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中的“乒乓球”意象与中国形象

2020-09-10 07:22邹茜
今古文创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乒乓球

【摘要】 围绕乒乓球运动主题的电影,开始出现于日本的平成年代。其相关的意象可以大致归类为“日本桌球”和“中国国球”,然而具体到不同的电影作品中,又呈现出丰富而多元的象征意义。从“中国国球”的他者叙述中可以获得许多启示,一方面应当加大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一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电影对“日本桌球”形象塑造的艺术,从而制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乒乓球电影,改变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

【关键词】 日本电影;平成年代;中国国球;中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0-0060-03

一、始于平成年代的“乒乓”电影

以运动和励志为题材的日本电影,以其青春面孔和热血情节,吸引着诸多年轻观众的目光。运动题材最早由漫画兴起,从1960年代起被不断地改编为动画作品,其中《足球小将》(1983-1986)、《棒球英豪》(1985-1987)等,电视动画风靡一时。进入平成年代(1989-2019)以后,诸如《灌篮高手》(1993-1996)等动画创作,虽有延续性地大量出现,然而由漫画改编的剧情电影和由导演独立创作的青春电影,数量也有大幅增加。电影的取材不再局限于棒球、足球等由西方主导的运动,而是涉及相扑(《五个相扑的少年》1992)、划艇(《击浪青春》1998)、花样游泳(《五个扑水的少年》2001)、长跑(《强风吹拂》2009)等各式各样的运动项目,角色的多样化和国际化特征,也就日益凸显。

在众多运动项目当中,乒乓球在中日两国近代交往的历史上,有着不可否认的重要意义,却往往也被忽略。在这些电影作品中,其既暗含着日本曾经的自信与激情,也彰显着中国当下的活力与实力,更联结了中日两国间的历史记忆与复杂情感。乒乓球在文化层面上已经和中国密不可分,“很会打乒乓球”的中国人形象,也和“中国功夫”“中国熊猫”一样,出现在诸多的影视作品中。在日本电影中,取材于乒乓球运动的作品主要有四部,并且均拍摄于平成年代,分别为《燃烧吧,乒乓球》(1997)、《桌球温泉》(1998)、《乒乓》(2002)以及《恋爱回旋》(2017)。其中,2002年由曾利文彦执导的《乒乓》,改编自松本大洋的同名漫画,成了《电影旬报》“十大佳片”之一。在这四部著名的影片中,故事主题和故事类型各不相同,分别创造了乒乓球各不相同的意象。除了《卓球温泉》以外,另外三部影片均出现了中国人的角色。尽管在中国人角色的背后,电影讲述的是日本人平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人生道路上的追求与体悟,同时也展现出对中国形象的独特认知与丰富评价。

二、“日本桌球”——深植本土的逐梦之球

乒乓球本来诞生于英国,1902年才进入日本,直至1918年,在开始在全日本范围内得到广泛普及,并首次以“桌球”的名称出现在报纸上。这时的文章开始出现以本土化的名称替代原本“乒乓(日语:ピンポン)”,这一外来语式的叫法,足见乒乓球已经深入了日本当时民众的生活。从明治时代起,在日本各地的温泉旅馆中,也常常摆放着乒乓球桌,供到此泡温泉的男女老少休闲娱乐。乒乓球的平民化、娱乐化特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当时的电影作品所吸纳。

《燃烧吧,乒乓球》作为日本首部乒乓球电影,讲述了办公室女职员美弥子为了心中的白马王子以及公司的命运,和自幼的宿敌真央子在乒乓球台上一较高下的故事。影片并未以运动为主轴,而是将故事的重心放在人物间的情感纠葛上。电影中的人物使用大阪方言,行为和话语多是以娱乐观众为目的。虽也不乏励志和青春的元素,但该电影中的乒乓球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只是美弥子想要实现目标的一种途径。次年上映的电影《卓球温泉》,则赋予了乒乓球较为深刻的内涵。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园子,因得不到家人的关怀与体谅,选择了离家出走,来到当年和丈夫结婚度蜜月的温泉旅馆,却发现整个温泉街正面临关门结业的窘境。为了复兴温泉街的经济,园子与当地民众共同策划了大型的乒乓球比赛,自己也在比赛中实现了与丈夫的和解。在这部电影中,相比于一招制胜,如何让连续对打延续下去,成了双方的共同目标。她发出的每一球,都希望对方能够接住,并给予回应,这样的乒乓球规则象征着夫妻间理想的相处模式,球体本身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往来轨迹。正是这部作品让沉浸在日本社会氛围下的乒乓球,烘托出失去与找寻的怀旧主题。园子寻回了和丈夫过往的幸福生活,温泉街恢复了往日的生气,而电影本身也表达出对在游戏机浪潮下逐渐没落的“温泉桌球”文化的怀旧之感。

