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青团

2020-09-10 07:22芮东莉吕永林
天天爱科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青团多云鹦鹉

芮东莉 吕永林

·2016年5月3日

·晴17-26℃

隔壁办公室飞来一只小鹦鹉,大约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羽色艳丽。同事说,这叫棕头牡丹鹦鹉。

女王“驾到”

要说“皇亲贵族”有多难伺候,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有体会。这只不知从谁家逃出来的小鹦鹉,原本是飞到隔壁办公室的,哪里想到,同事根本服侍不了。于是,它来到了我家。

当时,清明节刚过不久,艾草青团的滋味还在嘴里回味,看到这个浑圆青翠的小家伙,我就为它取名“青团”。

同事用鞋盒做的小鸟转运箱

2016年5月12日

晴 中午25℃左右

同事把小鹦鹉带到单位,我接它回家!回到家,小家伙从鞋盒里一跳跳到桌子上,就开始发飙:嘎——嘎——嘎——然后仰天大叫,十几秒也停不下来。

青团是一种小吃,将艾草、雀麦草等绿色植物的汁液拌进糯米粉,并包裹豆沙、莲蓉等馅料制作而成。

新主子虽然个头不大,可已经是一只成年鹦鹉了。通过它的爱情舞步,我们得知,这个大嗓门的青团,居然是位女王!

2016年5月29日

阴 19-24℃

青團到了繁殖季,它对着镜子张开翅膀,翘起尾巴,抖动身体,嘴里还打着响舌。这是雌性棕头牡丹鹦鹉的求爱之舞。

服侍女王用膳,是侍从最重要的职责。从网购各种鹦鹉食品,到去野外采集新鲜草籽儿,我和永林可谓尽心尽力。

2016年7月16日

阵雨 28℃左右

青团梳理羽毛时,常常会把脱落的羽毛叼在嘴里反复咀嚼,难道是缺乏矿物质?于是我开始给它“加餐”。

从鱼市上讨来乌贼骨,晾干,里面含有丰富的碳酸钙,但极腥臭。青团常常啄食它补钙。

网购来的保健砂,内含红泥土、碎贝壳、海砂、食盐等,拌在主食中喂给青团。青团常常啄食红泥土,但对里面的碎贝壳并不感兴趣。

在我们的精心服侍下,女王“发福”了,“腰身”渐长。真有意思,吃草籽儿也能长这么胖!如果没有天敌的话,说不定它在野外也能生活得很好呢!

2016年8月26日

阵雨 26-34℃

下班一到家,我就从冰箱里取出稗草穗,请青团来“撸串”。这小东西又长胖了,站在手心里,沉重得很。再胖下去,我怕是要托不住了!看来,草籽儿的营养很不错嘛!

2016年10月23日

阴18-22℃

进入8月下旬,禾本科植物都结出了沉甸甸的果穗,青团有了美味的零食。稗草的芒很短,籽粒饱满,最受青团喜爱;狗尾草的芒太长,吃起来比较扎嘴。

藜(lí),又名灰菜,沉甸甸的果实揉碎后有一股迷人的清香味。这美味的果实,深得青团的喜爱。

下午和永林从上海自然博物馆出来,闲逛时闯入了一片废墟。残垣断壁,碎砖破瓦,没有门牌号,也早已绝了人踪。唯有墙头的一株野藜,尽展生命活力。野藜的果穗缀满墙头,采撷数枝回家喂青团。

藜的果实很小,直径约有1.2毫米,种子直径约0.8毫米

青团的粪便是绿色的,像盘绕着的线圈。

青团的嘴长得很奇怪,弯弯的,像个钩子。通过观察青团吃火麻籽的过程,我总算弄明白了这张嘴的用途。它用舌头抵住和旋转种子,而喙相当于多种工具。

棕头牡丹鹦鹉喙的作用

虽说我是个尽责的侍从,但有时也不够厚道。网上资料说,棕头牡丹鹦鹉只吃谷物、水果和蔬菜,不吃虫,是地道的素食主义者,但是青团的行为却让我有些迷惑了。因为当有昆虫从它身边飞过时,它就会伸长脖子去捉虫。莫非资料上的说法有误?我决心拿女王来做个实验。

2016年8月28日

多云 30℃左右

在小区里找了5种虫子带回家,分别请青团品尝。

一番折腾下来,我确定,棕头牡丹鹦鹉的确不吃虫,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不管是长翅膀的虫子,还是光滑柔软的虫子。青团捕捉飞虫的行为,仍旧是个谜。

非洲干燥的草原林地是牡丹鹦鹉的家乡,为了与环境相适应它们进化出了绚丽多彩的羽毛。青团的那一袭彩衣,就如绿叶丛中绽放的花朵,能骗过天敌的眼睛。

进入8月, 家里到处是女王换下的羽毛。指甲盖大的绒羽,像蒲公英一样,满地飞滚;橙色的、绿色的、黄色的小羽毛,扫到簸箕里,簸箕里就像绽放着一整个春天。

2016年8月27日

多云 最高温31℃

爱梳妆的青团,总喜欢坐在窗框上仔细地清理羽毛。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理理翅膀,一会儿又细细地打理尾羽,仿佛在清点羽毛的数目。各种羽毛纷纷掉落下来。

这么漂亮的羽毛,丢掉岂不可惜?于是,收集女王霓裳上脱落的毛羽就成了我的一大乐趣。

青团换下的羽毛

当各种各样的羽毛聚集到一起,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羽毛都是有弧度的,放到桌子上,羽毛就会“拱”成一座小桥,而且多数羽毛都长得很“畸形”。有的羽毛,羽轴两侧的羽片极不对称;而有的羽毛,羽轴十分弯曲!

