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甲午营口之战

2020-09-10 07:22李玉颖
今古文创 2020年25期

【摘要】 甲午营口之战是辽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战,大致经历了日军攻占营口外围、两次攻击营口牛庄、激战于营口西炮台,最后攻占炮台,营口失守。

【关键词】 营口西炮台;宋庆 ;乔干臣;乃木希典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5-0084-03

一、营口外围战

中日甲午战争进至1895年初,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清军为阻挡侵入辽东的两路日军,确保辽河西岸的安全,以一百二十三营三哨计36990人的兵力,组成了以牛庄、营口、田庄台为犄角之势的辽河防线。

辽河战役开战前,辽东战场的战斗主要集中在海城一线。从1895年1月17日至2月底,清军集合重兵曾先后五次反攻海城。此时,进攻山东半岛日军之“山东作战军”1月20日在荣成湾登陆,2月17日攻陷威海卫,全歼北洋舰队,打开了通向直隶平原的门户。据此,侵入辽东日军第一军野津道贯中将司令官曾电商大本营业提出攻打辽阳和营口。

大本营“期待着四月解冻,在直隶平原地方决战”①,从而实现南北夹击,一举打败清军,进而直取北京。因而电示野津道贯,“……不同意向辽阳方面进攻,可是同意攻击牛庄、营口地方” ②没有在辽东决战的意图。同时命令山地元治中将第二军之第一师团向北挺进。并将大本营的旨意通报给在山东作战的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

于是第一军野津道贯2月16日电请大本营提出了“辽河平原扫荡作战方案”,以期进军山海关,实现“作战大方针”的第二期作战计划。得到大本营的准许。大体确定了下列计划:第一军第五师团和主力向三家子、兴隆沟、吉洞峪一带西进,进占鞍山站。第五师团的主力突破海城北、西清军防线,扫荡鞍山站附近清军。尔后,西师团合力攻牛庄。再与第二军第一师团协力攻营口,以上到三月上旬结束。

为研制“辽河平原扫荡作战”的具体方案,2月19日野津道贯司令官由岫岩出发,21日到达汤池,22日同从盖平来的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中将举行协商。最后确定:第一军攻占鞍山后,“于3月4、5日进攻牛庄”第一师团主力进驻大石桥及其附近,“3月7日军部从东北方,第一师团从东方和南方共同攻击营口”③,并划分了作战区域。

为实施汤池会议精神,第一师团立即北进,于2月23日、24日分三路抢夺大平山,与清军宋庆部激战两日,终以伤277人死29人的代价攻占大平山。随后,主力屯集盖平。第五师团也于2月27、28日先后攻占了吉洞峪、隆昌州。3月2日三、五两师团轻取鞍山站、随后挥兵西进、3月3日分路捕向牛庄。3月4、5日两日,“进行了有名的市街战,完全实现了牛庄进攻计划。” ④

牛庄战后,第五师团于当晚撤离南下赴高坎,准备与第二军第一师团会合后再攻营口。

营口是东北唯一对外开放的水陆口岸驻有英、法瑞典等外国领事和众多西人。“三面近海,仅东面通陆,又无险可扼”。⑤帮办东征军务宋庆率部八十五营一哨25530人屯守营口。西南建有海岸炮台一座,由海防练军营和水雷营驻守。清军可以向北出援田庄台,东出切断南北两路日军的联络,是日军攻击田庄台的心腹之患,是西进的关键一环。攻守营口势在必行。

二、营口保卫战

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在获悉攻占牛庄之后,立即转向对营口的进攻。日军的战略部署是:3月5日下午至6日上午分兵三路扫清外围,6日下午发动攻击。营口的战守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月5日下午至6日上午日军占领外围。

3月5日戍守营口的清军阵容发生了重大变化。守将宋庆于“初八夜连接吴大澂两电告急,初九黎明,督率各军回救”。拔队赴援田庄台。只留龙殿扬五营1500人扼守大房身。马占鳌率部队一营300人守大水塘⑥,蒋希夷步队五营约2000人驻守市街西北,乔干臣道标步队约8000人分驻水雷营地、海岸炮台等。