2000年以后,随着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乒乓球的竞技性和观赏性也越来越多地被展现出来。《乒乓》讲述了五名高中生在迎战乒乓球联赛过程中的青春与热血,以及成长与改变。在这部影片中,乒乓球对不同的角色来说有着不同的内涵。对于自信阳光的星野来说,乒乓球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对于害怕输球而拼命求胜的风间来说,却是逼迫自己前进的沉重负担。成长后的风间,学会了面对失败,明白了“球”逢对手时输也畅快的道理。此时,乒乓球又变成了风间接纳自我的证明。在电影《恋爱回旋》中,故事则围绕亲情、友情、爱情展开,谈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幸福是什么?努力是为了什么?多满子虽在天才乒乓球少女的光环下长大,却并非真心喜爱这项运动;在自己的母亲过世之后,便选择了做一个普通职员。乒乓球对长大后的她来说,是童年母亲严格训练下的痛苦回忆,是对背叛爱情的职业球手江岛的复仇方式。但是在最終的赛场上,多满子在乒乓球地飞舞中,实现了与母亲的隔空对话,感悟到平凡生活中普通的幸福。这两部电影都设定了大量的对攻场景,通过球的每一次进攻弧线,牵动观众内心的紧张与期待,利用球撞击球台所发出的清脆有力之声,表现角色心中的激情或波澜。此外,对战的角色大都具备必杀技能,且都带有漫画的二次元画风和趣味属性,形成了日本电影中独有的艺术特色。

可以说,以上四部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都实现了自己的逐梦之旅。他们的“梦”都不是球场上的胜利与辉煌,而是指向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的渴求。从无厘头的搞笑到对人生的深度思考,乒乓球的意象在这些影片中是多元的,也是嬗变的。它们在本质上所反映的,既有日本传统家庭中的亲情羁绊,也有平成时代社会里人们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日本桌球”式倾诉。

三、“中国国球”——来自他者的“助梦”之球

运动项目上的强者和弱者、队友和对手、参与者和支持者,通常是运动题材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日本桌球”的形象在电影中贯穿始终,那么,与之相呼应的就是作为强者、对手或共同参与者的“中国国球”形象,只是这一形象仅出现在特定的情境中,并呈现为一种“他者”的身份。

作为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世界乒乓球霸主,日本曾屡次登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下简称“世乒赛”)冠军的宝座,并参与了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早期发展,也给予了支持和帮助。中国乒乓球队也于50年代末开始迅速崛起,一度与日本形成“争霸”格局。1981年,中国队包揽了第36届世乒赛的全部金牌,进入了一枝独秀的时代,也一度将乒乓球运动推到了“中国国球”的高度。今天,日本一方面承认中国的霸主地位,一方面也时刻蓄势待发,想要重现曾经的辉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文化与身份特征。

首先,中国人形象常常由“中国元素”叠加而成,例如春丽发型 ①、熊猫发饰、红黄色球衣上的飞龙图案(《恋爱回旋》),以及球拍拍面上大大的“囍”字(《燃烧吧,乒乓球》)。在电影《乒乓》中,中国人孔文革第一次出场,就被要求“耍点功夫来看看 ②;而在电影《恋爱回旋》里,经营中华料理店的杨和张,说话大声、举止夸张,日语语调怪异且语法混乱。相比于日本服务业的严谨与细致,张经常在麻婆豆腐中放错调料,随性而散漫。这些被视为带有中国文化属性的元素,既陈旧又片面,与现实生活中的中国形象,也没有直接的关联。正是这样的有色标签,却能直观地将中国人和日本人区隔开来,在电影的观众心中划出了自我和他者的明确界线。

其次,中国人往往以失败者登场。在电影《乒乓》中,孔文革原是上海青年代表队的精英选手,因未能入选国家队,在失意中来到日本辻堂学院高中打球,为的是证明自己的实力,并再次回到国家的精英梯队中。初到日本的孔文革对日本球员的球技不屑一顾,态度傲慢而冷漠;然而在遇到强劲的对手时,又表现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心态。在电影《恋爱回旋》中,杨和张也都是未能入选中国国家队的球员,为了生计才在日本经营料理店。面对这一经历,两人直言自己“太没用了”,甚至感到“没有生存的价值”。如此负面的评价,显示出球赛的输赢对他们而言,有着决定人生的重要意义。在两部影片中,都反映出当时的中国乒乓球举国体制的残酷性。孔文革、杨或是张,他们都是自己心中的失败者。他们对比赛结果的执着,表现出了“中国国球”的沉重感和现实感,与日本本土温馨、快乐和热血的“日本桌球”,大不相同。

