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躯、大承载-微时代下传统武术“微”传播策略研究

2020-09-10 07:22赵想想
体育风尚 2020年7期
关键词:微传播传统武术

赵想想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播采取的基本都是口传与传统传媒的基本形式,对武术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形成了较大制约,导致今日武术的影响力落后于很多现代技击运动。随着微时代正式来临,传统武术文化传播在遇到困境的同时,却也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传统武术扩大受众基础,在传播理念和方式上就应该与时俱进。本文在分析传统武术构建“微”传播渠道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微传播渠道的具体策略,以期为传统武术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传统武术;微传播;路径

“微时代”一词首次出现于2012年,其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升“微”传播成长为文化传播的一种主流形式,传统武术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内容,只有跟上新科技和新理念的发展步伐,才能紧扣时代脉搏,在文化传播领域抢占有利身位,使传统武术发展走出不温不火的境地。微时代的来临为传统武术扩大影响力创造了基于,把握好机遇,积极创新传统武术传播的路径,“微”中见效,必然能够为武术文化腾飞提供重要助力。

一、微时代下传统武术“微”传播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创造的传播技术革命,微信、微博等新的传播途径使文化传播真正走进了“微时代”,微信、微博尽管只是手机或电脑屏幕上的小程序,但内里却是大有乾坤,真正做到 小身躯、大承载。微时代,传播技术和手段不仅迎来了革命,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受众同时可以扮演文化传播接受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因为对传播行为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各种传播的内容主体与微时代的结合就成为必然趋势,促进微传播文化现象的发展,社会大众利用微信、微博等微传播平台获取、整理、传播需要的内容。以微传播为渠道,武术能够有效扩大受众基础,构建稳定的传播人群,为武术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创造条件,为武术影响力的扩大创造机遇。

总体而言,微时代,我国武术文化传播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武术传统文化与微传播的碰撞在引领传统武术文化向着更前卫更新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会遇到越拉越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把握受众的需求特点,如何整合武术传播中的各类资源,如何有效地解决各类问题,将成为武术微传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微时代下传统武术“微”传播的策略

(一)加强官方机构建设,引领微传播航向

自国家体育委员会成立武术处以来,在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和各级武术协会的协同作用下,我国的武术文化传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传播形式日新月异的微时代,由于我国没有成立专门的官方武术文化传播机构,其传播与时代发展脱钩的劣势逐渐显现出来。目前,我国武术文化传播主要由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负责,具体工作则由推广培训部门承担,而其工作重心却是培养教练与竞赛人员,在武术科研活动和文化传播方面却不够专业。因此,由于我国在武术文化传播专业机构建设上的滞后,制约了武术文化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基于此,國家应该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强化对武术管理机构的领导与合作,以现有的人员和班底为基础,组建专门的武术文化传播发展部门,提高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同时,加强对微时代传播形式的理解,在强化引导管理的基础上,发挥微传播的价值,创新传播机构和机制,在武术文化传播取得成效的合理时机,尝试成立单独的武术传播的微传播机构,为武术文化的微传播创造必要的制度和组织基础。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微传播人才基础

微时代,内容传播的形式和手段日新月异,传统武术文化要走进现代生活,就必须在传播途径上做好“微”文章,深入了解当前社会传播的属性和特征,扎根社会土壤,借力打力,为武术传播造势。当今社会人才济济,人们兴趣爱好日趋多元化,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也高,召集传媒人才汇聚于武术传播领域,既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武术、走近武术、了解武术、热爱武术乃至学习武术,成为名副其实的武术人;也能培养更多热衷武术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推动武术资源和文化的开发利用,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创造人才基础。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以图片、视频、动画为内容为主的微传播尽管能够帮助人们了解武术文化,但是随着90后乃至00后长大成人,人们接受文化的途径需要更加立体和多元化。因此,传统武术的微传播需要召集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文化传播人才,武术文化传播需要更好地利用动漫、游戏等新颖的传播内容扩大受众面,在传播渠道上,充分利用微信、微博这些集网络内容生产、传播、分享与获取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发挥其传播力、沟通力的优势。因此,无论是行业的专业文化传媒公司,还是个体博主,都应该积极发布“武林召集令”,集思广益,汇聚人才,从形式和手段上创新武术文化传播,让武术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多地从幕后走到台前。

