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父与戚城

2020-09-10 07:22孙久群
信息技术时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卫国晋国大夫

孙久群

“西周王朝建立了完备的分封制度,基本做法是将兄弟子侄、姻亲贵族分封到东方广大地区,建立诸侯国,管理那里的土著民。诸侯国君采用同样的办法,将土地和城邑分封给卿大夫。自西周初年开始,戚城就是姬姓孙氏的采邑。”7月26日,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孙先生这样说。

孙先生介绍,据文献记载,卫武公送周平王从关中迁到洛邑有功,获得了“公”的爵位,而孙氏家族即是武公之后,为卫国世卿。春秋时的孙氏家族在国中本就属于较大家族,加上戚城重要而独特的地理位置,实力日渐增强,到孙林父时对公族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孫林父,谥号为“文”,史料中多称之“孙文子”,孙良夫之子。孙林父自代父为卿以来,为人专横且好逞强。公元前566年,卫献公派他出使鲁国聘问,并续其父所结之盟,而他行为无理,与鲁襄公并行登殿,不讲礼节且行为傲慢,给人留下极为不好的影响。在处理与国君的矛盾方面,孙林父虽能利用晋国的关系来进行制约,但后来由于晋国解除了对戚邑的保护,使孙氏家族在政治斗争中完全失败。但是,在孙林父主持戚邑期间,戚邑成为当时中原文化的热点城市。

尽管戚邑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国大夫的家族封地,然而一些重大国际型的外交活动常常在此举行。公元前576年,晋厉公、鲁成公、卫献公、郑成公、曹成公及齐、宋诸国代表会盟于戚。同年11月,孙林父还代表卫与晋、鲁、齐、宋、郑等国大夫会吴国代表于钟离,此事标志中原与吴国开始交往。公元前571年,晋、鲁、宋、卫、曹等国大夫会于戚,商讨迫郑服晋之办法,以使晋称霸。公元前568年,晋、鲁、卫、宋、陈、郑、曹、莒、邾、滕、薛等国诸侯及齐、吴等国代表会盟于戚,商议救陈抗楚之动议。公元前559年,孙林父与晋、鲁、宋、郑等国大夫又相会于戚,以商讨卫献公出奔和另立卫君之后如何安定卫国之事。孙林父是个杰出外交人才,却因为行为极不检点导致孙氏最终被逐出卫国。

公元前544年,卫献公去世,停棺待葬,正是举国大丧之际。作为卫国重臣的孙林父,本应居丧致哀,却不遵法令,在戚城听乐赏舞。这时,吴公子季札来到卫国,拜访了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等名人,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之后又从卫国到晋国,将宿于戚。听到城里钟声大作,说:“真是奇怪啊!林父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怎么还高兴起来了?他在戚城,就像燕子将巢筑在了帷幕上。国君待葬,有什么可以高兴的呢?”说罢就离开了卫国,没有到戚城住宿停留。孙文子听说了这件事,终生不听琴瑟。《史记·吴太伯世家》《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都有类似的记载。由此看来,孙林父还算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从此终生不听琴瑟,是克已服义的君子。

猜你喜欢
卫国晋国大夫
按兵不动
师旷劝学
卫国的生存之道
翳桑之报
进步太快
弱国不天真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花生大夫
花生大夫
间接性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