校主动关注的还有许多。

媒体公开报道过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从2004年9月首创隐形资助方法至2017年5月,已经“隐性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长安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也利用大数据识别异常学生,确保不漏掉贫困生、不错发奖助金;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在去年3月,有301位同学的饭卡收到了从11.63元到340.53元不等的补助。

(三)识别的公正性有争议

精准扶贫解决了扶贫工作“有无”的问题,扶贫工作“公平”随之成为争议的焦点。

靠“哭穷”来博取助学金曾一度被人诟病,真正需要助学金资助的贫困家庭学生得不到资助,刻意装穷的学生却拿着资助肆意挥霍。又或者因为穿了一双名牌鞋,用了一部好手机,一直靠兼职赚取生活费的贫困家庭学生被取消评定资格……

使人受益的助学金如何去伪存真,精准定位每一位贫困家庭学生,让他们都能好好上学?高校探索的答案仍在大数据中。

为了让贫困学生能够更好的得到相应的资助,不少学校在新生入学前就已经和贫困学生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资助政策的介绍,甚至派专人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为学生定制相应的帮扶计划,包括设置学费缴纳绿色通道、提供来校路费、预设勤工助学岗位等。在校期间实时关注学生动态,严格进行各类助学金的评定,对有需要的贫困学生提供临时补助等。

(四)忽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近年來,媒体对贫困生上大学予以高度赞誉,但对于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的心理问题则有些轻忽。其实,贫苦是把双刃剑,贫苦能够锻炼人的意志,更能令人发奋图强、坚韧不拔;贫苦也能够引发人的心理问题,令人产死自卑、多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3]。因为心理问题是隐性的,不容易引发人们存眷,恒久淤积后引发行为问题,轻则影响心理安全,重则人性扭曲,致使社会问题。因此,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应引发高校资助系统的高度关注。

(五)资助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扶贫助困的方式一般是为贫困生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从河南城建学院的资助方式上看,可将资助分为“奖、助、贷、补、减、勤”,贫困生可通过以上方式的一种或者几种获得经济帮助。学院鼓励学生通过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的方式获取资助,但就目前来看学校提供勤工助学的部门所包含的固定工作岗位和临时岗位还很有限,占贫困生的比例较小,常年有500名左右的贫困学生在这些岗位上工作和学习,岗位主要是保洁和资料整理员、行政助理、教辅助理、和科研助理,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通过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用以完成学业,“勤工”是手段,“助学”是目的。但这些岗位的设置远远低于贫困生对相应岗位的需求。

三、精准扶贫政策下落实资助工作的相关建议

(1)解决好谁来识别、怎样识别的问题

努力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脱贫。建立辅导员、班委两级资助工作责任制。明确资助职责、任务,严肃工作纪律。按照《关于做好2017年高校本专科生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的要求,严格执行奖学金发放辅导员负责制。辅导员在识别贫困户中扮演最为关键的角色。班委要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一步一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做到位,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把真正的贫困生识别出来。学院贫困生认定小组要把好关,做好审核、审查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在识别贫困生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严肃查处。

同时,要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要求,对建档立卡家庭“回头看”作为精准脱贫的基础工作,决不能出现外宿租房、消费过高的“贫困生”,决不能把有关系、有门路、能钻空子、会打小算盘的人列入“贫困生”,决不能让真正的贫困生漏扶漏帮。

(二)多种渠道帮助贫困学生,完善资助方式

“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是指在严格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学院贫困补助为主体,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绿色通道、临时补贴等为辅助,以社会、企业奖学金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元化、有重点的资助体系,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合力保障资助工作的开展。

河南城建学院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制定了学院资助政策,如《河南城建学院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实施细则》、《河南城建学院学生勤工助学实施办法》、《河南城建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受助学生参加公益服务活动实施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完善了资助工作体制,是工作开展的政策保障。加强资助工作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培养,鼓励资助工作者开展资助工作研究,进一步提高资助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学院注重加强对捐助资金的统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资助和过度资助现象发生。

(三)资助工作中应重视强能助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提升社会适应力必须纳入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范畴。一方面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和社会实习实践,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参加各种技能或技术的专业培训和学科竞赛,强化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河南城建学院不少学院都很注重认知实习,在实习中重点落实贫困生的实习单位,注重对他们的实践培训,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工作;河南城建学院的办学定位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尤其重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特别是专业学科能手的培养,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场所无条件向贫困生开放,并有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培养了专业兴趣,强化了专业动手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能。统计结果表明,受奖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成绩突出,在“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崭露头角。

“扶贫助困、励志助心、强能助才”相互统一。扶贫助困解决眼前问题,只有首先保证有学上,贫困生才能培养能力,同时扶贫助困中要体现出对贫困生的教育,要和励志助心结合起来;励志助心解决思想问题,只有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强能助才解决长远问题,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就业机会。

(四)有效化解贫困生心理危机

高校贫困生的消极心态不但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局部,应以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现实状况,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经济救助与心理救助有机结开起来。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保障。根据贫困生的具体状况,高校在辅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来辅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发奋图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4]。

其次,全方位的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国家为使家境贫苦的学生上得起大学,从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补助、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等五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高校在认真落实这些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应提倡经济资助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先自助、后他助”,“以酬代补”的原则来成立高校学生经济资助运转机制;还应鼓励高校贫困生依靠自身勤奋,拼搏奋斗而获得成功,树楷模,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来面对人生。

再次,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发挥学生会、社团、心理医生和心理健康员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使贫困生感到社会和学校的温热及人与人之间的诚挚情感。

别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全贫困生人格。贫苦生大多心理压力大、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为明显,学校应成为每一位贫困生设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门诊,形成心理常识普及、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学科研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適应能力。

无论什么样的“贫困”,无论采取何种的扶贫举措,首先需要教育者的耐心和爱心,因为教育首先是面对人的教育,“拿人心换人心”恰恰是对教育的最好诠释,其次教育是有规律的,不能指望通过我们采取一次两次的帮扶就能彻底改变教育的“贫困”现象,因此,对于学校、教师和家长来说需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折腾,保持一份宁静和期待,静待花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育精准扶贫恰恰体现了教育的“因材施教”和“分类推进”的原则,只有因人而异的采取符合每个“贫困”生的特点的策略,教育上的精准扶贫才能最终达到效果,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不能完全解决教育中存在的“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岚.高校贫困生资助认定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2]余鸣娇,庞艳桃.受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援助之对策[J].高教论坛,2010(10).

[3]吴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4]黄敬宝.我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评价与改进[J].晋阳学刊,2007(1).

猜你喜欢
资助工作精准扶贫高校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法创新的探讨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