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反腐败新闻语篇中的隐喻架构分析

2020-09-10 07:22叶素贞
今古文创 2020年40期
关键词:隐喻架构价值观

【摘要】 为了让普通民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闻政治语篇经常使用隐喻性的表达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换为生动而熟悉的语言。对随机选取的20篇反腐新闻语篇进行隐喻架构分析发现:反腐新闻语篇中主要隐喻性架构有:战争架构、疾病架构、害虫架构、植物架构和灾难架构等。隐喻的表层架构传达了积极或是消极的心理,而深层架构则揭示了深层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 新闻语篇;隐喻;架构;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0-0087-03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架构理论框架下当代中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2015-ZD-211)。

一、引言

作为热门话题,反腐败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承载着各国人民的殷切期盼。反腐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对象。纵观国内外浩瀚如烟的反腐研究,目前的反腐研究主要侧重于反腐思想理论研究、反腐倡廉机制研究及新时代下的网络反腐模式研究。相比之下,对反腐语篇话语的研究极为少见,而对于官方媒体反腐新闻语篇中隐喻及其架构的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随机选取十八大以来人民网、新华网及中国新闻网等官方网站发布的20篇反腐新闻语篇作为语料,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为理论基础,系统分析官方反腐新闻语篇的隐喻及其架构,解读反腐隐喻背后的社会价值观。

二、概念隱喻架构理论

在认知科学研究的背景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我们认识抽象概念的一个重要渠道。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也是隐喻的。[1]隐喻从结构上可以被看作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从源域(人们较为熟悉的具体事物)到目标域(人们较为陌生的抽象事物或者概念)的映射。映射是两个概念域中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当这种对应关系被激活时,映射就可以把源域中事物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在“世界是舞台”这个概念中,人们就是通过“舞台”这个熟悉的具体的源域来理解“世界”这个相对抽象的目标域。

作为较为抽象的一种语言形式,政治话语中大量存在着概念隐喻。为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并接受话语人的思想,话语人经常使用一些人们所熟悉的事物表达较为抽象的政治概念,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并接受,从而达到政治话语最大的传播效果。

“架构”(Frame)一词由美国人类学家Bateson提出,原为心理学概念。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将该概念引入到文化社会学中,并在《架构分析》一书中提出架构的概念及其架构分析的方法[2]。而后语言学家Fillmore又将该概念引入到语言学中,并指出我们的思维大多是通过无意识的概念架构进行的[3]。1996年,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将这一概念引入到认知语言学,提出架构理论,并将该理论运用到政治语言的研究中。架构理论认为架构是一种关于世界运作的、根深蒂固的认知结构[4],是用来理解事物的特定场景。人们在思考和交际中通常会激活架构。比如,当人们提起婚礼时,会激活相对应的架构,其包含的元素有新娘、新郎、宾客、司仪等。架构分为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表层架构是由词语激活的心理结构,包括隐喻性表层架构和非隐喻性表层架构。深层架构是由表层结构激活的价值观。当表层架构激活的深层架构与人们的价值观吻合时,话语才更能为人所接受[5][6]。由此可以看出,架构可以揭示较深层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等。

三、反腐新闻语篇的隐喻性架构分析

反腐败新闻语是典型的政治话语,概念隐喻大量存在于其中。隐喻将抽象的严肃的官话映射到人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可以让人们更容易接受,从而引导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并投身到全国的反腐败事业中。[7]

本文以反腐为关键词,随机选取十八大以来人民网、新华网及中国新闻网等官方网站发布的20篇反腐新闻语篇,对其中的隐喻性架构进行识别,并对概念隐喻类型进行归类分析。根据各类隐喻词语出现的频率,发现反腐新闻语篇中主要隐喻性表层架构有:战争架构、疾病架构、害虫架构、植物架构和灾难架构等。其中战争类词出现频率为70次,占总隐喻表达的51%;动物类词出现频率为31次,占总隐喻表达的23%;疾病类词出现频率为19次,占总隐喻表达的14%;植物类词出现频率为12次,占总隐喻表达的9%;灾难类词出现频率为4次,占总隐喻表达的3%。