这些奇特的造型,当然不是随意长出来的,那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于是我做了一个羽毛降落实验。原来,每片羽毛都大有學问,鸟类不愧是超棒的“空气动力学家”!

女王的居所一直是我最头疼的问题。无论是我自制的竖式纸箱小窝,还是网购的横式木质繁殖箱,它都看不上。宁可挂在窗帘上睡觉,也不肯入住我提供的宫殿。

唉, 哪有裹着窗帘露宿的女王?

2016年7月15日

雨 32℃左右

下班回家,青团又和我玩衔草做窝的游戏。比起网购的繁殖箱,它更偏爱我用纸箱做的窝。不过,青团并不真心把纸箱当成家,它平时更喜欢钻到窗帘后去睡觉。

青团关于攀爬的秘密

进入10月,暑气渐消,正是好好享受生活的时候,女王却发了疯!我也要抓狂了,因为永林最喜爱的书法字帖被它啃成了一堆碎屑,女王和我都免不了挨一顿臭骂。

2016年10月2日

阵雨 23-30℃

青团“发疯”了!钻到书架后面拼命咬书,弄得书架与墙壁之间全是纸屑。

青团居然自己在做窝!为了让它少啃点书,我在书架上放了个望远镜包装盒,还把靠墙壁的那侧挖了个洞,里面垫上稻草,果然青团老实了。

永林的书法字帖遭了殃!纸屑太碎,没办法再贴回书上去。

原来,女王是在亲自建造宫殿,而且很快就在里面下了蛋,想要养育小公主或小王子了。

2016年10月18日

小雨 20-24℃

蛋又多了一枚,粉白色,长约2.5厘米,椭圆形。

2016年10月17日

多云 20-25℃

打开盒盖一看,青团在里面产了3枚蛋。

可是,青团必须得有配偶,才能产出受精卵,现在的蛋完全不可能孵出小宝宝。然而青团只管我行我素,一窝不成,就开始建造下一个宫殿,生下一窝蛋。这不,我家装在纸箱里的棉袄也遭了殃!

2017年5月27日

晴21-31℃

打开了青团的巢,真是令人吃惊!

2016年12月2日

阴约15℃

青团赖在新筑的宫殿里,几乎不出来玩。永林每次喊它:“团团……”它就伸出脑袋张望。

几个月后,我们打开宫殿,才得以窥探其中的构造。毫无疑问,我们的女王是一位一流的建筑大师!

紙箱里的棉袄被咬破了袖子和下摆,这嘴太厉害了!

在野外,棕头牡丹鹦鹉应该就是这样筑巢的,利用垂直的树洞,衔细枝与草茎放进去,做成双层巢穴。真是聪明又灵巧的建筑大师啊!

在我国,原产非洲的棕头牡丹鹦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未经允许,禁止买卖。我们一直期盼,忽然有一天,一位棕头牡丹鹦鹉“国王”像小觉一样,从阳台上飞来,与青团做伴。但显然,这只是个梦想罢了。

女王总是高高在上,并不搭理这些衣着朴素的“平民”。麻雀们似乎也敬畏女王的威严,从不敢飞到椅子上的食盘里用餐。

和小觉在时一样,家里阳台的玻璃门从不封闭。每天,小麻雀都会三五成群进到家里,与女王共进餐点。

2017年2月19日

多云7-19℃

暖和的春风从敞开的阳台外吹来,吹得青团的羽毛蓬松开来。它迎着风,发着呆。青团一直凝视着门外,是否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野性召唤?或是无以言表的寂寞?

早春的一个上午,女王最终决定起驾远行。一抹绿色的倩影,最终消失在楼宇之间。

当然喽,被人类伺候惯了的女王,一定不会像小觉一样去野外冒险。我猜,它定是又飞进哪户人家,“招募”新的侍从,重新做起了女王。或许此时,女王正和它的伴侣在一起,哺育一窝可爱的小王子或小公主呢!

2017年2月25日

多云4-12℃

青团放飞自我,消失在小区楼宇之间,再来回来……

五色斑斓的羽毛,是女王留给我们的礼物。现在,它们被穿在了一只我动手制作的小鹦鹉身上。瞧,那不正是我们骄傲的女王青团吗!

选摘自《我的自然笔记·家有萌宠》 芮东莉 吕永林,著·绘 小博集出品

猜你喜欢
青团多云鹦鹉
小鹦鹉
奶奶教我做青团
一“糯”值千金
向日葵·成长·礼物
苏州青团
青团
何氏“十全大补粥”
折纸鹦鹉
鹦鹉中的异类
Most Drink Cans Opened by a Parrot 最会开汽水罐的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