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的问点确定策略

2020-09-10 07:22张铭康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策略

张铭康

摘要:高效语文课堂的特征之一便是有效提问,它是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陶行知先生亦高度重视提问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全面、准确、高效地感悟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锻炼探究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其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从知人论世、紧扣文本、多元开放三方面设计课堂提问。

关键词:初中语文 问点确定 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凡善教者,亦应善问。问点是问题的核心点,是文本的关节处,是打开思维的窗口。一个好的教学提问需要教师合理寻找问点,有效切入问点,相继生成并聚焦问点。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思路流畅,问答高效。

一、知人论世——在写作背景、作者生平处寻找问点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中有如此一文。可见,了解作者其人是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的重要前提。

例如,在小说《孔乙己》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就必须紧扣写作背景,还原孔乙己等人物的生活环境。通过查阅资料可知:1918年冬,鲁迅写了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小说《孔乙己》。为了拯救年青一代,使他们改变无知和麻木的状态,鲁迅选择了咸亨酒店这一社会缩影,艺术地展示当时社会众生的麻木和愚昧知识分子的贫苦。

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当时的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第一段后提问:

①咸亨酒店的客源有哪些?

②他们分别是怎样消费的?

③两类顾客是怎么被分隔开来的?

④阅读之后你是否能判断:短衣帮和长衫主顾分别是什么阶层的代表?

⑤作者在描写他们时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

最后得出结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之下,唯一一个穿长衫却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是一个愚昧麻木、穷困凄惨、常被人取笑的“零余者”。

二、紧扣文本——根据教学内容切入问点

语文课堂上,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依据教学内容,通过合理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1.问在关键处

许多课文的行文思路清晰,如果教师能在体现文章脉络的关键处加以提问引导,就能很容易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思路。

例如,在《最后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来推动情节的梳理:“文章中,小弗朗士的心理有什么变化吗?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词句。”通过阅读和搜寻,学生应该可以找到“怕”“诧异”“难过”“懊悔”等词。教师接着要求学生把小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描绘出来,学生归纳出:小弗朗士从想逃学,到因见到教室异常肃静而诧异,再到知道这是最后一课后,为自己今后不能再学法语而难过、为之前没有认真学习法语而悔恨。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就是关键处。在这一处设问,学生就能把握小弗朗士由厌学到想学、由讨厌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变化过程以及其中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2.问在文眼处

文眼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重要点和文章思想情感的集中点,往往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揭示了全文主旨,所以理解文眼成了理解文章的重点。

《背影》的文眼句就是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针对这个文眼,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提问:

①文章的第一句有什么作用?

②作者是怎么描写父亲的背影的?

③父亲的背影为什么会让我难以忘记?

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就能渐渐发现,这个背影包含的是年老体弱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我”难忘这个背影,一是因为真切体会到了这份爱,二是对父爱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理解、感激之情。

3.问在矛盾处

教师要注意“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这是于漪教师的观点。确实,文章的矛盾点、冲突点往往是作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特意设计的,抓住这样的矛盾点设问,就能发现作者的特殊用意。

在《孔乙己》一文中,教师就可以在孔乙己身上的“矛盾”处进行设问。

①身份的矛盾:唯一的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

②身体与心理的矛盾:身材高大,却好吃懒做,不会营生。

③心理与行为的矛盾:偷东西,但还想表现得很清高。

④品行上的矛盾:从不欠人酒钱,但作为读书人,却连纸张笔砚都不见。

在这些矛盾对比中,学生就能认识到,他是一个好吃懒做、自命清高,对普通劳动者存在偏见,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魄读书人。

三、多元开放——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聚焦问点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种智力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程度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就语文学习而言,每个学生阅读后的感受和认识也是个性化的,我们必须尊重这样的差异和个性。再者,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也是语文教学所提倡的。因此,教师的提问应该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其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解读,鼓励学生寻找和发现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乐趣。

1.问在争论处

利用文本中不确定的、未明说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地方,教师可以充分设疑,引導学生对文本意义发表自己的观点,获得全面又有个性的阅读感悟。

例如,对《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所包含的情感,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不够全面的,或者是有争议的。对此,笔者便在此处设问,引导学生展开辩论。经过不断辨析,学生对文中苏轼所包含的复杂情感也越辩越明:被贬杭州时,苏轼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密州时,他豪言“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被贬黄州时,他则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被贬惠州时,他又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最后被贬儋州,他还笑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由此可见,苏轼是一个能在自然中找到精神家园的无比欢悦豁达的诗人。所以我们在品味文本时,应该慎用“悲凉”一词,从而加深大家对作者随缘自适、达观处世的豁达心态的理解。

2.问在发散处

叶圣陶先生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现代语文教学也鼓励学生进行文本理解的创新。教师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能向思维发散处、向写作能力的发展上设疑提问,可以引导学生锻炼创造性思维,反过来亦能提高其阅读能力。

在《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偷书时的情形作者未做详细交代,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空白设置发散性问题:

①你觉得孔乙己在偷书时有着怎样的心情?

②孔乙己又是怎么偷书的?

③请你试着将孔乙己偷书的过程生动地描写出来。注意要贴合人物性格,并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这样的引导提问既能进一步丰满孔乙己的形象,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发散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其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总之,“问”是一门艺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需立足教学内容和作者其人其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着眼其阅读能力的发展,找准课堂提问的问点,不断提高有效提问的技巧和能力,从而使语文课堂越来越精彩、越来越高效。

参考文献

[1]邓娅号.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韩凤芹.抓住关键点,生成语文课堂的精彩[ J].现代语文,2011(02):55.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我的手机在哪?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