同日下午5时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在夏家屯下达了向营口进军令。左翼队,由第一旅团长乃木希典带领,其步兵第一联队于当晚8时在姜家房、前唐家凹子一带与清军龙殿扬部接仗,龙部随即向田庄台方向退去。8时30分再由姜家房向韩家学房前进。至6日5时乃木希典又派黑田照高少尉为骑兵小队长,由后孙家岗子出发向二道沟、白庙子挺进。此地清军马占鳌部于前一天退往市区。7时,再派步兵一中队、第十五联队、第七中队从西里沟向白庙子方向前进。

同时拂晓,骑兵大队长秋山好吉派岩谷龟胆中尉赴大高坎与第五师团取得了联系。大队于6时30分从大公堡出发向候家油房前进,9时15分到达双井子,10时进入双井子。右翼队第二旅团长西宽治郎少将统率,其骑兵小队于6日4时30分由黄大人屯出发,向候家油房前进。步兵第二联队从老边以簿家洼子到达候家油房,只在大官屯发现清军步兵20名,骑兵5名,稍一接仗,清军即向三家子、田庄台方面败退。同日7时,山地元治师团长率直属队由夏家屯出发,10時到达后唐家凹子。这样,日军轻易占领外围,形成了对营口的包围。

第二阶段,3月6日11时到下午3时日军乃木希典旅团长率左翼队第一次攻击市区。

3月6日11时,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下令左翼队对营口进行攻击。于是左翼队乃木希典令步兵第一联队长隐枝大佐为前卫司令官督率指挥,兵分两路,第一路以第一大队为主,进攻市区。第一大队直攻进东门外,所属之第二中队向营口各门和电话局攻击。营口道台善联曾令希字军迎战,又令“哨官齐永升率团勇300余名出征抵御,而贼已进街,遇贼接仗,齐永升受伤堕马,团勇伤亡50余名” ⑦,电话局随即被占。

正午,蒋希夷率所带各营成侧面纵队从市街西北渡过辽河退往田庄台方向。12时30分日军第三、第四和第一中队曾先后渡过辽河进行追击,迫使蒋希夷率部向西海岸散退。此时,退缩至东门外待命。第二路以第二大队为主进攻海岸炮台。

12点10分,第二大队由大队长香川少佐率步兵第二中队、工兵一小队向海岸炮台进攻。12点30分,占领了清军第6营地和炮台东边约1500米左右的第三营地、第四营地。

至下午1时40分,逼近到距炮台400米的小桥附近。⑧清军虽然败退至炮台,但在记名提督乔干臣督率下坚守炮台,为阻挡日军前进,乔干臣下令将小桥炸毁,并引爆地雷13处,炸死日军2名。

炮台守军连续发炮,日军隐枝大佐增调第五中队,见一时无法攻克,再调炮兵中队、第四联队第四中队增援。下午3时率第六中队亲自督战。终因地势平坦,潮湿、又布满了地雷,至下午3时许,只好停止进攻。

至此,乃木希典旅团长率左翼队第一次攻击市区结束。⑨

第三阶段,3月7日2时至10时,日军乃木希典旅团长率左翼队发动第二次攻击并占领市区。

3月7日2时,乃木希典指挥左翼队,其步兵第一联队第二大队队长香川佐命令步兵第六中队、工兵第一中队计百余人向海岸炮台发起第二次攻击,另派一个中队迂回。时值初春,天降微雨,日军在夜幕掩护下对炮台进行东西夹攻。乘微雨夜幕掩护,切断电线30处。

拂晓,袁珍所辖水雷营士兵溃散,水雷营随即被日军占领。日军将营内地雷大电线20条,导电线40条全部切断。炮台守军经过一昼夜鏖战,已相当疲劳,加之炮台的海岸炮打远不打近,日军近距离进攻,海岸炮不能发挥威力,炮兵的轻武器薄弱,势难继续坚守炮台,如不撤退,则有全营覆灭的危险。乔干臣在敌人包围中,组织士兵安全渡过辽河,撤往田庄台。营口炮台陷于日军魔掌之中,至此,营口全城陷落。⑩战至10时,炮台遂被日军占领。至此,日军完全控制营口市街及其炮台。营口失守。