再次,电影中的中国人总是存在着一种被边缘化的现象。孔文革作为《乒乓》的主角之一,在影片中也有着相当的戏份。然而,和其他四位日本高中生不同的是,孔文革并没有实现他个人的成长,最大的改变是从赢球变成输球,从参与者变成观战者,从傲慢变得谦逊。对孔文革球技的进步,影片仅用观战席间旁人的一句闲聊带过。在半决赛中,影片着重表现的星野的内心独白,几乎没有展现孔文革的内心世界。星野在战胜孔文革之后说道:“是你让我变得更强,是你教会了我们飞的方法。”可见孔文革在这样的故事中,只是激发日本高中生们拼搏向上的助推器而已。在《恋爱回旋》中担任多满子混双组合教练的杨和张,也缺席了最终的决赛场景。似乎在帮助多满子和队友进行严格的训练之后,他们就已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见中国人形象作为叙事所需的道具,真正助力的却是日本伙伴的梦想。

尽管孔文革、杨和张并非中国国家队员,对持有“中国人都很会打乒乓球”这一固有观念的日本观众来说,他们所代表的就是“中国国球”的形象。只是被视作他者的“中国国球”,对中国观众来说,往往总是令人心生遗憾。

四、“小小银球”与动态的中国形象

从中日乒乓球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两国近代化进程相类似的演变轨迹,即面对西方的舶来物,日本率先学习并参与其中,中国则以自己的方式随后赶超。如果说日本对中国的情感在古代多半是一种敬畏与崇拜,在明治维新后是则是一种轻视与蔑视,而在“二战”结束时则变成了错乱与生疏,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是一种同情与帮扶 ③。在冷战结束以后也即日本平成萧条的三十年间,日本人的心情已经变得极为复杂。他们一方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感到不服气,一方面又对中国崛起的现实感到了恐惧;而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也随着其态度的转变,不断地发生着新的变化。今天,日本社会依旧受到主流媒体主观报道的影响,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在一时之间也难以完全消除。如何才能摆脱被污名化的境地,让中国形象被世界接纳,是值得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

随着网络媒体的个性化发展,中日民间交流也日益增多。中国对外传播力度的加大,也让日本民众对中国的认识,朝着一个正面的、真实的方向发展。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与壮大,也从侧面推动一些日本导演,对中国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在取材、选角、布景、后期制作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形象有更为细致的考量。在2002年电影《乒乓》中,孔文革由香港演員郑灿森所扮演,他文着文身、打着耳洞、全程说着粤语,与其说是上海青年队精英选手,不如说是典型的港仔形象。2014年,原作漫画再度被改编为电视动画作品《乒乓》,孔文革已经没有了浮夸的装扮,由旅日中国声优文晔星配音,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在故事中也有了更多的个人发展。从近年新上映的日本电影中,我们渐渐也能看到更多的已经融入日本社会的中国人形象。

当然中国形象的塑造与传播,主要还是依靠我国自身实力的提升。“国球”的称号,不仅因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世界水平,也源自中国“乒乓外交”所带来的国际影响。1971年,在时任日本乒球协会会长后藤钾二的坚定支持下,新中国得以派出代表队赴日参加第31届世乒赛。在比赛期间,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此后,中国逐渐地突破了外交困境,走向了世界舞台。这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也作为美国电影《阿甘正传》(1994)中的桥段,而流传海外。同年11月,中国举行了首届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由中方拍摄制作的纪录电影《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1972),也于次年在日本上映,片名为《乒乓球跨越国境  友誼花开》。在日方的电影海报中,将中美“乒乓外交”以及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一系列事件,称之为“改变了历史的车轮”之事,所用图片和文字都洋溢着中日友好的气氛。这部电影将新中国朝气蓬勃的形象传递到了日本,也展现给了整个世界。然而,除纪录电影以外,与乒乓球运动相关的中国剧情电影,直到今天仍然是凤毛麟角。宁浩《绿草地》(2005)是唯一一部上映于各大国际电影节的此类电影,但讲述的是一位质朴的牧民孩子,在得知乒乓球是中国“国球”后,要把捡到的乒乓球送还给国家的故事。从形象传播的角度而言,并未塑造“中国国球”的形象,只是将“中国国球”的概念传递到了海外。

体育运动是跨越语言的交流,电影则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表达。以运动为题材的电影可以说是体现中国软实力,成了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然而这种类型的中国电影,还相当缺乏。从日本电影对“日本桌球”的多元塑造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乒乓球既可以平民化、本土化、娱乐化,也可以上升到梦想、人生和国家的高度。中国电影应当更多地关注乒乓球运动,更多地关心年轻群体的梦想与成长,使“中国国球”的形象生动、丰富起来,让“小小银球”再次展现出巨大能量。

注释:

①春丽是日本电视游戏软件公司CAPCOM出品的经典格斗游戏《街头霸王》系列中的原创虚拟女性角色,代表中国的格斗选手。其头上扎有两个发髻,被视为是体现中国文化和特色的发型。

②本文中所引用的台词均为笔者根据电影原声所译。

③王缉思:《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北京日报》2016年6月13日16版。

作者简介:

邹茜,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日本电影、比较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乒乓球
乒乓球与大铁球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迷你乒乓球
乒乓球快速变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