(三)重视内容建设,形成特色传播风格

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网络虚拟世界,受众的眼球总是跟着那些新鲜有吸引力的事物游走,这也是微时代越来越多媒体人喜欢在文章或报道的题目上博眼球的原因,尽管这种做法能够聚拢一时人气,但不是久远之计。好的微传播,需要精心打磨内容,以质取胜,散发个体魅力。在这方面,我国传统武术的微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些值得思考和借鉴的范例。

比如,作为媒体官方的世界格斗赛事品牌“昆仑决”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其官方微博不仅包含基本的赛事信息、直播和解说之外,还将报道视角延伸到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乃至台前幕后的故事等,让受众能够看到运动员在台上的辉煌时刻,也能感受运动员在台下的拼搏努力,让受众认识到运动员也是从普通人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无形中强化了对受众的粘性。

当然,昆仑决品牌是由专业传媒公司运作的,对致力于武术文化传播的组织机构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只有这种模式才能有所作为。微时代,个体博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部分也形成了独具风格且十分成功的微传播模式。博主武当派道长胡玮哲,其微博内容不仅有“内容”,而且形式独特,雪花纷飞之下于武当舞剑抚琴,画面唯美,功夫扎实,仿佛把人们带入金庸武侠小说的神奇仙境,巧妙地展现了武术的魅力,使受众流连忘返,让人无形中形成习武的念头。因此,无论是专业传媒公司,还是作为个体的武术传承人乃至爱好者,首先自身应该对武术形成坚定的文化认同感,同时结合好自身的定位,努力打造有内容、有风格、有定位的传播途径,对受众形成经久不衰的粘性。

(四)线上线下一体,增强微传播实效性

构建武术微传播的渠道,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与武术文化进行亲密接触,然而为微传播作为一种线上传播途径,却并不能保证受众百分百地参与到武术的习练中,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的艺术,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巩固其受众基础,推动武术微传播的成功发展。也就是说,武术的微传播作为线上模式,也应做好与线下传播的协同运作,打造多元化的功夫学习平台。

武术微传播平台的构建应探索线上与线下互联模式,既能为受众提供多姿多彩的武术观赏与学习内容,也能帮助有实际需要的受众通过平台寻找到周边的训练场馆和机构,为线下习练创造条件。在大型微传播平台的建设上,可以开设多个维度的入口,分别面向博主(教练),学员(受众)以及线下场馆。一方面,线上平台能够创造交流互动的渠道,使教练学员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交流;另一方面,通过与线下场馆的强化合作,从场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两个环节入手,通过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向受众提供优质的线下实践场馆。这样,既能够增强武术微传播的实际效果,也为各类线下场馆提供了宣传的渠道,互惠互利,一举多得。

三、结语

总之,微时代,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播即将进入微传播的全新传播模式,传播媒介的变革尽管贴上了“微”的标签,但是小身躯里面承载了巨大的能量,为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当然,要充分利用好微传播这条路径,我们仍然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无论是从机构建设,还是机制探索,再到具体的实时操作层面,都需要不断的摸索和纠正,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好微傳播这条路径,才能为传统武术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郏孙勇.中西方武技比较视域下的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 (6):37-42.

[2]徐萌.“互联网+”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00 (002):131-134.

[3]杨文立,李阳,刘庆庆,程国海.体育强国视野下武术国际化传播策略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 (7):14-16.

[4]王康,李爱群.新时代我国体育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第十四届全国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35 (03):84-88.

[5]苏瑞停.微时代背景下周口市“心意六合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微传播传统武术
数字经济视域下我国传统武术发展路径研究
传统武术在校园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系统解析
挖掘 推广 融入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微传播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新模式构建研究
“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中国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国家战略推动行业发展,促进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