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几点探讨

2020-09-10 07:22葛国成
体育时空 2020年3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葛国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2-117-02

摘  要  2016年新课改提出了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各学科依据自身的学科性质,提出了各自的教育目标要求。体育学科是学校重要的学科之一,笔者根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归纳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思想,以期让学生能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发展体育核心素养,使学生不仅能体验到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乐趣,还能得到“做人做事”启迪与熏陶,达成体育课程育体育心的最高目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核心素养  素养培育  教学策略

体育课程是学校重要的课程之一,近年来学校体育课程从过去的一星期两节到现在的3-4节,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通过体育教学开展,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生活。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秉持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以此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生长需求。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很好的发挥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此,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更好地提升小学体育的教育教学效果成为替代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体能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动作。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情感方面的需求。传统的教学不能紧跟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变化,一些教师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只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方面的练习,应用游戏化的形式就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事实上,这种教学观念严重影响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利于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自身成长的意义,最终不能发挥体育学科的作用。此外,由于体育教学中涉及到的核心素养内容相对比较少,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

二、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提升体育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兴趣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体育知识的学习中。但是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相对忽视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进行学习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于体育学习的动力,教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对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成长意义,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在学习跳高的相关的知识内容时,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跳高的相关视频,欣赏跳高的身姿,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热情,当学生观看视频之后会认为跳高是一项神圣的运动,在这种的引导下,让学生开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跳高的练习中,通过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跳高技巧。

(二)多样化练习中,强化运动能力

小学体育运动的形式具有多样化,运动方式也应该紧随其特征,通过相应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练习进行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发现教师对于很多运动的设计不能好好的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到运动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相得丰富,例如在学习接力跑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接力棒的运动当中,让学生通过慢接、快接进行反复练习的过程当中,掌握有关接力的相关技能。再如学习跳绳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展花样跳绳的活动,让学生在跳绳当中感受到一定的乐趣,体会跳绳的魅力。

(三)开展自主活动,塑造健康行为

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学生是独立的存在,在学习时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以此更好地塑造健康行为。但是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反而是让学生机械的来完成相应的运动,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厌烦,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特性开展相应的自主活动,为学生构建一定的平台,促进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学习体操的相关知识内容时,由于学生在柔韧、平衡以及灵敏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的发挥体操对于学生体形以及姿态的作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强化学生对于运动的理解,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体操内容,学生在自主选择之后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练习当中。有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在合作之后进行相互点评,从而更好地提升其技能,但是有的学生喜欢独自加强练习,加强练习的动作技能。在学校练习室教室,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强化学生在运动练习中的信息,让学生能够了解在运动中所以应该注意事项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强化对于运动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提升运动效果。

(四)渗透规则,培养体育品德

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不仅是为了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还能够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重视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遵循一定的规则,对学生品德进行培养。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规则,对学生的体育品德进行培养,可以给学生开展篮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比赛中友谊第一,比赛放在第二的位置。在开展篮球活动之前,让学生对其中的规则进行熟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能力,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还要能够尊重对手,保护同学。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对自身情绪进行很好的调控,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平台,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适当的运用竞赛评比法,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勇于拼搏、力争上游的竞争精神,以平和的心态正确看待胜负。

渗透规则,培养体育品德,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体育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色集体主义精神、顽强拼搏精神、合作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勇敢精神、规则意识、公平、平等;责任感、、果敢;自信等,由此可见利用竞赛开展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我们大部分体育教师们也喜欢选择竞赛活动,选择合作竞争意识、顽强拼搏精神、自信这三项作为体育教学中主要内容,系统化、类别化,缺乏发掘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渗透内容的意识。

如在进行队列练习时,可以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看那一小组做到了快、静、齐,通过竞赛评比,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情况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荣誉,而小组的荣誉又会带给每个同学不一样的体验。

三、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注重对学生的运动、健康、品德等进行相应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对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己的成长意义,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教师能够在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练习进行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强化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学习时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以此更好地塑造健康行为。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重视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采取一定的手段對学生的品质进行培养,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相关的措施,以此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艳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85+91.

[2]杨海艳.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9(31):85-86.

[3]吴丽琪.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深度学习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19(30):75-76.

[4]罗川.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知识结构化教学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87-88.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汉章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