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善道视域下的艺德培养途径研究

2020-09-10 07:22孙友平王红星
今古文创 2020年23期
关键词:孙子兵法培养途径

孙友平 王红星

【摘要】《孙子兵法》在兵学之外彰显的善德力量,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学校应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发挥该经典著作的文化功能,通过在内心中尚德、在互学中养德、在实践中悟德等途径进行艺德培养。

【关键词】《孙子兵法》;善道;艺德;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3-0085-02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孙子兵法》‘善’道理论视域下的艺德培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SZ02)。

《孙子兵法》开篇提出的“智、信、仁、勇、严”,很多人认为是将帅的五才,但我认为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善道素养,同时也是艺术生必须具备的五德,其中智德为首。孙子认为,具备智德的人,才会把“兵者”视为“国之大事”,树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价值观,有“不可不察”的敬畏。有信德,才会有“修道而保法”,诚信、尚道、尊法、守法。有仁德才会“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以“上下同欲”为特征,带领团队朝共同的目标奋进。有勇德,才不信天神,“不责于人”,把握“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原理,遵循“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的规律,依靠人民,蓄势造势,“求之于势”,攻坚克难,化危为机。有严德,才会生活实、作风正、思想强、政治硬。这就是贯穿于《孙子兵法》全书的善德视域,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

课题组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研究结论为:学校应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发挥该经典著作的文化功能,通过在内心中尚德、在互学中养德、在实践中悟德等途径进行艺德培养。

一、通读全文,增强文化自信,在内心中尚德

课题组两年里选择了1500余名艺术专业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开展了3轮通读原文活动,把尚德要求和艺德植根于自我内心。

(一)浓厚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从事实上认知阅读的重要性。这需要充分考虑艺术生的学习习惯,可以说艺术生是用画笔替代语言,用色彩表达思维,阅读量相对不足,阅读感知明显逊色于色彩感知。因此,培养艺术生阅读的兴趣,特别是培养似乎与绘画艺术不搭界的文学艺术素养,要有合理的契机,如成长案例、职业规划、事件思考等,也要有合理的引导方式,如组织团体辅导、个体引导、朋辈引导等。既建立个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增强个体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培养国学经典的公共价值认同,打造公共文化,形成认知的一致性。

(二)循序渐进阅读,深入浅出悟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后,接着开始第一轮阅读,结合原著,快速阅读,初步建立艺德认知的印象框架,在兵學思想之外,培养道德思维。这一轮的关键是要抓住适合于自我、能触动自己的关键词,越多越好。如培养主动思维。人们常说“你不主动,怎么会有故事呢”?也许我们都知道把握人生主动权,成功就离我们更近,但怎么把握人生的主动权?孙子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始计篇》)。这不是简单的兵学思想,而是生存哲学。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庙算”道出环境准备。开战前要合计合计,合计的地方很重要,要到庙堂。庙堂在古代视之为最神圣的地方,不是茶楼酒肆,不是大街小巷,随便找一个地方都行的,所以现在人们谈事,喜欢约饭局、进茶吧,恐怕要改改,要在非常之地,成就非常之事。第二个“得算”。“算”是过程,过程重要,结果更重要。要将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周密的筹划,得到的是充分准备战争条件,做到“知己知彼”。这是实功,不能走过场图省事应付了之,不能浮于表面草率而为。何为充分呢,我认为暂不考虑是否有利,只要无害,就都要准备。第三个是“无算”。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第二轮精读,结合自身认知,溯源善德理论,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检验认知。

这一轮可重点偏向读后的小组讨论,但切忌泛泛而谈,而是要以自己的语言,结合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经历谈对原句的理解。如对孙子提出的十二诡道的理解,开展了三次小组讨论。第一次讨论孙子谈诡道,是不是有悖于其善道?第二次批判性讨论诡道的内容,导向是谈诡道,更要有德。第三次讨论如何运用。有同学结合专业,谈了景观设计可以借用“远而示之近”的思维;有同学认为可以借鉴诡道达到气韵生成的绘画艺术。

二、搭建平台,充实第二课堂,在互学中养德。

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搭建了《孙子兵法》讲坛,“读书会”等,师生登台分享各自学习成果;组织了读后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辨析养德与失德的案例。通过这个途径,解决了艺德培养要做什么的问题。

