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0-09-10 07:22林乔春
南北桥 2020年18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初中班主任应对策略

林乔春

【摘    要】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道德等诸多体验,常被初中班主任用于教学管理之中,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社会认知不全面,性格相对比较偏激,增加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基于此,文章将浅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旨在促进初中教学发展。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  初中班主任  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8.012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社会为对象、实践为活动形式、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实践活动形式[1]。初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收获生活技能,更可以增长学生的社会智慧,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顺利融入社会之中。初中是人生的关键成长阶段,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班主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汲取人生成长养分,夯实学生道德、能力、价值观念等多项基础,全面促进学生发展[2]。由此可见,分析班主任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一、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

(一)青春期心理

青春期是人身体、心理快速发育的第二时期,也是最难管理的阶段。在青春期的学生由“外界获得”转化为“内部探究”,既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又坚持自我,甚至在某些时候陷入偏执的心理状态,其价值观念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影响[3]。班主任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探知外界,并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取有益能量。但初中生矛盾的心理状态,很难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真听从班主任的教导,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二)实践能力不足

初中阶段是从孩子的世界迈入成人世界的初始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限。尤其是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家长与学校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欲望逐渐降低,部分学生的业余时间不是用于进行课外学习,就是用于信息浏览与电子游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现状进一步增加了初中班主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

(三)个性思维观念

现代社会更加尊重个性化意识。在培养学生个性化意识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有极强的个人主义观念,并没有认识到集体主义的重要性,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无法按照班主任要求与他人共同进行合作[4]。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兼顾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培养需求,让学生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同时团结同学,懂得如何从集体获取帮助,并具备更加崇高的社会理想与价值观念。

二、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

(一)合理组织,平衡思想

班主任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科学性,兼顾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践需求以及特殊的青春期心理因素,具体活动组织策略如下:1.选择活动主题:班主任在选择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时,要包含集体与个人元素,帮助学生感知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2.控制实践形式:班主任需要控制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确保活动内容没有超出初中生的实践能力,也契合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能够激发其参与兴趣。3.引导学生参加:班主任在组织活动时,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到实践活动的设计当中,让学生自行选择活动任务,让活动与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相契合。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养老院帮扶活动”,由班主任确定此次活动的研究内容,并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到实践活动的商议过程中。

实践活动1:

活动前:

师:同学们,我們这周六要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打扫养老院,并为老人表演节目,大家讨论一下自己想在活动过程中做哪些工作,合理安排一下活动内容。

生1:老师,我不擅长表演节目,我想打扫卫生。

生2:老师,我会吹横笛,我能够为老人表演节目!

……

师:非常棒,现在大家填写一下活动任务表,根据活动报名人数,平衡各项活动人员数量。

活动中:

(实践活动过程中,养老院缺乏足够的保洁人员,打扫任务相对比较重)

生3:老师,我们想一起打扫卫生,距活动表演时间还有两个小时!(该名学生原为表演人员)

生4:老师,我也想打扫卫生!然后我们一起看节目多好啊!

师:好,你们的建议非常好!按照大家的要求,一部分学生陪老人说说话,剩下的学生共同打扫卫生。

……

分析所举案例,在活动过程中,班主任邀请学生共同参与到活动的实践当中,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意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没有局限于个人的活动任务,而是发挥了团体合作精神,共同克服活动难点,真正发挥了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

(二)积极引导,自主探究

社会实践活动,更像是一本社会知识教科书,承载了价值观、能力、常识等诸多知识。如果想将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育人知识渗透给学生,班主任要让学生亲自感悟实践活动中的一切。在传统的教学中,班主任多是通过说教、活动实践报告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感,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过强,甚至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弱化实践活动的显性目的,多引导学生感知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强化实践活动价值[5]。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参观烈士陵园”活动,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对现代社会生活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实践活动2:

师:同学们,这次我们来到烈士陵园,不仅要像往年一样祭拜这些烈士,更要了解这些烈士的生平事迹,感知其伟大的奉献精神。我将大家分成几个活动小组,大家可以从烈士陵园管理员处阅读烈士事迹并记录信息。

生1:好!

生2:老师,我们可以拍照吗?

师:大家需要注意,在烈士陵园尽量不要拍照,这样做非常不礼貌。大家可以用笔来记录相关信息。

生(合):好。

……

师:活动结束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的活动实践内容制作成PPT,老师会将大家的成果分享到社交软件当中。

……

分析所举案例,班主任在组织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时,并没有流于表面形式,而是让学生去了解英雄背后的故事。在活动后,班主任也是突破传统活动的感悟形式,让学生制作相关PPT,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体验成果,能够增强活动效益。

三、结束语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一场预演,帮助学生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正向价值观念,夯实学生能力、知识、情感等多项基础,为人生成长做好准备。初中班主任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班主任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正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真正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庄建琛.初中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8(8):174.

[2]包雪松.开展实践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9(12):24.

[3]任建新.初中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人文之友,2018,10(18):227.

[4]王智慧.浅谈如何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初中人生规划教育[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9(5):25-26.

[5]彭景收.浅谈初中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J].新课程·中学,2018(6):25.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活动初中班主任应对策略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将社会实践活动融于主题班会的实践与思考