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亚里士多德三大思想

2020-09-10 07:22马文墨
今古文创 2020年22期
关键词: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伦理

【摘要】 现实主义的鼻祖亚里士多德作为百科全书贡献了诸多学科系统门类,如形而上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本文通过浅析亚里士多德的三大思想解读来获取更加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政治;伦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2-0054-02

一、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问题就是存在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的现象学“诠释”亚里士多德曾说:实是(to on)以多重的方式言表达出来。大致是被常识感冲淡了的柏拉图主义,也是对柏拉图主义的一种新的表达,因为将柏拉图和常识感合在一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二)形式与质料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理论上另一个问题是形式和质料的区别。这一问题例如用大理石去说明,大理石是质料,雕刻家塑造的形状显现在大理石上就是形式。再以平静的大海举例,平静是形式那么水就是质料。由此拥有此种方式,一种很确定性的物质就得以形成,所以这确定的东西就一定是事物的实质本身,而这种构成形式的事物是必然会有界限所在。对于质料与形式的看法也曾遭到一些科学家的批评,他的回应是:他强调,两件事物不可能有同一形式。

(三)神学

亚里士多德的神學是非常有趣的,并且与他的形而上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实,亚里士多德把人们称之为“形而上学”的东西也称为“神学”。

他指出事物的三种实质:

1.人可以感觉到并且又是可以毁灭的。

2.人可以感觉到然而不可以毁灭的。

3.人既不可以感觉到,当然也是不能够被毁灭的。

第一种的实质将植物与动物包含在内,第二种实质将天体包含在内,而第三种实质则将人的理性、灵魂和神包含在内。

西方哲学具有神学品性,西方哲学的这种神学品性已经在亚里士多德那慢慢开始孕育并且加以形成,并且依照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去充分加以分析并且论证了这一观点,当然这样的特权只有神可以拥有,作为人并没有任何资格去求取其分外的科学,并不要相信还有比这更崇高的科学, 因为最神圣的也是最崇高的。

神圣可以拥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它为神所有,第二种是它是某种对神物的科学。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学说是非常复杂的,容易被人们加以误解,所以在他的“灵魂不朽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他认为身体与灵魂是结合于一起的,并且会随着身体的消失而消失,灵魂与身体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他认为,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即是形式和质料的关系,灵魂也是身体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目的学说,对后来的西方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复杂的多方面的影响。

这一目的论解释肇始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加以梳理。亚里士多德是认为心灵比灵魂还高的,并且将“灵魂”和“心灵”进行了区分,并且更是不受任何有形的身体的束缚。只要是赋予植物或者动物实质,亚里士多德就会称之为灵魂。那么第一哲学称为哲学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它的对象是神圣的,是永恒的,就如天上神圣的天体,它是不可分离和不动的,是非常崇高的主题。是对理性直观的直接显示,它早于物理学和数学,因此它比其他的思辨科学会更加得以被重视。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理论

(一)国家

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是先有家庭,在每一组家庭里都有两种关系:夫妻关系与主奴关系。很多个家庭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乡,多个乡又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国家,想使国家和谐发展,以善为目的的同时,这个最高的集体必须要拥有政治。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被统治,所以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讨论了奴隶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表现当时有教养的希腊人的共同的偏见,但是亚氏对奴隶制的看法自然是后人眼中最不可忍受的偏见。

亚里士多德先是转入了对统治与被统治的漫长讨论,其核心观点是灵魂自然应统治身体,以此“灵魂统治身体”作为大前提。亚里士多德认为,唯一正当的奴隶制才是自然的奴隶制,但是在本性上谁是主人、谁是奴隶却是没有办法识别的。亚里士多德对贸易和战争也进行了一番讨论,他对战争持有肯定的态度,他认为:在战争中把被征服者转化为奴隶是正当的,他的贸易观点对经院学者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认为在发财致富的所有方式中,高利贷是最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乌托邦进行了一番批判。而柏拉图的共产主义也惹恼了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共产主义会引起人们对懒惰的人憎恨,还会引发很多的冲突与争端。

(二)教育

在《政治学》这本书的最后讨论的不是政治而是教育,亚里士多德将教育的授予分了两个层次,分别是:即将成为公民的孩子和奴隶们。

将会成为公民的孩子是受教育的对象,而奴隶们只会被教一些实用技术,如烹饪等等,但是这并不属于教育,通过教育,国家可以培养出适合现行政府体制的公民,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公民享有政权,应该授予孩子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有用的东西,但是要避免庸俗,让他们学习绘画、体育、唱歌和演奏乐器,学习读书和写字,通过阅读以增强自己的学识和德行,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和情操,在闲暇的时间里可以沉思静修,所以教育的目的不在实用。首先, 他认为“既然音乐带来快乐的享受, 而德性在于快乐和爱憎的分明”,所以对音乐的教育最要紧的是“培养正确的判断能力、学习在良好的情操和高尚的行为之中求取到快乐”,亚里士多德教育这一思想对我们有借鉴的作用,教育决定今天也决定着未来,如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教益。

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一)正义德性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包含正当的比例的,只是在某些时候才是平等的。那么所谓的德性是何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这个词早在古希腊是一个用得很多很广的概念,在人或者动植物身体可以体现出来,例如他们的特点和品质等等,然后不断去发挥长处和功能,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不仅仅对伦理学很重要,对政治学也尤为重要,所以德性也分为理智和非伦理,通过去做正义的行为而成为正义,通过做节制或勇敢的行为而成为节制或勇敢,通过先做德性行为而具备德性。亚里士多德十分提倡大度的人,他认为大度的人就一定是善良的人。他以大量行为方面的实例来说明中道是伦理德性。

(二)友谊和快乐

在《伦理学》这本书中,很大一部分是讨论友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和一个比自己地位高很多的人做朋友是不应该的,除非他拥有更完美的品德并且值得我们发自内心的尊敬,只有善良的人之间才会有完美的友谊,并且一个人也不会拥有太多的朋友。我们在自己情绪波动大、无助、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都需要友谊,需要朋友。将朋友作为一个自己遭遇不幸时候的心理疏解的安慰和分享快乐与幸福的避风港。

由于柏拉图以苦行僧的眼光去看待快乐的,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是好的,痛苦是不好的,以此来反驳柏拉图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对于快乐的定义分几种不同的形式,他认为小孩子是快乐的,内心单纯而简单,而小孩子绝对不会只满足于这种快乐。神的行为是静观的,所以在人类的眼中,哲学家的活动近于神,所以是幸福的,是快乐美好的。亚里士多德对于友谊淡漠的同时对人也缺乏热情,《伦理学》就是缺乏感情的一本书,如若烦闷与绝望,这本书不会起作用,他认为快乐与理性相联。

亚里士多德说善性是难得可贵的,也是高尚和值得称赞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军.灵光中的本体论——谢林后期哲学思想研究“序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马文墨,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伦理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谈教育的“严”
形而上学的“上”“下”求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冶关系检思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