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设计的成功之道(下)

2020-09-10 07:22吴听
新能源汽车报 2020年43期
关键词:电动汽车厂商电池

吴听

设计和技术层面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游戏刚刚开始

本地汽车厂商证明了它们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但对技术更深入的检视揭示出各汽车厂商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三个方面的差异将影响下一代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并有可能为其他厂商提供在中国市场立足的机会。

动力总成。此次对标分析揭示出各种各样的动力总成设计理念,包括电池布局、热管理设计与布线,以及动力系统模块集成。我们的3-D模型显示一半的车型使用了网格和行状的电池组布局,这增加了空间利用率,同时,这种布局相比多尺寸电池模组,减少了封装变化,可降低模组生产成本(图9)。

此外,物理集成度也各不相同。只有三个车型显示了较高的集成水平:电子组件和电气驱动系统实现了物理集成,且热管理系统涵盖了所有组件。另有两个车型显示出相同的物理集成水平,但电驱系统和电池部分的热管理系统是分离的。其余车型使用了较少集成组件:单独的电气模块和单独的热管理。其中三个车型使用了被动风冷方式,此类车型相比使用电池水冷技术的车型,充电速度受限(图10)。

电子电气架构。本次对标测试显示,在具备相似功能的车型之间,低压线束的重量各有不同。这表明在电子电气架构中存在重大的设计和成本优化空间。与此类似,参与此次测试的厂商各自选择了不同的ADAS9功能,采用了不同的电子控制单元(ECU)集成设计,所使用的ECU数量也各不相同。这些车型装配了6~19个分散式ECU(图11)。一个潜在的发展方向是将所有功能集成在单一汽车控制器中,如美国一家纯电动汽车厂商的做法。藉此,厂商或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性能提升,但这需要大量研发投资,以及先进的内部软件开发能力。

配置方案。中国纯电动汽车在基础配置版之上提供2~4种配置方案。相比西方厂商通常提供的丰富配置选项,这样做有效降低了复杂性和成本。

这10款车型中的7款从基础版到顶配版的价差幅度不超过50%(图12)。10款中有5款提供方案以外的电池或发动机升级,有三款提供更昂贵的车身选择,比如颜色和轮毂。由此来看,在定价策略或非硬件收入方面(例如无线软件更新),似乎存在着有待挖掘的收入潜能。总之,国际汽车厂商可将我们的研究发现视为简化产品组合或寻求差异化的参考,尤其是当它们考虑进入中国市场时。

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策略

中国市场富于变化,要想在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取得成功,企业需要直面巨大的不确定性。虽如此,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可观的规模和机遇仍然吸引着国际汽车厂商和供应商。而中国企业则需要稳固它们的主导地位,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我们从这次对标分析中收获的洞见展示了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几大趋势,每个趋势都对应着相关的战略行动或机遇。

开发周期正在加速。为提高盈利能力,获得竞争优势,汽车厂商正加快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周期。对于当前(主要是第一代)车型,汽车厂商通过再使用或调整现有内燃机平台以及采纳现成组件等方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发专用的纯电动汽车平台,同时产量不断提高,下一代纯电动汽车的上市时间预计将会进一步缩短。除了对上市时间的影响,更高的产量也会转化为成本和设计优势。

市场构成很可能发生改变。目前,中国约有80个纯电动汽车品牌,分属50家汽车厂商。其中12家是初创企业,它们在2019年的市场份额约为7%。但因为它们的成本结构,这些初创企业(尤其是尚未投产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将越来越严峻。具体而言,小产量所承载的高额固定成本加重了这些公司的负担,无力快速扩大规模的初创企业只能从市场上消失。另一方面,国际厂商则将力争攫取更多市场份额,因为为了满足监管法规的要求(如双积分政策),它们必须加大在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渗透率。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技术将走向标准化。目前市场在电池系统、电力电子系统、电子电气架构以及电驱动系统等层面的技术差异预计将会收窄。与内燃机系统动力总成设计的发展类似,电动汽车市场也将聚变为只剩下少数几种标准化设计。这一场市场竞逐,对于那些有能力为动力总成系统提供整合平台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来说,无疑将是一个重大契机,特别当它们从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中获得资本支出优势后。

原生纯电动汽车平台将获得更高份额。分析显示,中国汽车厂商通过使用共用或调整的内燃机平台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然而如前所述,我们预计会有更多汽车厂商致力于开发专用的纯电动汽车平台来满足需求,這一趋势将进一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同时带来设计与成本优势。并且,我们也预计纯电动汽车将更多地在专用生产线上生产,而不是像眼下这样在灵活、共用的内燃机/电动车生产线上生产。

非中国汽车厂商需要发挥旗下资产的杠杆作用,例如受欢迎的品牌形象,卓越的工程专长及顶级的生产设施,以突出它们与中国竞争对手的差异。同时,它们必须简化产品组合,提供精简但更具针对性、更契合本土需求的选择,并通过软件和其他科技支持来开拓营收来源。中国汽车厂商则应继续通过节约成本来提高利润率,并通过产品差异化来提振营收。成熟的定价策略和努力开源至关重要。

对于供应商而言,合作关系至关重要。非中国供应商可利用成熟的工程技术,成为创新领头羊。而中国供应商或许可通过协助非中国汽车厂商在市场立足,来拓宽自己的客户群(图13)。

猜你喜欢
电动汽车厂商电池
基于无桥隔离SEPIC转换器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图画捉迷藏
2020年北京私家电动汽车将基本“一车一桩”
相机电池的保养
北汽电动汽车登陆上海
从香蕉接手LPL看电竞的转折
硬件修复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