三、中日双方战略得失

营口之战清军伤亡团勇50余人。⑪日战死8人,伤1人,花费弹药820发。夺得清军物质有大炮56门,其中包括克虏伯火炮12门。小枪243支。炮弹15000发、小枪弹300000发、炮舰1只、小汽船2只,舢板10还有大批地雷、电线、引爆装置等等。⑫

这次战役清军的战败同整个甲午中日战争一样,是由于清廷的腐朽、和战不定造成的。本文仅就战役的具体过程试从战略战术上来考察双方之得失。

(一)日军

战略上置10余万清军于不顾,采取冒险主义急进,从南北两条战线上同时攻击营口和田庄台两地,调动清军处处回救,顾此失彼,往来于南北两线之间。战术上有四个特点:

一是集中火力。攻击营口日军调动了侵入辽东的三个师团中的两个,即第一军之第五师团和第二军之第一师团,总兵力达11000余人,配置炮兵、工兵、骑兵等。清军虽有30000人左右,但宋慶拔队北援田庄台,实际兵力是地方守卫兵2800余人。日军攻入市区的虽然仅2000人,但兵临城下却是事实。

二是连续作战。3月6日、7日连续对营口发动进攻。同时,3月6日第三师团扫清了田庄台东部外围,7日在田庄台打响,迫使清军顾此失彼,虽有众多兵力也一时难以充分集中和回救。⑬

三是重点突破。3月6日重点攻击市区,造成清军惊溃,人心浮动,孤立海岸炮台。7日重点攻击海岸炮台,施以重炮和工兵扫清地雷,迫使清军自动放弃炮台。

四是情况明了。早在开战前,“日清形势紧急的情况下,松田满雄……同时和志前彪、井上长次郎、成田铁之助,诸士受命侦察辽东半岛要地从上海乘船来到营口……经敌人的警戒线…即完成对该地的侦察……他们的报告对于我们作战有很大资助。” ⑭

(二)清军

战略上节节设防处处皆守,采取保守主义分兵抵御,既守营口又顾及田庄台,导致两地皆失。战术上四个弱点:一是营口道台善联指挥无方,调动不灵。3月6日2800余人的守营部队,几乎均撤入市区,使日军轻易外围,形成对市区的包围态势。

同时近午,日军攻进市区,善联“当令蒋希夷出队迎战,蒋希夷籍词迁延不进” ⑮,电话局等旋即被占。

二是防守营口的希字军2000余人不战放弃营口。3月6日日军攻入东部市区形势吃紧之际,“蒋希夷竟率所带各营已先退赴田庄台”造成乔干臣孤守海岸炮台的局面。

三是乔干臣及其道标步勇消极防守,只是坚守炮台没有积极主动出击。正如巴兰德早就说过,中国人似乎只是躲在要塞内,不去想法子拦击。⑯

四是“初九日早,宋庆因吴大徵叠次告急,即拔队赴田庄台,只留龙殿扬五营扎于营口西面二十里之大房身,此外悉随宋庆前往,于营口未及留队”形成大兵压境敌众我寡的局面。同时,宋庆也没有充分研究交代防守事宜,导致营口失守。⑰

注释:

①②③④营口市档案馆藏《营口日本人发展史》1960年版第38页、39页、40-42页、44页。

⑤⑥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日战争》丛刊第三册342页、509页。

⑦⑪⑮《营口县志》(军事篇)1932年油印本,上册第67页、68页。

⑧⑩⑰辽海战事记:《鞍山文史资料》第十辑243-248页。

⑨《中日战争》丛刊续编第八册444页。

⑫⑬《营口通史》第一卷《营口陷落》370-371页。

⑭《活跃在营口当年的人们》载《营口日本人发展史》第50页。

⑯《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第79页。

作者简介:

李玉颖,女,汉族,辽宁营口人,营口市西炮台遗址陈列馆,职称: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营口地方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