(一)“战争”架构

战争架构表现为“反腐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源域是战争,目标域是反腐。战争架构有交战双方、作战策略、作战武器、最终胜利等元素。在反腐败的这场战斗中,人民是战争的主力军,腐败现象及腐败者是敌人。作战过程中,各种法制制度是人民的反腐武器,通过各种作战策略从而达到作战的最终目标,即消除腐败,打赢战斗。

话虽平实,力有千钧。这是新一届党的领导人对腐败的首次“宣战”,更是新一届党的领导人对反腐败的承诺。(人民网,2014年7月30日)

贪污腐败是人民的敌人、是党和政府的败类。(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年1月23)

五次全会,习近平提出要打赢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新华网,2016年8月12日)

通报典型案例是反“四风”的“撒手锏”,中央纪委连续向媒体公开典型案例。(人民网,2014年7月30日)

要以问题为导向,派出“侦察兵”。(2014年1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二〇一三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中国新闻网,2015年1月11日)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新闻网,2015年2月11日)

廉洁自律,必须筑牢思想防线。(2014年5月8日习近平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国新闻网,2015年1月11日)

事实证明,巡视制度是党内监督有效管用的制度,是一把反腐“利剑”。(中国新闻网,2015年2月11日)

从例子中不难看出,源域战争类词汇“战斗”“宣战”“敌人”“武器”“防线”“持久战”等都被运用到反腐败这一目标域中,战争场面生动再现,从而使人们更能体会到反腐败的急迫性、艰巨性和必要性。战争不仅需要武器、士兵这些元素,也需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无私奉献忘我的精神,更需要人们的忠诚和团结。故这一隐喻激活了人们无私奉献和忠诚团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激发了人们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二)疾病架构

疾病架构表现为“腐败是疾病”这一概念隐喻。源域是疾病,目标域是腐败。治病架构的主要元素包括:医护人员、病人、疾病、治病方法等。如同“沉疴”“毒瘤”或者是“病菌”会影响肌体的健康一样,腐败会使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和信念不坚定,会破坏党组织的纯洁性,从而动摇党的执政之基。故共产当人必须坚定地反腐,保证组织的纯洁性。

着力清除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人民网,2014年7月30日)

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人民网,2014年7月30日)

梳理习近平说过的10句反腐“硬话”,足以看到中央以猛药去疴的反腐决心。(人民网,2015年8月3日)

习近平常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新华网,2016年8月12日)

由于党内外、国内外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党的健康肌体也感染了不少病菌,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作风状况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国新闻网,2015年1月11日)

以上例子中,源域中的“毒瘤”“肌体”“缺钙”“软骨病”“亚健康”等都被映射到了腐败这一目标域中,使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腐败的危害性及严重性,从而更能坚定人们反腐的决心——  “刮骨疗毒”。跟战争架构一样,治疗疾病也需要也需要医护人员无私奉献忘我的精神,更需要病人勇敢面对,要具有不怕苦不怕疼的精神。这一隐喻在激活了人们无私奉献的價值观的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反腐的信心。

(三)害虫架构

“大老虎”“蛀虫”“打虎”“拍蝇”“猎狐”等词激活了害虫架构。老虎、苍蝇、狐狸就是腐败份子,拍、打、猎是针对不同类别的腐败份子的反腐的手段和方法。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构成了“腐败是猛兽害虫”这一概念隐喻。猛兽和害虫,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殃及人民的生活甚至是生命,故“打虎拍蝇”势在必行。同样地,贪污腐败和贪污腐败份子会损害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损害共产党人的形象,破坏党的威信,并动摇党的执政之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比猛虎蛀虫还要有危害性和破坏性。

近日,接连落马的两只“大老虎”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习式反腐”绝不是政治表演。(人民网,2014年7月30日)

“反腐”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打虎”“拍蝇”“猎狐”齐上阵。(新浪网,2016年1月11日)

防止“纵蝇为害”,也决不“养虎为患”。(人民网,2014年7月30日)

