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盲聋哑学校足球训练现状研究

2020-09-10 07:22金杰任翔
体育时空 2020年3期
关键词:聋哑学校甘肃省足球

金杰 任翔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2-079-02

摘  要  分析研究甘肃省残疾人足球运动开展状况,可以为我省残疾人足球队的组建、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增强残疾人体质,改善和增强身体机能提供理论数据。本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探索的意义,而且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甘肃省  聋哑学校  足球  训练现状

一、学校环境中盲聋哑足球训练的开展

甘肃省内共有14所盲聋哑学校,据调查得知,现阶段依托盲聋哑学校发展体育运动的项目主要涉及田径和排球等,然而,从足球运动的发展角度来讲,今后在盲聋哑学校开展足球运动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足球在学校环境下的盲聋哑人足球运动为我国高水平盲聋哑人足球运动发展可以起到基础保障作用,就现阶段而言,依托于盲聋哑学校资源开展盲聋哑人足球运动也是我国高水平盲聋哑人足球运动的发展策略之一,因此,盲校是作为高水平盲人足球运动发展的最基层的依托力量之一。其中陇西特教学校、白银市聋哑学校、兰州市盲聋哑学校在盲聋哑学校足球训练方面尤为突出。

二、盲聋哑人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一)年龄结构比例

从被调查的18名队员来看。年龄最大的来自白银,16岁;最小的来自陇西,年仅9岁。在年龄分配上可以看出我省盲聋哑人运动员年龄比较轻,在13至14岁期间所占比例最多,占据了55.57%。大多数队员处在从事盲聋哑人足球训练的初期年龄段,见表1。

二)训练年限

在被调查的运动员中,参加训练年限3年以上的占33.3%,其余66.7%的队员是近一两年才开始接触盲聋哑人足球,这与我省盲聋哑人足球项目的发展情况相符合,盲聋哑人足球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几年才开始在我省盲校普及,见表2。

(三)训练动因

表3显示:以“强身健体”为动因的占44.4%,说明运动员对训练的认识不够,还没具备拼搏、进取的思想。有16.6%的运动员参加足球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自信”,是最积极的群体,也是在心理特征上与普通人相差无几。还有39%的运动员是为了“消除社会歧视”,属于最悲观的群体。

三、甘肃省盲聋哑学校足球教练员基本情况

(一)年龄结构与学历程度

通过对我省盲聋哑人足球4位教练员年龄的调查得出(见表4),在30岁以下的有2人,40岁以上的教练员有2人,可以看出我省盲聋哑人足球教练员人数较少且年龄较大。

通过对我省盲聋哑人足球教练员学历的调查可以看出,有本科学历的3人,占总数的75%,大专学历的有1人,占总数的25%,见表5。从学历结构来看,我省盲聋哑人足球教练员队伍中本科学历教练员较多,占据83%。可以看出我省盲聋哑人足球教练员队伍是高学历队伍,这一条件有利于我省盲聋哑人足球运动的发展。

(二)足球训练每周课时情况

足球训练每周课时数是反映特殊教育学校基本数量情况,是足球训练的基本指标,可以反映学校对足球训练是否重视以及足球训练工作开展的程度。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得知,我省盲聋哑人足球训练率无法达到百分之百。每周进行一到两次的足球训练,总的来说,兰州市盲聋哑学校体育开展情况较好。

四、甘肃省盲聋哑学校的场地、器材及经费情况

(一)体育场地、器材情况

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锻炼的场所及工具,其设计应符合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特点,满足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为了规范兰州市盲聋哑的装备建设,提高盲聋哑学校装备的整体水平,促进盲聋哑学校装备均衡发展,创设有利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规定了学校配备的设施、设备应体现听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殊要求,遵循适用、安全、舒适和卫生的原则。经调查,甘肃省盲聋哑学校的场地及器材的实际情况和标准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体育经费投入情况

据了解,兰州市教育局专门制定了高于普教学校的特教学校公用经费标准,确保特教学校有充足的办学经费。然而学校对于训练所投入的经费是否能够保证日常体育工作的开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实际中,体育经费非常充足但由于地理条件因素,经费的投资于器材方面受到限制。

五、结论与建议

(一)我省盲聋哑人足球项目由于开展较晚,从历届的全国残运会成绩中可以看出,我省高水平盲人足球的整體水平处于我国第二集团的位置。

(二)我省高水平盲聋哑人足球运动员盲人足以男性运动为主;年龄结构合理,青年运动员居多;身高较矮、体重较轻,对抗性不足;学历不高;训练年限较短;孤独感、自卑感、猜疑感是盲人足球运动员特殊心理特征。

(三)我省高水平盲聋哑人足球教练员队伍存在人员短缺情况,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少部分来自兼职从事盲聋哑人足球训练的专业足球教练员,但执教时间最长的不超过5年。

(四)经济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我省盲聋哑人足球运动的发展。由于资金缺乏,各队普遍是在赛前临时集训,训练时间短且缺乏系统的长期规范训练。同时,盲人足球训练需要在场地周围设置挡板,资金的短缺使得各省市在普及该项目和组织大周期集训方面产生了制约的影响。

(五)我省高水平盲聋哑人足球运动正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发展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扶持,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教育部联合主导。

参考文献:

[1]张军献,谈钦.近二十年来我国残疾人体育研究述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2]马维平.特殊体育论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4):79-81.

[3]庄茂花.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报,2004,22(4):22-24.

[4]刘美奋.我国特殊教育体育师资队伍培养体制与模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23(8):78-80.

[5]刘永风,何金,汤卫东.论残疾人体育权利的发展与保障[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2):30-33.

基金项目:课题编号;甘肃省盲聋哑学校足球训练现状研究,编号GST2018104。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张掖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聋哑学校甘肃省足球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翻转课堂在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聋哑学校班主任工作之我
认识足球(一)
聋哑学校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