(一)以情育德。“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九地篇》),孙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心理品质具有彼此的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要“散地吾将一其志”(《九地篇》),也就是唯有立其志,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障碍。这就说明道德的养成,要从内心上动情立志,从环境上共情解困。因此,结合孙子在《计篇》中的“令民与上同意”思想,同学们谈到了艺术创作的人民性。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人民。作为艺术生要有为民之德,需要明白自己为谁服务,认识自己的责任和勇于担当,需要全面提升自我艺术素养,倾情对待每一次创作,从作品中张扬自我道德。

(二)从细微处谋德。同学们认为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成就自我品德。孙子提出的“日费千金”于战争的宏大场面来说,是细微之处,但如果不进行成本核算,那就是失德。再如“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概述,同学们认为既是孙子的德育评价体系,更是对品德养成过程的诠释领悟,他认为好品德养成是有过程的,是在不断地成长中养成、学习中领悟,实践中检验的。

(三)谦和知德。孙子指出,“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军形篇》),这表明了他谦虚谨慎的战争观。这话的意思是说,能做到自己不可战胜,不能使敌人一定被我战胜。由此,很多同学认识到艺术无止境,谦虚是美德。学习上谦虚,主动拜师学艺求学问,行为上谦虚,敬重环境,从生活中吸取艺术养分;为人谦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人人为师,师为人人。师生还分享了孙子的为人之善,要有“無智名,无勇功”的淡雅,有“只求于势,不责于人”包容;处事之善,要有“知彼知己”的人本策略,有“令之以文”的共事氛围;应物之善,要有“知变”“知天”“知地”的敬畏,有“知军”“知兵”“知胜”的情感。

三、实事求是,注重技能养成,在实践中悟德。

实践是一个人品德外化于行的检验载体。课题组在学院的支持下,研究过程中开展了结合新生开学和毕业生离校工作、学生假期“三下乡”“艺心”公益劳动课堂、非遗传习等紧靠专业的拓展实践活动,在事件里发现自我,在实践中提升技能,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艺德。

(一)成长有导师。学院层面结合学生成长需求,贯彻“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理念,成立导师团,设置与专业学习相融合的劳动实践学分,积极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把艺德培养与劳动技能教育相结合,把孙子善道理论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并尽可能与学生的专业学科的教学联系起来。具体来说,人员安排上,是学院选导师,导师制定各自的培养计划向全体学生公示,选学生;学生根据自己需求选老师。场地布置上,学院实验室无节假日,全天候开放;实训基地无学期限制,随到随学。力争把每一个同学培养成为精艺术、懂技术、有学术的合格人才。

(二)实践有平台。通过新生开学和毕业生离校工作的策划、实施和总结,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锤炼同学们的“不责于人”的人民观、同学情;通过“三下乡”“艺心”公益劳动课堂支学、支教,普及美育,提升技能,既培养艺术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又提升了艺术服务人民的认知,还拓宽了“知己知彼”的认知路径。如在《孙子兵法》实践案例分享会上,有同学总结出:细心是求学的一种品质,是干事的一种技能,是信心基础上的熟能生巧,信心来自文化内涵,是应知会知的素养,熟能生巧是不断循环的实践,二者是有着先后顺序联系的两个层面。应知会知说的是要去钻研学问,吃透知识点;熟能生巧是要去运用,反复运用,并在运用中总结提高,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不论经历怎样的事件,面对怎样的人生考试,你都是信手拈来,应运而解。不细心,你永远是考场的失败者,尽管你执着于奔跑在赶考的路上。

《孙子兵法》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力作,课题组在其善道视域下,研究了艺德培养的途径,但仅仅是在校园实施的途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对艺德培养还应把握教育的三个维度,在学校教育的同时,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层面形成合力,在更多的传统文化之中吸收养分。

参考文献:

[1]陈曦译注.孙子兵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七部分)[R].北京:201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OL].新华网,2020,03,27.

作者简介:

孙友平,男,湖南长沙人。邵阳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就业力建设研究。

王红星,男,湖南邵阳人,邵阳市社会福利院副研究员,社会工作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猜你喜欢
孙子兵法培养途径
《孙子兵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文化的关键性差别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孙子兵法》中的保密谋略方法
《孙子兵法》这样读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