贪污腐败是社会进步的拦路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贪官是党内的蛀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年1月23日)

要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制度的笼子才能真正关得住权力。(新华网,2016年8月12日)

以上例子中,源域中的“拦路虎”“大老虎”“苍蝇”“狐狸”“蛀虫”等被映射到了腐败这一目标域中。“大老虎”指位高权重的贪污腐败分子,“狐狸”则指那些外逃腐败案件重要涉案人,“苍蝇”指身处基层官职较低的贪腐人员。“老虎”和“狐狸”本性凶残狡猾,“苍蝇”“蛀虫”虽小,却是数量庞大,能够从根本上破坏根基,能大面积滋生和蔓延,从而造成巨大的侵扰,这些比喻词的使用凸显了腐败和腐败分子对社会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而“打虎”“拍蝇”“猎狐”组合突出了反腐败信念的坚定性和范围的广泛性。为人们除害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一场战争,也需要人们团结起来勇敢面对,这也激活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集体价值观。

(四)植物架构

“本”“烂树”“病树”“歪数”“蔓延”及“土壤”的使用激活了植物架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构成了“腐败就是烂树、病树、歪树”这一概念隐喻。只要有土壤在,有根在,这些歪树病树或者是烂树就会继续生长,直至影响甚至是破坏到其他植物。同样的,贪污腐败和贪污腐败分子如果不加以控制,他们就会损害到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损害共产党人的形象,破坏党的威信,并动摇党的执政之基。

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国军网,2017年10月18日)

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2015年3月6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人民网,2015年8月3日)

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人民网,2014年7月30日)

以上例子中,源域中的“烂树”“歪树”“病树”“蔓延”等都被映射到了腐败这一目标域中,使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腐败的危害性及严重性,从而更能坚定人们反腐的决心。这一跟树相关的隐喻会让人们立马联想起我国的一句古话“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反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灾难架构

“重灾区”“塌方”“防火墙”“防波提”的使用激活了灾难架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构成了“腐败就是灾难”这一概念隐喻。腐败严重的地方就是重灾区,大面积的腐败就是塌方,防火墙和防波堤就是防灾救灾的手段。反腐败就相当于救灾,救人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于危機之中。

一些地方发生窝案串案,有的地方成为腐败重灾区。(2014年6月26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情况汇报时的讲话,人民网,2015年8月3日)

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使规章制度真正起到防火墙、防波堤的作用。(人民网,2014年7月30日)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塌方式腐败”!(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新闻网,2015年1月11日)

灾难架构让人们更为直观地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更加明确了反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了人们更加积极地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救灾工作除了需要“防火墙”“防波堤”等之外,也需要更为深层的元素,如无私奉献、勇敢团结,故该架构跟战争和害虫架构一样,都激发了人们的团结奉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四、结语

在所选的新闻反腐语篇中,战争架构、疾病架构、害虫架构、植物架构以及灾难架构一方面直接反映出反腐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又揭示了隐喻背后的深层价值观: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总之,在新闻政治语篇中,隐喻架构的使用在表层结构可以积极或者消极地影响人们的心理,在深层结构却可以激发较为深层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隐喻在新闻政治语篇的运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政治用语,从而更好地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

参考文献:

[1]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Goffman, E.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M].Cambrigd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3]Fillmore, C. J.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A]. In Cogen, C., Thompson, H. & Thurgood, G. (Eds.).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C]. Berkele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75.

[4]Lakoff, G. 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M].Hartford: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2004.

[5]汪少华.谚语·架构·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6).

[6]张薇,汪少华.奥运媒体话语的架构模式探讨——以北京奥运会和南京青奥会官方媒体报道为例[J].外语研究,2016(2).

[7]于琴.认知隐喻视域下的廉政话语构建机制研究——以《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语篇为例[J].行政论坛,2017,(4).

作者简介:

叶素贞,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硕士,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修辞学、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隐喻架构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爱的隐喻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论隐喻理论构建的参照维度及连续统
概念隐喻新类型中的认知机制探讨:共现性还是相似性
基于隐喻相似性研究[血]的惯用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